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道书》注释正文 第八章

《传道书》注释正文 第八章

《传道书》注释正文第八章
提要:1 国王大受尊敬。

6 要关注天意。

12 敬畏的人身处逆境中,强过恶人的兴旺。

16 测不透上帝的作为。

1 谁如智慧人呢?谁知道事情的解释呢?人的智慧使他的脸发光,并使他脸上的暴气改变。

谁如智慧人呢?有古卷为“谁是智慧的呢”?智慧人。

所罗门认为智慧胜过其他一切财富。

谁知道?真智慧的人会知道怎样理解人生的经历。

但以理就是一个典范(但5:10-29)。

使徒保罗(林前2:15)和约翰(约壹2:27)都强调了这个真理。

“解释”一词的亚兰语形式在《但以理书》共出现31次。

脸发光。

内心的宁静和智慧会在一个真聪明的人脸上反映出来(见伯29:24;参民6:25;诗4:6)。

暴气(`oz)。

一般译为“力量”。

这里可能指“严厉”,缺乏温情,教养和优雅的品德。

改变。

上帝改变人心的恩典将会在人的脸上反映出宁静的快乐。

2 我劝你遵守王的命令;既指上帝起誓,理当如此。

劝你。

这两个字是译者加的。

“遵守王的命令”在大多数古代版本里是祈使语气,与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相符。

命令。

直译为“口”,喻指口头和书面命令。

这种用法在《旧约》中是常见的(出17:1;38:21;民3:39;10:13等)。

指上帝起誓。

国王被视为上帝所膏立进行统治的。

“起誓”指奉上帝的名保证顺从国王(见代下
36:13;结17:13-19)。

参见保罗关于良心的教训(罗
13:5)。

3 不要急躁离开王的面前,不要固执行恶,因为他凡事都随自己的心意而行。

急躁离开。

国王掌有大权。

不要轻易放弃对他的效忠和服侍。

绝对的权力往往使国王变得专横无理,所以他的仆人必须保持冷静和自制。

凡事都随自己的心意。

国王的仆人可能是对的,但国王掌有绝对的权力。

所以智慧之举就是不要凭空反对他。

4 王的话本有权力,谁敢问他说“你做什么”呢?这样的语气在伯9:12和赛45:9中用在上帝身上;参伯34:18;但4:32。

5 凡遵守命令的,必不经历祸患;智慧人的心能辨明时候和定理(原文作审判;下节同)。

命令。

见第2节注释。

通常指上帝的诫命,但在第2节中是来自希伯来词语“口”(见该处注释)。

不经历祸患。

直译是“不知道(经历)任何坏事”。

聪明地服从自然的法则和上帝的律法,就能得到平安和安全,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见《善恶之争》584,585页)。

时候和定理。

智慧人的“心”(即思想)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该保持沉默。

智慧人知道采用正确的方法和步骤。

一旦出现机会,他就能认出并予以把握。

6 各样事务成就都有时候和定理,因为人的苦难重压在他身上。

事务。

该词的动词词根是“高兴”,用了60多次。

名词的含义是“高兴”和“愿望”,共出现40多次。

本文的意思是任何事情都有合适的时机和步骤。

苦难。

还有“罪恶”,“麻烦”的意思。

每一件事都要认真规划,并采取合适的方法,否则会失败,带来麻烦而不是福气。

7 他不知道将来的事,因为将来如何,谁能告诉他呢?人的弱项和忧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无法预知自己会遭遇什么,或何时遭遇(见赛47:13)。

