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讲 文艺复兴建筑解析

第四讲 文艺复兴建筑解析


1431年建成的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是文艺复兴 建筑的第一朵报春花。
文艺复兴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中世纪时期的哥 特式建筑风格,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 要素,因为古典柱式构图体现着和谐和理性,并且同 人体美有相通之处。
文艺复兴出了一批杰出的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真 可谓群星灿烂。其中有伯鲁涅列斯基、帕拉第奥、米 开朗琪罗、阿尔伯蒂等等。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
• 恩格斯说:“拜占廷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 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 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一古 代的希腊;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 纪的幽灵逍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见 的艺术繁荣,这种艺术繁荣好象是古典古 代的反照,以后就再也不曾达到了。”这 就是“文艺复兴”。
1)佛罗伦萨 圣玛利亚大教堂穹顶(1420--1434)
,直径42.5M
,亭子顶距地面高达115M穹隆顶是
文艺复兴的第一朵报春花,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开
始。
佛 罗 伦 萨 圣 玛 利 亚 大 教 堂 的 穹 窿
佛 罗 伦 萨 圣 玛 利 亚 大 教 堂 的 剖 面
里层厚2.13M,外层下部厚78.6CM ,上部厚61CM 两层之间的空隙宽1.2~1.5M,空隙内设阶梯.
第三,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施工上,这座穹顶的首创 性的幅度是很大的,这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技术 的普遍进步。
坦比哀多(罗马)(1507--1510)伯拉孟特--单一空间,集中构图
罗马 坦比哀多
盛期文艺复兴建筑妁纪念 性风格的典型代表是罗马 的坦比哀多(1502~1510 年),设计人伯拉孟特 (DonatoBramante, 1444~1514年)。这是一 座集中式的圆形建筑物, 神堂外墙面直径6.10m ,周围一圈多立克式的柱 廊,16棵柱子,高3.6m 。连穹顶上的十字架在内 ,有地下墓室。
拉斐尔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伟大的画家,他设计的 建筑物,和他的绘画一样,比较温柔雅秀。体积起伏 小,爱用薄壁柱,外墙面上抹灰,多用纤细的灰塑作 装饰,强调水平划分。他设计的潘道菲尼府第反映了 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在手法上的追求。
禁欲主义和教会统治一切的宗教观,提倡
资产阶级的尊重人和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建筑发展: 早期:15世纪形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盛期:16世纪传遍意大利并以罗马为中心;
后期:17世纪开始两种风格: 一是以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维琴察为中心的文艺 复兴余波; 一是由罗马教庭的耶稣教会所掀起的巴罗克风 格。
春讯—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
建筑代表作品也极多,盛期的有圣彼得大教堂等, 晚期有圆厅别墅等,文艺复兴建筑由意大利兴起, 影响到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以及整个欧洲, 各国的文艺复兴建筑各有特色。
文艺复兴运动: 即借助于古典文化来反对封建文化和建立自己的
文化
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是: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从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反对中世纪的
众 星灿 烂
在建筑界,同样也出现了一些巨人。这些人的创 作活动披荆斩棘,代表着新生的资产阶级创造新的建筑 文化的热情。
这些人的教养和性格,都鲜明地反映在他们的创 作上,在总的时代风格之下,又各有自己独特的个人风 格乙创作个性的发展,是新的生产关系突破了中世纪行 会的束缚和因循守旧习气,开拓了人们的眼界,提高了 人们的主体意识,更好地调动了人们的潜力的进步现象 。文艺复兴建筑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这种个人 风格的千姿百态。
圣 玛 利 亚 大 教 堂 穹 顶
佛罗伦萨圣玛利亚大教堂
施工: 意义:
第一,天主教会把集中式平面和穹顶看作异教庙宇的 形制,严加排斥。需要很大的勇气,很高的觉醒,才 能这样做。因此,它是在建筑中突破教会的精神专制 的标志.
第二,古罗马的穹顶和拜占庭的大型穹顶,在外观 上是半露半掩的,不作为重要的造型手段。但佛罗 伦萨的这一座,借鉴拜占庭小型教堂的手法,使用 了鼓座,把穹顶全部表现出来,,成了整个城市轮 廓线的中心。在西欧是前无古人的,因此,它是文 艺复兴时期独创精神的标志;
2、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
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Buonarroti,1475— 1564年)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伟大的雕刻家和画家 ,倾向于把建筑当雕刻看待。爱用深深的壁龛、凸出 很多的线脚和小山花,贴墙作3/4圆柱或半圆柱。喜 好雄伟的巨柱式,多用圆雕作装饰。强调的是体积感 。最伟大的代表作是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穹顶.
的佛 穹罗 窿伦 剖萨 面圣
玛 利 亚 大 教 堂
结构:
为了突出穹顶,砌了12m高的一段鼓座。伯鲁 乃列斯基的主要办法是:第一,穹顶轮廓采用矢形 的,大致是双圆心的;第二,用骨架券结构,穹面 分里外两层,中间是空的。这两点显然不仅借鉴了 古罗马的经验,而且也借鉴了哥特式建筑的经验, 在8边形的8个角上升起8个主券,8个边上又各有两 根次券。每两根主券之间由下至上水平地砌9道平 券,把主券、次券连成整体。
集中式的形体、饱满的穹顶、圆柱形的神堂和鼓 座,外加一圈柱廊,使它的体积感很强,完全不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5世纪上半叶佛罗伦萨偏重于一个立面的建筑。 建筑物虽小,但有层次感,有几种几何体的变化, 有虚实的映衬,构图很丰富。环廊上的柱子,经过 鼓座上壁柱的接应,同穹顶的肋相首尾,从下而上 ,一气呵成,浑然完整。它的体积感、完整性和它 的多立克柱式,使它十分雄健刚劲。
1、伯鲁乃列斯基和伯拉孟特
勃鲁乃列斯基是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建筑的奠基人,出 身于行会工匠,精通机械、铸工,是杰出的雕刻家、画 家、工艺家和学者,在透视学和数学等方面都有过建树 ,也设计过一些建筑物。他正是文艺复兴时代所特有的 那种多才多艺的巨人。设计了佛罗伦萨主教堂穹窿顶.
伯拉盂特是盛期文艺复兴建筑的奠基人,伯拉孟特出 身平民,本是个画家,早期在米兰从事过建筑工作, 风格子和秀丽。1499年到罗马之后,很快就受到16 世纪初年新思想的鼓舞,力求把高亢的爱国热情表现 在建筑物上,建立时代的纪念碑。他刻苦向古罗马遗 迹学习,足迹踏遍罗马城和周围地区,从此风格大变 ,追求庄严宏伟,刚健有力。小小的坦比哀多,成了 文艺复兴盛期建筑的第一个代表。在教廷的圣彼得大 教堂的设计中,他满怀豪情地以超过古罗马的建筑成 就为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