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题目《桃花扇》中“桃花”的意蕴姓名韦灵学号064216098院系人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指导教师余松职称教授二〇一〇年三月十日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研究、撰写的成果。
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数据、图件、资料,均已在论文中加以说明,除此之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桃花扇》中“桃花”的意蕴【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桃花已经从一个纯粹的自然物上升为文学中的文化意蕴,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在我国古代的许多诗歌中,我们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它穿梭于文人墨客的笔下,时而是春天的形象代言人,时而象征容颜美丽的青春女子,时而又代表着美丽的爱情,时而又是悲情的化身。
它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形态是如此的多姿多彩,让我们领略了它丰富而美丽的身姿。
在孔尚任的《桃花扇》中,桃花那丰富而美丽的身姿也依然出现在我们眼前。
孔尚任在继承先人对于桃花种种意蕴的基础上,对桃花的意蕴做了大胆的创新,使得桃花以一个崭新的形象出现于我们眼中,让我们又领略了它的另一种美丽。
那鲜血点染而成的折枝桃花,以一种对爱情的忠贞,对正义的坚持以及飘零身世和悲剧命运的形象展现于我们的视野前,让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它伟大的魅力,这种魅力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关键词】《桃花扇》;桃花;显性意蕴;潜在意蕴The peach-blossom fan "in the" feel "of the meaning of the【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peach has evolved from a pure natural objects into the cultural meaning in literature, much-loved men. In many poetry in ancient China, we see it anymore, it travels through the writings of scholars, moments of spring's spokesman, sometimes symbol face the beautiful young woman, and represents a beautiful love, and is the embodiment of sadness. It is in the men's writings, form is so colorful, let's appreciate its rich.In the Shang ren "peach blossom fan, the rich and beautiful figure still appear in our eyes. Hole ren in inherited ancestor for the Peach Blossom on the basis of all these implications, the implication on peach made bold innovation, mahogany to a brand new image appears on our eyes, we also appreciate it's another beautiful. The blood of the dianran of created, to a love of loyal, justice insisted, and Blizzard's tragic fate of the image in our vision, we once again feel its great charm, it stirred our soul.【keyword】Peach Blossom Fan; Peach blossom; Dominance intention is accumulated; Lurking intention is accumulated目录一、“桃花”在世人眼中和《桃花扇》中的显性意蕴 (5)(一)“桃花”喻美人 (6)(二)“桃花”喻爱情 (7)二、“桃花”在《桃花扇》中的潜在意蕴 (8)(一)“桃花”喻忠贞正义 (9)(二)“桃花”喻飘零生世和悲剧命运 (10)(三)“桃花”喻入道 (11)注释 (13)考文献 (13)桃花,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意蕴,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桃花,看上去娇媚动人、烂漫大方、生机勃勃、粉嫩恬淡的样子,让人觉得它有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它的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态深受骚人墨客的喜爱。
桃花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感,在中国的文化里,有桃花喻人和桃花喻情的传统。