8 无人有权力掌管生命,将生命留住;也无人有权力掌管死期;这场争战,无人能免;邪恶也不能救那好行邪恶的人。

将生命留住。

生命随时会结束(伯21:17,18;34:14,15)。

免。

正如雇佣兵不能免除战场上的责任,死期来临时人也无法回避。

9 这一切我都见过,也专心查考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

有时这人管辖那人,令人受害。

我都见过。

所罗门有过各种人生经历,通过观察了解到许多东西。

令人受害。

有些人“害”他人,有些人“害”自己。

害人者最终是害了自己。

10 我见恶人埋葬,归入坟墓;又见行正直事的离开圣地,在城中被人忘记。

这也是虚空。

我见。

见伯21:30-32。

有些恶人埋葬时十分体面(代下16:13,14;参耶22:18,19)。

圣地。

即“圣所”(见利7:6)。

一些未曾悔改的罪人加入教会,表面上遵守信徒的义务,死后得到教会隆重的葬礼。

名门望族中常有这样的情形。

忘记。

许多希伯来语抄本和古卷均为“称赞”,似与上下文更合。

在城中。

可能指耶路撒冷。

行正直事。

即管辖他人并伤害了自己(第9节),度过了不敬
虔的人生,受到部下的称赞。

死后他们的名字被遗忘。

11 因为断定罪名不立刻施刑,所以世人满心作恶。

断定(pithgam,“法令”)。

源于古波斯语词根,在斯1:20中译为“旨意”,并出现在阿拉姆语的《以斯拉记》和《但以理书》中,分别译为“答复”,“信函”,“消息”和“事务”。

这里指上帝的审判。

立刻。

恶人误以为他们的行为不会遭报。

诗10:6;50:21也说到这一点(见赛26:10;彼后
3:4)。

满心。

参诗73:8-11,以及基督对人心的描述(太15:17-20)。

12 罪人虽然作恶百次,倒享长久的年日;然而我准知道,敬畏上帝的,就是在他面前敬畏的人,终久必得福乐。

百次。

罪人经常作恶,似乎逃脱了犯罪的报应(见箴17:10)。

长久的年日。

“年日”是后加的。

有些人因为恶人审判表面上的推迟而心中不平(玛2:17)。

然而到了上帝所定的时候,审判终必实行(见赛3:11;太16:27;启20:11-15)。

终久必得福乐。

敬畏上帝的人终必得到福乐(诗37:11;赛3:10;玛3:16)。

13 恶人却不得福乐,也不得长久的年日;这年日好像影儿,因他不敬畏上帝。

不得福乐。

参伯20:4-9;22:15,16。

影儿。

见诗人的教训(诗102:11;
109:23;144:4)。

14 世上有一件虚空的事,就是义人所遭遇的,反照恶人所行的;又有恶人所遭遇的,反照义人所行的。

我说,这也是虚空。

虚空。

尽管所罗门坚信12
节和13节的话,仍因一些令人费解的矛盾现象而难过。

义人。

原文指行为正直的人。

约伯也曾有同样的困惑(伯9:22;参传9:2,3;结21:3,4)。

恶人。

参伯21:7;诗73:3;耶12:1。

今生不公正的现象不应削弱人对上帝所作为的信心。

在永恒的世界中,一切错误都将得到纠正。

15
我就称赞快乐,原来人在日光之下,莫强如吃喝快乐;因为他在日光之下,上帝赐他一生的年日,要从劳碌中,时常享受所得的。

快乐。

即为快乐而活。

指所罗门因实利主义的价值观而忽略信仰。

吃喝。

这里列举的活动本身并没有错。

上帝赐人吃喝和享受人生福气的能力。

但所罗门这里的意思是,既然克制和禁欲没有带来明显的好处,人还是满足自己的感官,尽可能享受物质生活的福气为佳。

快乐(samach)。

“高兴”,“欣喜”。

享受所得。

所罗门继续阐述他原来的主要念头。

16 我专心求智慧,要看世上所做的事。

(有昼夜不睡觉不合眼的。

)事。

在传1:13;2:26;3:10;4:8;5:14中译为“劳苦”;在传5:3中为“事务”。

所罗门说的是人不停的劳碌。

睡觉。

人们经常长时间地工作,但是劳动本来是一种福气(见创3:19注释)。

人在堕落的状态下往往没有聪明地利用闲暇的时间。

日常的劳动乃是对品格的训练和造就。

经过一天的劳动,安息会很甜蜜的(箴3:21-24;参耶31:23-26)。

17 我就看明上帝一切的作为,知道人查不出日光之下所做的
事;任凭他费多少力寻查,都查不出来,就是智慧人虽想知道,也是查不出来。

上帝一切的作为。

即上帝永恒的旨意和祂与人的交往(见罗11:33-36注释;参伯
11:7,8)。

智慧人。

人有权利去研究上帝的创造之工和祂所启示的道;但人要当心,不能“自以为有智慧”(箴26:5),认为自己能测透神性(见伯11:7)。

使徒约翰对赎民的描述表达了人对于上帝的正确态度(启15:3,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