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
一、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二、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三、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四、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五、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一、什么是有限空间?
答: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二、有限空间作业存在那些危险?
答: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存在以下危害:
(一)中毒危害:有限空间容易积聚高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

有毒有害物质可以是原来就存在于有限空间内的,也可以是作业过程中逐渐积聚的,比较常见的有:
(1)硫化氢。

如清理、疏通下水道、粪便池、窑井、污水池、地窖等作业容易产生硫化氢。

(2)一氧化碳。

如在市政建设、道路施工时,损坏煤气管道,煤气渗透到有限空间内或附近民居内,造成一氧化碳积聚,以及在设备检修时,设备内残留的一氧化碳泄漏等。

(3)苯、甲苯、二甲苯。

如在有限空间内进行防腐涂层作业时,由于涂料中含有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的挥发,造成有毒物质的浓度逐步增高等。

(二)缺氧危害:空气中氧浓度过低会引起缺氧。

(1)二氧化碳。

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在长期通风不良的各种矿井、地窖、船舱、冷库等场所内部,二氧化碳易挤占空间,造成氧气浓度低,引发缺氧。

(2)惰性气体。

工业上常用惰性气体对反应釜、贮罐、钢瓶等
容器进行冲洗,容器内残留的惰性气体过多,当工人进入时,容易发生单纯性缺氧或窒息。

氮气、甲烷、丙烷也可导致缺氧或窒息。

(三)燃爆危害:空气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质,浓度过高遇火会引起爆炸或燃烧。

(四)其他危害:其他任何威胁生命或健康的环境条件。

如坠落、溺水、物体打击、电击等。

有限空间作业八条注意事项
一、作业必须履行审批手续。

二、作业前必须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并将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和应急措施告知作业人员。

三、必须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

四、必须对有限空间的氧浓度、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浓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作业。

五、作业现场必须配备呼吸器、通讯器材、安全绳索等防护设施和应急装备。

六、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监护人员。

七、作业现场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保持出入口畅通。

八、严禁在事故发生后盲目施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