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热泵项目建议书)单位:地址:电话:目录第一部分: 方案设计一、方案说明1、项目概况2、水源系统介绍3、水源热泵工作原理4、水源热泵系统特点5、水地源热泵与其他传统热能设备的对比分析二、方案分析1、可行性分析2、地面物探情况三、设计方案1、空调负荷计算2、主机选型3、运行情况4、水源水井方案5、技术要点四、经济分析1、初投资概算2、冬季采暖运行费用分析第二部分:典型用户名单第一部分方案设计一、方案说明1、项目概况:该项目位于**市**区,总建筑面积57787平方米,其中商业建筑面积为5464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为51453平方米,住宅区分为安置区与开发区,安置区建筑面积为25410平方米,开发区建筑面积为26043平方米,幼儿园建筑面积为600平方米,热力中心建筑面积为270平方米。
人车分行,主次分明,清晰便利。
通过对周边环境的深入研究,结合对人们生活行为的理解和引导,采用复合型的居住组织形式和新颖的空间形态,创造出丰富多样,人情味浓,归属感强的住宅生活。
单体建筑造型简约时尚,结合商业使用功能和绿化环境,做到高低有别,错落有致,整体协调有序,统一多样,不但给予住户更多的舒适和美感,同时提升地块的人气文脉,为开发商创造良好的声誉和效益。
2、水地源热泵系统介绍水地源热泵机组是在电能的驱动下,从能源水中源源不断的提取免费的能量,实现夏季制冷、冬季制暖及四季生活热水的需求。
水地源热泵机组的取能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打井的形式:从地下水地源中取能;2、地埋管形式:地下水资源匮乏地区,从大地土壤中取能;3、污水式:从城市废水、中水、污水中取能;4、海水式:利用江、河、湖、海的水地源取能。
3、水源热泵的工作原理制冷时,把建筑物内的热量通过热泵机组转移到地下水中,而制热时,把地下水中的热量通过热泵机组转移到建筑物内。
如夏季,通过冷冻水循环泵将用户的热量吸收至机组,机组通过其内部循环将热量传递到地下水中,其实质是用能源水代替了冷却塔。
地下水从机组中吸收了热量后排放,整个过程对地下无消耗、无污染。
冬季,水地源热泵机组将地埋管中的水热量吸收后,通过内部循环将用户侧水加热,送到建筑物中供暖(也可用于加热洗浴热水)。
地下水的热量被吸收后排放。
因为地地下水温度夏季低于环境空气温度、冬季高于环境温度,且全年基本稳定,因而机组无论制冷或制热,都非常稳定且效率不受气温影响。
水地源热泵机组节能表现如下:在夏季运行时COP达5.5-6.0,制冷效果因不受气温影响,其装机容量可以低于常规冷水机组10-20%;配套设备功率降低20%左右;冬季制热效率COP为4.5-5.0左右。
根据上述优势,机组在夏季比常规制冷机组节约运行费用20%,冬季比电、油锅炉节约费用70%,比集中供热节约50%,比燃气锅炉、风源机组节约费用40%。
4、水地源热泵系统优势特点水地源热泵机组在电能的驱动下,将地下水中取之不尽、循环再生但不可直接利用的低位能量或污水、中水中的能量开发利用,成为可利用的高位能。
一套系统它可以满足冬季供暖、夏季供冷的需要,又能用来制取卫生热水,解决洗澡用水的供应问题,充分显示了其一机多用的优越特性。
水地源热泵技术具有以下七大优点:1、环保无污染:省去了锅炉系统,没有燃烧过程,避免了排烟污染;省去了冷却塔系统,避免了冷却塔的噪音及霉菌污染,零污零排,低碳低能,有益于人体健康,有利于环境保护。
2、节省投资寿命长:配置到位时一套系统可解决冷、暖、浴,实现三个功能,节省初投资设备,投资费用减少10%--30%;主机使用运行寿命可达到25年以上,是传统热能设备的2-3倍。
3、节省占地:一方面省去了锅炉房及与之配套的煤场和渣场,节约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另一方面地/水地源热泵机组机身体积小、重量轻,安装简单,可安装在地下室或闲置房内,不占地面有效空间。
4、高效节能:无室外机,不受室外环境变化的影响。
无论冬季还是夏季,每投入1KW 电能均可得到5KW左右的热能或冷能。
能源利用效率远高于其他形式的中央空调系统。
5、应用范围广:除了从土壤或地下水提取能量,水地源热泵机组还可以从工业废水、污水、中水、河湖水、海水中提取能量,广泛地应用在民用建筑采暖、冷暖空调、工业企业冷冻、冷藏、冷却、加热等领域,从而节约了大量采暖、供热、供冷能量。
6、运行稳定:地源/水地源热泵从稳定的地下能源中提取能量,与VRV风源热泵(从温度波动的空气中提取能量)相比,相当于汽车以经济时速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平稳而安全7、节资:本系统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地下免费能源,通过一套系统来实现制冷和采暖,并提供生活热水,能效比高达500%,显著节省运行费用,无论冬季还是夏季,只有传统供冷供暖方式的1/2-1/3。
同时本系统不需专人管理,高智能化运行,因此可显著减少管理人员成本。
鉴于本系统具备上述诸多特点,因而备受世界能源环保组织和发达国家推崇,并被市场广泛接受,自八十年代以来,年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
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和越来越多的用户在选择空调设备时都首选地、水地源热泵中央空调,地水地源热泵中央空调是替代传统热能设备的首选新型热能设备。
