最新人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奇台县第五小学20XX——20XX年上学期教学进度表年级学科任课教师周次预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时间教学内容报到、发书、军训活动《寻找生活中的声音》、唱歌《大雨和小雨》唱歌《布谷》知识《声音的强弱》唱歌《大鼓和小鼓》欣赏《青蛙音乐会》唱歌《国旗国旗真美丽》学乐器欣赏《国歌》唱歌《草原就是我的家》欣赏《我爱北京天安门》歌表演《娃哈哈》》唱歌《我爱家乡我爱祖国》读童谣唱歌《找朋友》课时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备注国庆节元旦欣赏《洋娃娃之梦》学乐器《三角铁和铃鼓》唱歌《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歌表演《两只小象》集体舞《拍手唱歌笑呵呵》唱歌《小青蛙找家》欣赏《野蜂飞舞》声音的长短欣赏《狮王进行曲》欣赏《水族馆》唱歌《小蜻蜓》活动欣赏《一个师傅仨徒弟》学乐器读童谣《唐山骑马咚得咚》欣赏《快乐的小熊》音乐情景剧《三只小猪》唱歌《新年好》唱歌《祝你圣诞快乐》学乐器:堂鼓和钹唱歌《龙咚呛》欣赏《新春乐》《狮子舞绣球》二十 8、9、10日期末考试 1教材分析表一年级孩子音准没有概念,习惯把音符读成阿拉伯数字。
没学生知识有口风琴学习的基础。
学生在演唱方面能注意“轻声”演唱,学现状分析生唱歌控制不好。
大多数学生在演唱歌曲方面情绪不够饱满,没有把歌曲本身的情绪表现出来,缺乏美感。
进一步鼓励学生体验、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真诚的情感和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
音乐活动认识声音的长短,学习音乐乐器让学生感受、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培养学生稳定教材的教学重点的节奏感。
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并能用语言、动作、表情简单描述音乐形象。
在多声部节奏练习中,聆听、感受、表现其他声部的节奏及三声部的和谐美。
在贯彻、执行《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基础上,突破了传统教材的编写框架,在呈现方式、教学内容、编排方式等各方面都有创新,单元主题的结构、富于创造性的教学内容、音乐游全册教材戏、评价方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
贴近儿童生活,寓人编写特点文教育于生动、活泼的单元主题内容之中注重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培养和发展儿童创造能力将必要的音乐知识、技能融入各项音乐实践活动中生动活泼的版面富于时代气息的选材及设计各类型教材的教学要求分析 1.进一步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通过游戏、模仿、歌唱、表演、集体舞、绘画等艺术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3.鼓励学生体验、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真诚的歌声表现不同情绪的歌曲。
4.通过认识打击乐器,并为歌曲伴奏,初步培养学生的合奏能力。
1、学习正确的演唱姿势,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2、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安静地听音乐的习惯。
3、鼓励学生体改进教学验、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4、练习口风琴掌握简单的节奏和时值具体措施并巩固音准。
5、引导学生演唱要有良好的演唱姿势,正确的呼吸准确的发音,清晰的咬字,吐词。
6、逐步要求学生做到演唱自然音色圆润。
本学期实授课17周,双周三课时,共计25节课,按计划授总课时分配说明课。
2第一周教学内容: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2.歌曲《大雨和小雨》。
3.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教学目标:1.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2.能够准确朗读歌词。
3.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4.能创造几种声音。
教学重点: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难点: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并能创造几种声音。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寻找生活中的声音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2.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倾听”生活中的声音进行简单分类,再分别播放教材中城市、森林、乡村的声音,学生、模仿并简单说明这些声音有什么特点?3、想一想,说说生活中还有那些声音。
歌曲《大雨和小雨》1.雨是一种自然现象。
有大雨也有小雨。
下面我们来学唱一首关于鱼的歌曲《大雨和小雨》。
2.教师范唱或听录音。
3.跟着教师学唱《大雨和小雨》。
4、讲解强弱记号,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4.讨论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5、模拟大雨和下雨的声音。
听听我创造的声音1、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都是生活中的声音。
2.能不能自己创造一些与教材中不同的声音呢?3.用几种声音连在一起表现一定的内容。
教学反思:3第二周教学内容:知识《声音的强弱》唱歌《布谷》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延长歌曲,不喊唱。
2、初步感受四三拍歌曲的韵律。
3、学习正确的演唱姿势,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教学重点:能用自然的声音延长歌曲,不喊唱。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四三拍歌曲的韵律。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知识“声音的强弱”教师播放强弱不同的声音,让学生分辨。
认识力度记号“f”强“p”弱二、学唱歌曲《布谷》1、导入教师播放布谷鸟的叫声,学生聆听并模仿。
教师范唱“5 3 0 ”导入布谷 2、学唱歌曲聆听歌曲范唱,感受四三拍子的韵律。
教师分句教唱。
跟教师伴奏,分小组演唱歌曲。
第一第二小节第三拍的四分休止符做到声断气不断。
“5 3 0 ”唱的有弹性布谷跟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教学内容歌曲《大鼓和小鼓》欣赏《青蛙音乐会》教学目标:1、能说出几种乐器的名称,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2、能够熟练朗读歌词。
