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深圳市城市河流生态修复

浅谈深圳市城市河流生态修复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年第6期91文章编号:1007—2284(2008)06—0091—03浅谈深圳7h-城市河流生态修复刘志龙,闫甜甜(深圳市水利规划设计院,广东深圳518008)摘要:深圳是一座经济飞速发展的滨海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河流遭受到严重的污染,生态环境严重失衡。

就深圳市特区内河流的生态修复问题,从防洪排涝工程(生态护坡及材料)、水质改善工程(截污冶污)、生态景观工程(滨海景观廊道)的角度进行分析阐述。

河流的生态修复工程必须建立在满足相应防洪标准的基础上,尽量发挥工程的生态、景观功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关键词:河流;生态修复;截污治污;生态景观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识码:B1概况根据2002年河道堤防普查统计,深圳市共有流域面积大于1km2的河流310条,其中90条为直接入海河流。

流域面积大于100km2的河流有5条,即茅洲河、龙岗河、观澜河、深圳河、坪山河。

深圳市河流受地质构造控制,以海岸山脉和羊台山为主要分水岭。

根据河流的位置、流向,结合广东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的分区,深圳市河流划分为以下3个水系。

珠江三角洲水系:西部地区诸河流,流入珠江口伶仃洋的河流,主要有深圳河、大沙河、西乡河和茅洲河。

东江中下游水系:河流发源于海岸山脉北麓,流入东江中下游的河流,主要有龙岗河、坪山河和观澜河。

粤东沿海水系:河流发源于海岸山脉南麓,流人大鹏湾和大亚湾的河流,主要有盐田河、葵涌河、王母河、东涌河等。

2深圳市特区内城市河道现状深圳市特区内主要有深圳河、大沙河、福田河、布吉河、新洲河、深圳水库排洪河以及盐田河等。

这些河在整治之前都是很明显的“直线型”、“三面光”、“绿化单一型”河道。

河道都是采用单一的型式(梯形或矩形)、单一的植物绿化,单一的浆砌石材料(见图1)。

整齐划一的河道断面、笔直的河道走向,固然是一种景观,但是它与现代人们追求的回归自然不相一致。

与收稿日期:2008-03—27作者简介:刘志龙(1981一),男,助理工程师。

圈1现有河道景观现代城市河道周边无论现代或古典的建筑艺术都极不相称,与周围环境也极不协调。

无论块石还是混凝土都是坚硬、耐压的无机材料,上面不长一草一木,铺到哪里,哪里就是灰白色一片,缺乏生机,一旦这些结构老化破损,就形成河边建筑垃圾,万方数据92浅谈深圳市城市河流生态修复刘志龙闫甜甜环境景观受到影响。

3深圳市特区内城市河道生态修复3.1特区内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必要性近年来,随着深圳经济的发展,以及新《水法》对水务建设和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深圳市水务局不断更新治理河流的理念,以实现“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为思路,加大了河流综合治理的工作力度。

在新形势下,对深圳市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显得非常必要。

生态修复的目的在于为野生动物提供柄息地和隐蔽场所,保障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和谐统一,生态修复不是简单的在护坡及两岸种植一些花草,而是一个系统,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系统内的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食物链,它们互为食物,保持着系统的动态平衡,整个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与其他生态系统之间是相互协调、协同发展的,它的生态功能好坏直接影响其他生态子系统功能的发挥,甚至还会破坏其他生态系统。

3.2特区内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案研究深圳市特区内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工程主要有:防洪排涝工程(生态护坡及材料)、水质改善工程(截污治污)、生态景观工程(滨海景观廊道)。

3.2.1防洪排涝工程(生态护坡及材料)在设计新材料护岸时,应首先确保水流作用下的结构安全,选择能够适应河流长期演变的结构形式。

深圳目前主要采用的生态材料有:蜂巢格网(石笼)、三维土工网格、三维排水生态袋、花岗岩条石、防木桩、卵石等。

护岸护坡形式主要有:直立式、斜坡式及复式等河道护岸形式。

前者又叫挡墙护岸,后两者也称开敞式护岸。

深圳目前的河道治理当中这三种型式都有采用,根据河道现状条件使这三种型式有机结合而满足各河段的需求。

直立式护岸(见图2):挡墙形式有历史悠久的干砌石和浆砌石重力式挡墙、混凝土成形的扶壁式及悬臂式挡墙、有日本用竹木制成的笼式挡墙、西方国家现在盛行的蜂巢挡墙等。

造价最高的数混凝土挡墙,由于需配筋架模而使施工相对复杂,透水性及柔韧性最差,特别是地基不均匀沉降几乎是它的致命弱点。

但它依靠墙身的重量及底板以上填土的重量来维持其平衡,使其自身厚度小,自重轻,从而达到高度大的优势。

特别是抵抗冲刷能力墙,使用寿命也相对要长。

成本最低的该是干砌石墙,但其性能差些。

综合性能最好的要数蜂巢格网挡墙(石笼),它源于欧洲的环保科技水土保持技术,作为一种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已经开始广泛的应用各种建设项目上。

采用直立式护岸改造河道,两岸占地相对较少,减少拆迁,增加土地使用面积,从而降低占地拆迁成本,另一方面,它又能有效的保护河道宽度,制约违章建筑侵占。

斜坡式护岸(图3):其形式有天然护岸及护垫护岸,护垫护岸又分刚性结构护岸、半刚性结构护岸、柔性结构护岸。

一般有乱石护坡及粘土护坡。

但其抗冲刷能力差,水土流失量大,乱石护坡容易滑移。

为提高其抗冲能力,现在广泛应用土工织物、三维植被网进行护坡,表面再进行适当绿化,以达到城市景图2直立式护岸观和绿化生态相互协调。

刚性及半刚性护垫护坡有混凝土层面护坡、混凝土预制品护坡及混凝土框架护坡,但其抵抗地基土不均匀沉降能力差,局部容易塌陷,造成整体破坏,透水性差,生态效应差,回收利用率低。

