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体系过程清单(■QMS EMS)
(1)本表由审核组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完成填写:初次认证应在一阶段审核中完成;结合监督、再认证进行的转版审核,可在现场审核中确认完成;
(2)组织所确定的、管理体系标准所要求的过程都应列出,确定的过程应覆盖标准的全部要求,必要时应明确过程包含的子过程或活动;
(3)“相关部门”:多数过程有主责部门和相关部门之分,部分过程可能只有主责部门没有与之相关的部门,此时可以不填写;
(4)对于QMS:产品制造过程和服务提供过程可在基于制造工艺和服务提供流程的基础上,对于制造和服务过程仅写一个总的即可;但提供的“产品制造工艺/服务提供流程图”应覆盖认证范围对应的产品和服务类别,且能体现其工艺技术/服务特征,并注明关键工序活动;
(5)对于EMS:需要将与组织重要环境因素和需要应对的风险/机遇相关的具体子过程列出:如:XX产品的制造过程(喷漆过程)、XX产品的制造过程(电镀过程);(6)涉及标准条款:对于结合管理体系,只有当不同标准的同一条款号有同样的内容时,只注明条款号即可(如:4.1、4.2、9.2、9.3),否则需注明该条款适用的标准(如6.1.2(E)、8.2(E)、8.2.1(Q)、8.2.2(Q));
(7)绩效参数(performance indicators ,QMS翻译为绩效指标):是指能监测(度量)某过程绩效的量度(表述),如:顾客满意度 %、合格率 %、某种污染物的浓度mg/m3、耗电量度、某种有害物质的使用量吨…等;如果没有相应的绩效参数鼓励列出相关文件名称,如组织对该过程编制的文件(如:程序、作业指导书…
(8)过程类型:包括主要过程(PP)、绩效评价和改进过程(E&IP)、次要过程(SP)三种类型;过程类型的判断根据MSWM11-04文件。
(9)管理体系过程清单”形成后,过程只要不发生变化,则在一个认证周期内不需重新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