5、水地源热泵冷暖系统与各种传统热能设备环保实用性能对比类别水地源热泵煤锅炉电热锅炉燃气锅炉传统空调节能性冬夏均好较差最差差一般环保性无污染污染严重无污染废气污染一般安全性最好差差差好占用面积5-60㎡机房60-120㎡锅炉房60-120㎡炉房60-120㎡锅炉房120㎡机房天气影响不受不受不受不受冬季辅机加热时间短短短短长供暖供冷恒温不恒温不恒温不恒温恒温暖冷效果很好一般一般一般加辅机较好外界影响不受限制环保限制供电限制供气限制供气限制实用性供暖供冷供暖+热水供暖+热水供暖+热水供暖供冷安装简单方便安装复杂安装复杂安装复杂安装复杂维护简单复杂较复杂复杂较复杂质检/年不需要需要需要需要不需要专人管理不需要需要需要需要需要使用寿命25年以上6年6年8-12年10年以上由以上对比表可看出,水地源热泵中央空调与传统热能设备相比:水地源热泵中央空调可以实现恒温供暖;水地源热泵中央空调可以实现一机暖、冷、热水三联供;水地源热泵中央空调运行费用最低;水地源热泵中央空调对人类对环境最友好;水地源热泵中央空调可以实现智能化运行管理;水地源热泵中央空调不占用地面有效面积;水地源热泵中央空调使用寿命最长。
二、方案分析:1、可行性分析:该项目位于**市,由于处于**地区,非常适合于水源热泵的开发和利用。
建议在水源热泵系统施工前应进行抽水井实地勘测及抽回灌试验,实际确定井数及抽灌比。
采取回灌技术,收地下水回灌至原含水层去。
正好利用地下水制冷技术,只用地下水的温度差,而不消耗水量,所以可以收取热交换用过的地下水回灌至原地层中去,这样就可避免产生地面沉降问题。
本项目具有优越的地下水资源条件和场地条件,选择水源热泵技术进行中央空调制冷和供暖是完全可行的。
2、地面物探情况:通过实地的考察和了解,该地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类型。
其特征是:春暖干旱,夏热多雨,秋凉湿润,冬寒少雨;多年平均气温10.2℃,1月最冷平均气温-5.7℃,7月最热平均温度21.5℃,多年平均降水量602mm,降雨多集中在7~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期。
区域中没有大的断层或裂隙存在。
从地面物探结果观察,该区灌井主要以开采深层水为主,主要含水段在16~24、75、120m。
该地区水量充足,水温适度,水质适宜,供水稳定,能满足用户制热负荷或制冷负荷的需要。
三、设计方案:从项目概况中,我们得知**市***是一栋集商业、娱乐、住宅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建筑。
1、采暖负荷概算:(单位热负荷按60w/m2取值)该项目建筑面积为57787m2采暖负荷为QF=57787*65=3756155W=3756.2KW2、主机选型:冬季工况:根据以上计算,该项目采暖总热负荷为3756.2KW。
考虑同时使用系数,选取弗德里希2台FSSH450HT/W型机组,提供地板辐射采暖使用。
FSSH450HT/W型螺杆式水源热泵机组单台制热量为1947.8KW,总的制热量为3895.6KW,完全满足冬季使用要求。
水源侧所需水量为148.4m3/h×2=296.8m3/h以上计算所列表格如下:名称建筑面积(m2)单位采暖负荷(w/m2)总热负荷(KW)所选机型打井数量南泥湾小区57787 65 3765.2 FSSH450HT/W2台4抽8回3、运行情况:a)水源水井中的潜水泵采用系统变频控制,与水源热泵主机和空调末端联动,随末端负荷实际变化情况进行调节,使整个系统变得更加合理,节约运行费用。
b) 主机与空调水循环泵一一对应设置,空调主机控制模块根据空调回水温度控制机组压缩机的启停;当室内空调负荷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空调主机自动停止运行,水泵根据主机控制模块给出的信息,也停止运转;当室内空调负荷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机组和水泵开启运转。
简而言之,空调机组相互之间通过信息反馈形成联动一体化,随室内负荷变化自动逐级逐台启动或逐级逐台卸载,节省运行费用。
井室和井泵:每口井的井口处修建一个地下井室,井室的地面可种植草坪进行环境绿化。
井室尽量避让道路和停车场。
当管道穿越道路和停车场时,应采取抗压措施,以免水管和井盖破坏。
每口井中安置潜水泵,泵体置于动水位之下2-3m。
水源水室外管网:每口井与室外的供水管、回水管网并联。
通过阀门切换与供回水管网连通或断开。
4、水源水井方案(1)热源井设计施工说明及执行规范a.***小区水源热泵系统设计要求水量296.8m3/h,按目前经验单口井抽水量按75m3/h计,要求打井数:抽水井4口,回灌井如按1:2计需要8口,共计施工井数为12口(详见井点平面布置图)。
为了确保本项目的安全、高效的使用和运行,我方建议贵方务必首先进行测试井测试,且测试井不小于两口,同时测试抽水量和回灌效率,以保障为项目设计提供更为确凿的设计依据。
b.热源井施工执行规范:①《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②《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③《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及相关规范规程。
c.抽水井深约40米(具体以地质报告和测试井为参考);开孔径Φ320mm(下Φ219mm管),孔斜每百米小于1度。
d.井管及过滤器:采用优质螺旋井管,弯曲率小于0.11%,壁厚6mm,壁均度±1mm,椭圆度小于3mm。
过滤器按《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表5.3.1采用,缠丝料采用不锈钢丝或增强型聚乙烯滤水丝等抗腐无毒材料。
e.填砾料,封井洗井要求①选磨圆度较好的砾料,从井管内压入清水保证均匀填料。
②水井封井时,先用薄塑料袋装粘土球封0.2米,再用粘土层封至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