蜂巢护垫与蜂巢挡墙类似。

斜坡式护岸在现代都市中之所以应用越来越广,有其良好的特点:一是遵循“健康、安全、活力、发展”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不改变原河道走向,蜿蜒曲折,局部布置迭水结构,加强景观视觉效果。

努力营造自然的生态水环境。

在护垫上覆土后种植,基本可以保证四季常绿。

护岸呈自然的曲线形,保持了天然的形态,减少了人工雕琢的痕迹。

为防止水边泥沙在植物未扎根前流失,覆盖一层薄型土工织物,加强护坡稳定和抗冲能力。

另外在水边设置天然石块,形成富于变化的自然水边形态。

二是能有效的改善水质,为水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

满足周边亲水、近水的要求。

改变原来河道狭窄、荒草萋萋的旧貌,河水经过沙石河床及两岸植被的过滤净化,能有效的改善水质,成为市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美化、绿化、亮化”之后,使久居闹市的人们圆多年来与水亲密接触的梦想。

但斜坡式护岸因要满足过流,而相对河面宽度加大,加之两岸放坡,故占地面积大。

对于城市的部分繁华地带难以接受,而直立式护岸最大的缺点就是河岸河床材料的硬质化,影响河道的自然生态,与城市景观和绿化生态不协调。

图3斜坡式护岸复式断面(图4):就是将直立式护岸和斜坡式护岸有效结合,布置成二级亲水平台,局部地段进行台阶式护岸,增强其亲水性。

沿岸进行立体绿化,局部地段扩大绿化范围。

增加景观节点。

在两岸亲水平台以上斜坡种植草皮,即保护河岸不受冲刷,又绿化河道,保护生态,适当布置休息平台、花架花廊,从而达到排涝防洪、绿化、景观、休闲、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

万方数据浅谈深圳市城市河流生态修复刘志龙闫甜甜93图4复式断面3.2.2水质改善工程(截污治污)目前深圳水环境问题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关注。

深圳市河道黑臭问题与深圳这样一个园林城市已越来越来不协调。

深圳市河水黑臭主要是大量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河道引起。

污水进入河道的原因是排水系统不完善,主要表现在:(1)市政排水设施建设滞后。

(2)错接管道,即许多用户的污水管道接入雨水管道。

污水从雨水系统排入河道。

(3)污水处理厂与排水管网不配套。

(4)偷排漏排污水比较严重。

誓根据以上情况,在统筹规划好叼{il薏综合整治方案的前提下,应优先实施一些见效快,能铆决问题的工程措施.然后远期实施一些永久的工程措施。

实行近远期相结合。

具体工程措施如下:(1)沿河两岸截污,直接减少排入河道中的污水量。

同时应清理在河道中积存的污泥,以免污泥发酵变臭影响环境。

(2)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

确保截排污水能得到处理。

(3)在河道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一些水质净化工程。

如曝气生物池、生物飘带、人工湿地、水循环系统、投加微生物菌种等。

(4)建设补水工程,近期沿河截污等措施短期内很难达到完全消除河道黑臭的效果,必须往河道补充水源。

补充水源可以采用污水深度处理后的水。

(5)为强化排水管理,完善排水系统,实现雨污分流,改善,城市水环境,深圳市水务局专门成立深圳市清源办公室。

按照排水管网清源行动方案和计划,要求各施工单位对照《深圳市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苏法》及《深圳市排水条例》的要求规范进行排水行为。

(6)加强管理。

3.2.3生态景观工程(滨海景观廊道)目前深圳河道景观植被虽然丰富,但种类单一,河岸植被群落缺乏。

现状河道基本上为混凝土或浆砌块石梯形明渠的形式,生硬、单调、不具有亲和力,无法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缺乏连续性,居民无法享受到亲水环境;滨河活动的内容还不够丰富,缺少必要的座椅、垃圾箱、园林灯以及休闲健身、文化宣传、雕塑小品等设施。

河道护岸硬质化现象突出,造成河流与大地之间隔绝,破坏了河岸植被和水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固化护岸阻止了河道与河畔植被的水、气循环,不仅使陆生植物丧失了生存空间,还使一些水生动物失去了生存、避难地,易被洪水冲走,水生动植物无法生存甚至绝迹,致使河道流域自然净化能力丧失。

河流生态遭到破坏。

因此在河道景观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设计原则:生态性:充分发挥滨水河道的自然特色,结合周边城市公共绿地,运用质朴亲切的自然材料和大量的植物绿化,营造一个绿色、亲水的原生态自然环境。

地域性:尊重地域的自然生态特征,考虑当地气候特点,尽量采用当地的乡土植物物种,维护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同时,利用改造契机重建和恢复遭人为破坏的城市原有自然生境。

整体性:保持整条带形空间设计风格的整体性。

同时,充分尊重和结合周边城市空间肌理和未来城市发展规划,使河道景观与周边城市空间肌理有机融合,与城市未来公共绿地相结合共同肩负起城市中心公共绿地景观的重要功能,并成为周边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多样性:设计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的户外活动特点,提供散步、交流、驻足观看、等多样化的功能性空间,满足市民日益多样化的休闲活动。

环保性:设计中避免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尽量利用可再生循环材料。

同时,通过设置环保标识、倡导人行交通等措施积极引导公众增强环保意识,自觉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城市河流必须建立在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基础上才会有生气;绿地空间环境与城市生活之间互相选择、互相塑造、滨河绿地生活意义才得以实现。

4结语城市河道在城市排水和防洪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下垫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洪峰流量加大,汇流时间加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