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使用数据库
课程内容标准
通过使用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感受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的优势。
一、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数据库及其管理应用系统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们在组织、存储和管理信息资源实现录入、查询、修改、删除、统计和打印等功能,帮助完成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系列活动。
为此,本节内容是在“第一节认识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方法的基础上的延伸与深化,探讨更加有效的数据管理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据管理的兴趣,是学生学习选修模块《数据管理技术》的基础。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本节主要内容包括通过使用数据库应用系统了解其主要形式及其操作方法,认识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资源的优势。
在本节的导言中,以几学生实际操作学校的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并将之与手工管理方式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在组织结构,存储的结构、存储介质与数量、管理与维护,操作的共享性,检索与统计等项目中有很大差异,尤其在管理效率、共享使用、存储结构、检索与统计服务等方面数据库管理较手工管理更有优势。
从该案例中,在教材中的主题学习活动中学生有可以参照的学习范例,更加明确活动目的和学习方向。
在教材中共设置了3个任务:一是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或几个数据库应用系统(也可以自选系统),了解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特点;二是使用和分析搜索引擎,了解其管理大量数据与检索信息的优势问题;是使用在线数据库应用系统检索信息,对查询的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对资料的准确性、丰富性和权威性等进行评价和讨论。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选择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主要在于让学生了解其使用的优势及它与手工管理(含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等)的比较。
网络的搜索引擎并不是所有的都是数据库结构。
有些采用的是目录索引方式,最具代表性的是雅虎,国内的搜狐、新浪、网易也都属于这一类;其他全文搜索引擎是名副其实的搜索引擎,它们通过从互联网上提取的各个网站的信息(以网页文字为主)而建立的索引数据库,代表性的有Google、百度(Baidu)等。
此外,目前因特网上的在线专业数据库主要集中在科技、教育、文献等领域,但免费使用的系统也并不多,这些因素在教学中要加以考虑。
在使用数据库的优势中,教材归纳了以下几点:存储量大,占有空间少;管理操作方便、快捷;检索统计准确、迅速、高效;数据应用共享性能好;数据维护简单、安全。
此外,教材还指出数据库能存储和管理庞大的信息,使数据规范
有序,并通过网络结合实现的搜索引擎、在线数据库、各种信息系统,为人们提供了高效检索、调试共享的服务。
“拓展”部分的“数据库的应用”介绍了目前数据库应用系统在各个领域的使用现状,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新的内容并开阔知识视野。
它与教材正文内容等构成一个完整的内容体系,应给予重视并使用。
3、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认识到数据库存储、管理数据及高效检索的优势。
通过实际使用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对数据库应用系统利用数据库来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与其他信息资源管理方法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差异和特点。
教学难点:
如何辩证地认识到数据库应用的优势与不足。
如何具体评价和衡量数据库应用的优势,这是较为困难的事情,而且在强调数据库应用具有优势的基础上,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其本身存在的不少弊病而由此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
二、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偏重于学生实际操作或实地考察活动,并要求教师从中做好指导、归纳和评价等工作。
为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从操作中体会总结和归纳的重要性,避免落入一个重操作形式而无实质性内容的学习当中。
1、课前准备
2、教学策略
对于本节内容,强调的是在操作使用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过程中,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的优势有一个新的认识。
因此,在课堂上具体使用什么样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也显得十分重要,教材中设计了3个任务,都是基于课堂上学生可以操作使用的考虑而选择的,如学科资源库、搜索引擎、在线数据库系统等。
但由于每间学校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并不完全一样,这时教师可以在教材例子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本地学生使用、又能进行功能分析评价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作为课堂上师生参照剖析的范例。