由于桃花的暧昧与虚无、生长与凋谢、美丽与死亡、庸俗与优雅,这些特点都不是很定性,这就使得桃花的意蕴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在《桃花扇》中,孔尚任巧妙的继承了古人以桃花喻人和桃花喻情的传统,也对桃花的意蕴做了大胆的创新。
而桃花的虚无、生长与凋谢等特征的不定性,给予孔尚任拥有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让桃花的意蕴在文中也更加的多姿多彩。
作者在《桃花扇小识》中说:“桃花扇何奇乎?其不奇而奇者,扇面之桃花也;桃花者,美人之血痕也;血痕者,守贞待字,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权奸者也;权奸者,魏阉之余孽者也;余孽者,进声色,罗货利,结党复仇,隳三百年之帝基者也;帝基不存,权奸安在?惟美人之血痕,扇面之桃花,啧啧在口,历历在目,此则事之奇而奇者,不必传而可传者也。
人面耶?桃花耶?虽历千百春,艳红相映,问种桃之道士,岂不知归何处矣。
”①在这里,作者说得很清楚:桃花扇的奇特之处在于扇面上的桃花,那是美人守贞待字,碎首淋漓不肯辱于全权者的血痕。
扇面是桃花存在的载体,而桃花承载着文章的主题意蕴。
《守楼》一出,李香君为了守住她与侯方域的诺言和他们之间的爱情,面对迫嫁死也不嫁与田仰。
“(小旦替梳头,末替穿衣介)(旦持扇前后乱打介)(末)好厉害,一柄诗扇,倒像把仿生的利剑。
(小旦)草草妆完,抱她下楼罢。
(末抱介)(旦哭介)奴家就死不下此楼。
(倒地撞头晕卧介)(小旦惊介)啊呀!我儿苏醒,竟把花容,碰了个稀烂。
(末指扇介)你看血喷满地,连这诗扇都溅坏了。
”诗扇上的点点血痕,在杨龙友的点染之下,竟成了几笔折枝桃花。
这时,“(旦看扇介)咳!桃花命薄,扇底飘零。
多谢杨老爷替奴写照了。
”直到这里,作为定情之物的诗扇也就成为了桃花扇,扇面上的桃花也就有了特别的意义。
此血此花,此情此志,对比和映衬着昏君的娱乐偷安,奸臣的蝇营狗苟,文士的孱弱恓惶,武将的进退失据。
桃花这一事物经常出现于古诗词中,有着许多的意蕴。
有积极的有消极的,积极的方面桃花咏爱情的美好,生命的美丽和理想的追求,是繁荣、幸福、美满、和谐、喜庆、热闹的象征;消极的方面桃花表达青春易逝,抱负难成和女性不幸命运的感伤,抒发苦难、不幸、孤独、悲愤、幽怨之情。
那么,桃花在《桃花扇》中又蕴含着哪些意蕴呢?一、“桃花”在世人眼中和《桃花扇》中的显性意蕴显性意蕴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桃花”喻美人当桃花盛开时,那挂满枝头的桃花,让人心情为之舒畅。
桃花粉嫩艳丽,数量繁多,看上去一片勃勃生机的景象,这种自然的特征很容易让人想起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青春女子。
人们常常把那些随风飘动的细柳和青春女子美好的身段相比,称青春女子的美好身段做“细柳腰”。
而桃花则与青春女子的亮丽容颜相比,桃花常常被人们用来比喻容颜亮丽的女子,桃花就像影子一样伴随着美人。
用桃花喻美人的开山之作是《诗经》,在《国风·周南·桃夭》里这样写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室人。
”这首诗描写的是在桃花盛开的的时候,有一个象桃花一样美丽的女子容貌美丽,能够生儿育女、能够使新郎的家族子孙象桃树一样的果实累累、枝叶茂盛,是一个对新郎家非常合适的人选。
所以古人在赞美、祝贺婚姻时常说“既和周公之礼,又符桃夭之诗”,就是出典这里。
清代·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写道:“桃花色最艳,故以喻女子,开千古诗赋咏美人之祖。
”②在后来出现了大量以桃花喻美人的诗词作品,如“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唐代诗人崔护《题都成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人面桃花”也就诞生于此,后来成了家喻户晓的经典组合。
孔尚任在《桃花扇》中也继承了古人以桃花喻美人的传统,文中出现大量描写桃花的句子,都是用来比喻李香君青春美丽的容颜。
在第六出《眠香》里,侯方域因杨龙友的撮合与阉党余孽阮大铖的暗中资助下,得以疏笼秦淮名妓李香君。
侯方域赠送李香君一柄诗扇作为定情之物,并在诗扇上题诗一首:“夹道朱楼一经斜,王孙初遇富平车。
清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
”这里,用辛夷树和桃李花的对比来赞美李香君的容颜美丽,杨龙友“盛夸李香君妙龄绝色,平康第一。
”③第七出《却奁》里还这样写道:“【园林好】(末)正芬芳桃李香,都题在宫纱扇上;怕遇着狂风吹荡,须紧紧袖中藏,须紧紧袖中藏。
(末看旦介)你看香君上头之后,更觉艳丽了。
(向生介)世兄有福,消此尤物。
(生)香君天姿国色,今日插了几朵珠翠,穿了一套绮罗,十分花貌,又添二分,果然可爱。
(小旦)这都亏了杨老爷帮衬哩”。
这里都是描写李香君的美丽,“芬芳桃李”正是形容李香君的美丽容颜。
灿烂绽放的桃花,香气迷人。
李香君那美丽动人、娇艳妩媚的容颜就如这盛开的桃花。
(二)“桃花”喻爱情爱情是中国文学永恒的主题,也是世界人类最重要的感情活动之一。
许多骚人墨客都用桃花来表现爱情,不论是美好的爱情还是悲情,我们都能见到它的身影,桃花也亦然成了爱情的“代言人”。
1、“桃花”喻美好的爱情桃花盛开于春天,春天万物复苏,到处一片勃勃生机的盎然景象。
春天,青年男女的春情也在悄然涌动,这时节正是他们恋爱的好时光。
桃花因此也就和爱情有了联系。
元稹《离思五首》(其二):“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前两句描写的是青年男女情人相会的幽静环境,后两句描写的是情人之间甜蜜的爱情生活。
相爱的情人相会于“万树桃花”之间的小楼,看着眼前色彩绚烂的桃花,置身于这如同仙境的花海中,这种情形是多么的浪漫和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