会唱《大鼓和小鼓》。
3、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安静地听音乐的习惯。
教学重点:会唱《大鼓和小鼓》。
教学难点: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教学课时:第三课时教学过程:4一、导入歌曲1. 少先队鼓号队队伍中有什么打击乐器呢?2.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3.学唱《大鼓和小鼓》。
4.听一遍录音范唱。
5.按节奏准确朗读歌词。
6.听唱法学唱歌曲。
随歌曲在“咚咚”“嗵嗵嗵”跺脚、拍手。
1——5 大跳音程,注意音准。
7.分组演唱歌曲。
8.边走步边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并模仿打鼓的姿势。
二、欣赏《青蛙音乐会》1、初次聆听,乐曲中有什么声音?2、再次聆听,青蛙的叫声出现了几次?3、学生哼唱引子部分的旋律。
4、A段主题,速度是怎样的?5、B段主题,速度是怎样的?6、再次聆听尾声,和那段一样?7、完整的聆听乐曲。
教学反思:第二单元我爱家乡,我爱祖国第三周教学内容:1、歌唱《国旗国旗真美丽》2、认识乐器碰铃和响板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歌词、学唱歌曲、学生自己为歌曲创编动作等一系列活动。
2.让学生在反复聆听与演唱中学会这首歌曲。
3.能准确地演唱歌曲,表达歌曲情绪。
教学重点:1、学会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2、认识乐器碰铃和响板。
教学难点:用碰铃和响板为以前学习过的歌曲伴奏。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53、感受乐曲紧张的情绪,并借助语言、线条或图形、肢体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教学难点:感受乐曲紧张的情绪。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野蜂飞舞》 1.初听乐曲学生安静地聆听乐曲。
让学生猜一猜,这首乐曲描写的是哪一种动物?为什么? 2、揭示曲目教师简要介绍歌剧《萨旦王的故事》剧情以及乐曲在歌剧中表现的情景。
3、复听乐曲乐曲的速度是怎样?力度是怎样?乐曲的旋律是怎样的?感受是乐曲的紧张的情绪。
结尾部分:渐弱的力度表现了什么? 4、表现乐曲学生让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可利用手指在空中画线条表现野蜂飞舞的线路,用手臂的动作模仿野蜂在空中飞行的姿态。
二、音乐活动“声音的长短” 1.让学生模仿自己喜欢动物的声音。
2.整理学生模仿的声音,如:小鸭:嘎嘎小猫;喵—小狗:汪汪汪小鸡:叽叽叽叽青蛙:呱—小羊:咩咩3.学生用不同方式表现这些声音的节奏。
比一比,谁表现的方式多。
4.让学生收集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和动作。
泉水:叮咚火车:呜呜卡嚓卡嚓大钟:当—汽车:嘀—闹钟:嘀嗒嘀嗒牛:哞—老鼠:吱吱吱吱心脏跳动:咚咚钉钉子:叮当叮当狮子:吼—小兔:蹦蹦跳跳教学反思:16第12周教学内容:欣赏《引子与狮王进行曲》《水族馆》教学目标:1.继续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教会学生欣赏音乐的基本方式。
2.通过欣赏乐曲,熟悉乐曲中的音乐主题,加深学生对音乐表现手段的体验,使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
3.通过模仿、模唱、表现、创造,加深学生对音乐表现的体验。
4、通过对比聆听,感受速度、力度、音色等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想象鱼儿、水草在水族箱里轻盈起舞的形象。
教学重点:继续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教学难点:熟悉乐曲中的音乐主题教学课时: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引子与狮王进行曲》 1.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观看动物图片。
、播放几个音乐片段让学生猜一猜,乐曲表现的是什么动物?为什么? 2、完整聆听引子部分,感受引子音乐所营造的阴森、恐怖的氛围。
聆听第二部分主题,感受狮王威风凛凛的音乐形象。
描写狮王的主奏乐器是什么?狮子形象是通过什么手段表现的?再次聆听,随音乐模仿动作。
聆听狮王的吼叫,吼叫了几次? 4、介绍作曲家圣-桑5、随音乐表现二、听赏:《水族馆》1.谈话法导入2.初听乐曲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用线条或色块来表示,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听后进行交流讨论。
3.复听乐曲让学生边看海底世界的图画或影视,边随着音乐律动,模拟各种水中的动植物,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各种水中动植物轻盈、透亮、随波荡漾的形态。
教学反思:17第13周教学内容:歌曲《小蜻蜓》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三拍子的强弱规律;2、学生能够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小蜻蜓》,学会歌曲后能为乐曲伴舞,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3、以肯定的态度让学生知道小蜻蜓是益虫,要爱护、保护它。
教学重点:1、学习三拍子的强弱规律2、学会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教学课时:第四课时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导入新课:猜谜语头上两只大眼睛,身体细长轻又轻,一双翅膀薄有明,捕捉虫子有本领。
同学们有见过蜻蜓吗?小蜻蜓吃米饭吗?吃肉吗?那它吃什么呀?那同学们知道是什么是益虫吗?益虫就是对我们有帮助的昆虫。
3、学唱歌曲①聆听歌曲《小蜻蜓》范唱。
②师:这首歌好不好听?那我们是不是要给它拍拍手、鼓鼓掌呢?先听老师是怎么给这首歌拍手的。
③跟着音乐,学生随老师用拍手、拍腿来为歌曲伴奏。
④3/4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强弱弱。
⑤朗读歌词,师用鼓打节奏⑥学唱歌曲《小蜻蜓》a、师范唱b、学生随琴小声地唱;c、随琴演唱。
4、创编舞蹈动作第五单元动画城教学内容:1.活动“丰富多彩的动画人物”182、欣赏《一个师傅仨徒弟》教学目标:1、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能独立或与同学一起演唱自己喜欢的东湖歌曲,讲述动画故事。
2、认真聆听歌曲《一个师傅仨徒弟》,能用动作或打击乐器与歌曲表现。
3、能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一个师傅仨徒弟》的前四个乐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