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管理信息系统(MIS)与企业发展作者:李晓文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2年第05期摘要: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进行有效管理、正确决策和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一个国家管理信息的建立和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管理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
文章论述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价值,以及企业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时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决策;信息化当今世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用户需求多种多样,企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要求企业行动必须快捷、灵敏,面对市场需求能迅速做出正确反应。
对于上述要求,人力已经很难完全达到,必须借助当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先进的管理知识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建设是我国企业在管理领域实现信息化的重要手段。
一、信息与管理信息系统(MIS)(一)信息“信息化”“信息社会”“信息资源”“信息产业”等名词充斥着整个社会,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都离不开信息。
所谓信息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
它和物质、能源在一起,构成了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资源。
信息的作用在于把物质、能源构成的浑浊、杂乱的世界,变成了一个有序的世界。
减少了人的不确定性,增强了世界的有序性。
科学有效的管理是现代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传统的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的人、财、物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企业的各种资源达到合理有效的配置。
但在现代企业中,信息已与人、财、物等资源一样,成为企业的一种基本资源。
忽视了对信息的管理,就不能提高效率,难以保证企业的竞争力,难以提高良好的服务,也就谈不上现代化管理。
决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环节,而决策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信息掌握的过程。
因此,企业管理的本质就是对信息的掌握、控制和有效利用。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企业管理的过程就是信息处理的过程。
(二)管理信息系统(MIS)对于管理信息系统,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
在《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中给管理信息系统下的定义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送、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计算机作为辅助管理工具是为人的管理活动服务的。
一般来说,MIS是指在管理工作中建立以数据库为核心的数据平台的计算机应用,是信息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
数据平台作为MIS的核心,是MIS建设的关键。
数据平台是指分类组织到数据库的大量具体数据。
基于数据库的数据平台,通俗的讲究是分门别类存放起来的数据。
企业的数据处理过程是多变的,其基本的数据却是相对稳定不变的。
固定信息约占企业管理系统中周转信息量的75%,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工作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固定信息的组织。
因此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利用过去的数据对未来做出预测;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二、管理信息系统(MIS)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在企业管理中要经常不断地收集信息,组织、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
因此,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为科学的决策、行之有效的管理服务的。
(一)管理信息系统给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人才是企业的支柱,信息是企业的生命”。
在国际、国内市场千变万化的大形势下,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要依靠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
信息如果不及时,企业的管理者就会无法对企业的生存经营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信息如果不准确就会造成指挥失误和混乱。
对于管理信息系统来说,它们不仅仅可以全面完整、及时准确、科学地在当时当地收集发生在实体上的原始信息,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有目的地选取所需要的信息,并正确解释所取得的信息在不同场合所代表的含义。
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收集、处理、存储和扩散信息,来支持组织的管理、决策、合作、控制、分析活动。
(二)管理信息系统有助于企业制定新战略,是参与竞争的工具许多企业正在考虑如何通过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改善其在本行业中的竞争地位。
通常可供企业采纳的全面竞争战略是:总成本领先战略;产品的分异作用;恰当的市场定位。
总成本领先战略是以成本作为制定战略的基础。
通过远低于竞争对手的经营费用来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增加利润。
借助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各项主要费用,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压缩库存、减少原材料利用中的损耗和浪费,支持这一战略的实现。
产品分异作用则是基于采取与竞争公司的同类产品不同的服务的战略,利用信息系统为客户提供及时的和有以指导企业寻找和确定特定的市场。
利用价格的领导地位或产品分异作用占领市场。
总之,采用全面的市场竞争战略需要得到现代管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构成的信息系统的支持,确定企业与竞争者、供应商以及客户的关系形式,进而达成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管理信息系统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效率如何克服企业管理效率低下问题,一直是企业管理专家所关注的重点。
企业管理从某一角度讲,很大程度是对信息的处理。
由各个管理层相互联系形成等级链、矩阵链,链条上的某一环节只是发挥着信息的收集、挑选、重组和转发的“中转站”作用,这就是管理组织中存在的大量“岗位”。
如果这些工作由正规的信息系统来承担,反而会更快、更准、更全面。
缩短等级链的长度和矩阵链的规模,简化了人为的协调,即可提高工作效率。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为管理服务的。
它的开发和建立使企业摆脱落后的管理方式,走向现代化管理正轨。
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的改革道路上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是企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三、在企业中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所存在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国际竞争和贸易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MIS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也越来越普及。
但由于我国信息化起步晚,故我国开发的MIS系统存在较多问题。
(一)企业管理者对管理信息系统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积极性建立企业的MIS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究系统实用性而非盲目跟风,为了装门面,赚面子。
企业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正确认识是企业开发应用MIS成功的前提条件。
信息化的实施过程是一个长期不断的过程,往往要连续一年以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企业的相关人员,尤其是领导的积极性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有些企业因为看不到暂时的成果,对信息化的实施产生了疑问,更有的领导急于求成,擅自修改实施进度规划或终止信息化项目的建设。
在企业管理中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它就一定会给企业的管理带来巨大的冲击,它会影响到原来的利益分配问题,必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阻力,如果没有企业领导的高度热情、全力支持以及切实的行动,建设MIS必定成为空话。
(二)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MIS的生命周期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系统运行与维护。
但一般人们只看到了购买计算机等硬件设备的费用,对系统投入运行后的维护费用,却不做预算。
资金不足的后果或是开发中断,或是系统无法投入正常使用,这将严重影响系统效益的发挥以及企业现代化的进程。
(三)缺乏一支既懂经济管理又懂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开发MIS的目的是借助计算机更好地为管理服务,有效的沟通决定了系统开发的成本,MIS系统的开发者不见得就是系统的最终使用者,为了使开发出的系统能满足用户需求,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就需要一支既懂经济管理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在需求分析阶段可以作为系统使用者和开发人员之间的桥梁,以求开发出更高质量的系统。
需求变更贯穿了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MIS系统也经常需要二次开发,而这种开发主要是智力开发,拥有自己的复合型人才可以及时地改进、完善管理信息系统,使MIS得到长久的应用。
四、解决方案任何国家在发展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实现企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想办法解决管理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的解决方案如下。
(一)对企业的各级、各类管理人员进行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培训所谓对计算机的应用包括两个方面,即“使用”和“利用”。
对企业领导者来说,学会“使用”设备区生产固然很好,但必须掌握的则是“利用”设备去经营管理企业。
(二)明确管理信息系统要实现的目标是企业发展的总目标而不是某个单项目标这是MIS系统与计算机单项应用项目(系统)的重要差别之一。
所以建设MIS系统,就一定要考虑企业管理信息的总体规划,考虑企业管理功能的整体优化问题。
(三)采取科学的方法和软件工程的思想来开发系统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依靠管理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以及具体的技术科学有机组成的,要提高系统开发的科学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如系统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与用户保持有效的沟通;选择科学的系统开发工具与开发方法;一定要经过充分的系统分析,设计阶段后,才进入下一阶段的编码,测试;要实施严格的项目管理和风险分析机制;高度重视系统维护阶段。
五、总结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的结合已产生了许多实际的应用系统,如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电子商务系统等,只有将现代管理方法融入到信息系统中,管理信息系统才会发挥其巨大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参考文献:1.郭东强.现代管理信息系统[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李杰,韩旺.积极利用MIS系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天津燃气,2002(3).3.董素玲,陈骏.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建设[J].广西轻工业,2009(1).4.邱允生,王宇华.关于我国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建设的思考[J].情报杂志,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