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是教学活动的核心,也是教学中的“常规武器”。
教学活动中合理的提问能激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反之则会降低教学的有效性。
那么,如何精心设计提问,提高提问的有效性,使之真正能起到“关键之处点拨,问题之间衔接、重点之处强调、阻塞之处疏通”的作用呢?下面由中国幼儿教育网给大家讲一讲幼儿园教师提问的技巧:
一、提问要围绕幼儿感兴趣的事物
幼儿年龄小,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用自己的理解和处理方式来对待周围的事物,会主动地探索原因,追求答案,但注意力又不会持久。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观察幼儿,当他们对某些事物或某个话题感兴趣时。
要积极利用,以此作为基础提问,因为幼儿之前已经表现了很强的兴趣,所以对教师的进一步提问会积极响应,
从而使提问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在进行科学活动“电池的妙用”中。
二、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
巧妙的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主要技术之一,在幼儿探究活动开始之前、活动过程之中和活动结束时的提问都十分必要。
合理科学的提问能激励幼儿专注于探究括动和内部心理活动,真正实现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正如拉瓦特里所说,教师在最为适当的时候提出适当的问题,这样就有可能推动儿童在较高的水平上进行活动。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该在提问中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策略,
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
1.提问要目的明确
有效的提问应指向明确。
能引起幼儿的思考、探究。
帮助幼儿把握重点,拓展思维,从而达成教育目标。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原有基础、原有能力、教育活动的主题及目标。
用一种精心策划的活动程序提问,使问题以一定的逻辑顺序展开,在设计问题时,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教学环节的衔接过渡处提问。
我们知道,大多数的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延伸和发展的,而对于教学环节而言,应该是环环相扣的。
因此在提问上就要体现由此及彼,承上启下。
2.提问要考虑幼儿年龄的特点
这是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教育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
即根据不同水平的幼儿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
一般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
提问从幼儿的实际出发,虽然是同
一年龄段的幼儿,但每个幼儿都是不同的。
教师要了解每个幼儿的不同经验、不同水平、不同个性,正确估计幼儿的能力,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
3.提问要多设计开放式的问题
开放式的提问,没有固定的答案,它不受语言和情节的限制,既可以为幼儿提供创造性想像和思维的空间,又有了一定的难度,幼儿需要联系以往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进行分析推理,从而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教师应当多设计一些有思维指向的开放性问题开放性的问题,让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让幼儿的扩散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4.提问要简明
关于幼儿的心理特点。
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语言清晰、简明扼要,以免幼儿难以明白或者感到厌烦。
为此教师要善于分析和挖掘教学内容中对幼儿的发展最具价值的内容,设计好重点问题。
因为幼儿所学内容具有启蒙性、广泛性、综合性特点,它只需要向幼儿传递周围环境的最前沿的知识和观念,不强求系统,更不求深奥。
由此可见,要想达到提问的有效性,必须使提问能够起到启发幼儿思维、促进幼儿发展的目标。
在新一轮教改中,教师只有认真研究提问的技巧,课堂上灵活地运用。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幼儿的学习过程才能是一个幸福而快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