在任务1中,实际使用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也应与第一节的操作目的有所区别,在第1节的使用中主要是对系统存储信息内容、组织和管理信息的方法等方面的调查,而在本节主要是促使学生了解系统的主要功能及特点,并要求学生对系统在存储、管理和检索信息方面分析其优势与不足(这可以采取与手工管理
方式对比的方法来了解),当然这两节的任务可以让学生在调查过程中结合在一起来完成也未尝不可。
在任务2中,对于搜索引擎使用的分析与评价,应与第二节的搜索引擎的使用有所区别,本节只能是引导学生了解了解搜索是如何组织和管理信息的,它的信息是如何添加并给使用者提供检索的?搜索引擎在信息量过剩、垃圾信息等方面起到了什么样的角色呢?等等。
通过对搜索引擎的这些基本过程或原理的操作了解,让学生对搜索引擎在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等方面的优势会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
至于任务3,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讨论确定任务内容,选择在线数据库进行信息检索,切忌以普通搜索引擎的使用代替检索资料。
因为目前因特网上在线数据库大多是科技类、教育类、文献类等内容的专业数据库,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在使用在线数据库过程中,可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开展科学研究、高效检索信息以及合法使用资料的技巧和方法,促使他们不断积累经验,养成良好的治学态度。
另外,部分在线数据库功能并不强大,学生在评价其优势时可能会产生一些疑惑,这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如何改进系统功能或怎样体现系统优势的方法等方面提出他们自己的可行性建议,并要求他们在总结时客观判断系统的使用现状以及他们提出修改方案的理由。
这样做的话,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也培养他们科学的批判性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积极的人生观念。
教材中也在每个任务中列举了一些网站、信息系统等学习资源,并不要求学生逐个尝试和使用。
在教学中,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之一,深入分析其使用情况以及存在问题,并对其形成一份系统功能、需求服务、改进意见等的分析研究报告,这是一种令人鼓舞的学习表现;另外,学生可以选择多个资源项目,并就一些相同指标内容(如操作功能、检索与统计等)进行比较和分析,这也会加深学生对数据库使用情况的认识和理解。
这有赖于教师审时度势,并根据学生的群体和个性特点而加以设计和组织实施。
在归纳总结阶段,可以由学生把自己的调查结果进行概括并形成小组意见,这时教师要对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和主要内容进行点拨和提炼,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基础上开阔视野,进一步作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学习。
3、问题考虑
在操作数据库应用系统过程中,学生很容易被系统的某些操作而迷失了学习方向,以致不能及时完成学习任务;或者在归纳过程中没能把小组的主要观点扼要地概括并表达出来,这需要教师在活动组织、方法指导等方面多下功夫,鼓励学生学会主动归纳、分析案例等有效办法和技巧。
三、教学评价
本节的教学评价重点在于考察学生如何选择研究对象(数据库应用系统、资源网站等),采用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调整(如选择工具、完成任务的安排和机智方面),活动效果与表达技巧(如问题解答、结果呈现等方式或方法,对数据库应用优势的认识等),以及学习的态度和合作水平等方面。
要从实际操作和实地考察中认识和归纳出数据库应用的优势,这需要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也需讲究做事的方法和策略。
四、练习说明
教材中设计了这样的练习:根据自己的调查和了解,请你谈谈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使用对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目的在于学生能在课堂使用数据库应用系统感受其优势的情况下,能对所学习到的知识迁移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注意归纳和分析一些社会现象,并能就具体实例进行评价,从而能对数据库应用系统使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有所了解。
这要求学生能以一个社会主体的态度去审视技术应用现象,主动客观辩证地分析和评价所存在的社会现象,有利于学生在实践应用中保持高度的社会参与意识和敏锐的洞察能力,养成勤于独立思考的品质。
五、参考教学案例
【课题名称】
使用数据库
【学习任务】
1、针对数据库是有效管理信息资源的方法,结合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探讨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使用情况。
2、操作使用数据库应用系统,感受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信息的优势。
【学习重点】
通过自主操作和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信息活动,了解利用数据库管理和存储信息、高效检索信息的优势。
【学习方法】
1、采用实践操作、小组合作以及实验记录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现实中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等,创设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体验操作过程,感受信息文化内涵。
2、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从一般现象中分析并归纳出规律性的知识,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
【学习过程】
站为例,利用图示法或动画片段展示网上
实际情况,采用小组分工的形式,选择合、学生根据学习计划,操作使用数据库应用系统,并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