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作业指导书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作业指导书

精品资料推荐桥梁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一、总则为确保大齐扩建项目桥梁施工质量,规范桥梁施工作业程序,提高施工质量标准,保证工期按计划执行,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绥满公路大齐高速公路扩建项目,解释权归绥满公路大齐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指挥部。

(1) 桥梁施工前,必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和施工中的技术交底、施工组织、施工管理工作。

并应严格执行交通行业国家认定的质量管理措施及有关技术操作规定。

(2) 桥梁施工应节约用地、少占农田,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采取相关措施降低或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做到工完场清。

(3) 桥梁工程建设必须文明施工、安全生产;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4) 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负责人应对工程质量进行自检,在工程完成后应配合监理工程师(业主)检查、验收。

二、工期目标1. 2008年9月1日前桥梁基础完成100%。

2. 2008年10月1日前桥梁墩(台)完成100%。

3. 2009年5月1日前桥梁上部预制、安装完成100%。

4. 2009年9月1日前桥梁工程完成100%。

三、工程质量目标同期工程质量第一,同等级工程质量第一,同项工程质量第一,分项工程合格率达到100%,桥梁工程达到优质工程。

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 A 类桩达到95%以上, C 类桩为零。

墩(台)身垂直度或斜率偏差率厶 < 0.1 %oH且冬0.5cm消除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非受力裂缝为零。

大面积混凝土平整度2m 直尺4mm合格率达95%以上,突变部位平整 <3mm,渐变部位平整<4mm桥梁混凝土裸精品资料推荐露面没有明显施工缝和混凝土分层浇筑的隐形痕迹,凝土外观质量创省内行业一流。

四、现场管理目标清孔后的孔底沉淀物不超过施工规范要求。

桥梁混凝土表面密实、光滑、平整、没有钢筋(螺栓)露头现象,桥面系平顺、光滑、整齐、无涂抹灰浆现象。

五、施工准备和施工测量(一)施工准备1、应根据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设计文件、有关规范及指挥部的总体工作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做好现场检试验设备及机具标定、材料的储存和堆放及开工前的试验检测工作。

(二)施工测量1、施工前应对全桥上、下部标高,地面标高、旧路标高、跨径及各部尺寸进行全面复核,如发现标高与设计相差较大,必须及时通知监理办和指挥部,以便妥善处理。

2、根据桥梁型式、跨径及设计要求的施工精度确定测量方法,利用原设计网点或重新布设控制网点,补充施工需要的水准点、桥梁轴线、墩台控制桩。

3、必须做好与相邻路基标段的联测工作。

4、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和竣工测量(1)施工过程中,应测定并经常检查桥梁结构浇砌安装部分的位置和标高,并做出测量记录和结论,如超出允许偏差值时,应分析原因并予以补救和改正。

(2)桥梁竣工后应进行竣工测量,测量项目如下:①确定桥梁中线点,丈量跨径。

②丈量墩、台、各部尺寸。

③检查桥面高程。

④桥面系测量检查。

六、质量检测要求(一)钻孔桩质量检验:每根桩必须制作2—4组混凝土试件,待桩身达到一定强度后,采用低应变动测法(一部分桩基采用超声波检测法),评定桩的质量。

若桩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研究处理方案,报指挥部审批。

(二)模板制作完成后,必须由监理工程师验收,不合格的坚决不许使用。

每套钢模板只能周转5次,超过5次需报驻地办再次验收其变形量和整体稳定性,验收不合格坚决停止使用。

(三)使用外加剂必须经指挥部批准,经过配比设计,并经指挥部审查批准,掺入量应根据使用要求、施工条件、混凝土原材料的变化进行调整。

(四)配合比必须由具有乙级资质的试验室进行配制,确定后需报驻地办做复核性检验,合格后报指挥部中心试验室备案。

(五)混凝土的修饰:若混凝土外观出现蜂窝、麻面、露筋、孑L洞等质量缺陷时,施工单位不许擅自修饰,须由施工单位拿出修饰方案,报指挥部批准后方可进行。

7、钢筋质量检查和质量标准:七、工程施工验收程序对桥梁施工的分项工程和主要工序,采取首件验收制度,各项目经理部必须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质量保证体系。

主要内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保证机构、质量保证程序、质量保证措施、工程质量负责人。

实行项目经理部自检、驻地监理抽验、业主管理、政府监督,四级质量检查程序,实现工程质量责任到人、管理到位的目标。

(一)桥梁1、桩位、护筒埋置、测量定位检测2、成孔后孔深及孔底沉淀层厚度检测3、下部钢筋绑扎、模板支立检测4、混凝土浇筑施工、支座、高程、平整度的检测5、混凝土同体试块管理检查6、分部工程质量必须由质量监督部验收7、桥梁混凝土外观质量和支座平整度必须由指挥部和驻地办共同验收。

(二)预制场1、梁底及基础的检查2、拌和站计量装置测定及料场集料检查3、混凝土各项指标的检测4、混凝土成品梁的检测5、预应力的张拉、压浆等施工检测八、强制性要求(一)设计要求1、混凝土:25m跨径简支转连续箱梁及桥面铺装采用C50号混凝土,其它上部构造及下部构造均采用C30 号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铰缝、采用C40 号混凝土;桥面铺装采用C40 号混凝土,其它上部构造及下部构造均采用C30 号混凝土。

墩台盖梁、耳背墙及墩台身采用30 号混凝土,承台及基础采用30号混凝土。

其它各部分混凝土及水泥砂浆标号,均应严格采用设计中规定的标号。

上部主梁混凝土最大水灰比0.50,最小水泥用量350 kg/m3,最大氯离子含量是0.06%,最大碱含量1.8kg/m3。

其它部位混凝土应满足的要求是:混凝土最大水灰比0.50,最小水泥用量300 kg/m3,最大氯离子含量是0.15%,最大碱含量3.0kg/m3,其抗冻抗渗性能应符合《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J269)桥面铺装沥青纤维混凝土8cm分两层AC-16 I型沥青混凝土各4cm摊铺碾压。

沥青纤维混凝土中采用博尼维聚酯纤维,具体要求:纤维长6mm,直径0.014-0.020mm,抗拉强度大于900Mpa,伸缩率8-12%,耐高温大于240C,掺量为混合料重量的0.225%桥面铺装采用YW-1 型聚合物桥面防水材料,涂料用量:1.5,涂膜厚度0.5-0.7.涂料要求延伸性 > 4.5氐温柔韧性-25+2 C耐热性180+2 C ,粘结性》0.4 Mpa,抗渗性为.6防水剂;2、钢材:普通钢筋直径> 12mm时采用HRB235钢筋;直径v 12mm时采用R235钢筋。

I、U级钢筋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 —1991)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 —1998)的规定。

预应力钢筋采用05.2mm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其标准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 —1995)的规定,标准强度f pk=1860Mpa,弹性模量为E s=1.95*105Mpa。

钢板采用符合GB700 —88规定的Q235钢板。

3、锚具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纵向采用YM 系列锚具,位于负弯矩区顶板纵向预应力束采用扁锚锚具,采用预埋金属波纹管成孔。

箱梁锚具采用YM 及BM 型锚具,均应选用具有自锚性的锚具。

(二)对设备的要求1、禁止使用正循环钻机或泥浆浮渣工艺的钻孔设备,必须使用反循环钻孔机械或机械旋挖孔等较先进的成孔机械设备,为保证现有一级公路正常运营,指挥部要求位于中央分隔带处的桩只允许使用旋挖机械成孔。

2、混凝土拌和设备,必须采用强制式拌合机,并设有自动配料计量装置,产量大于40m3/h,须经中心试验室检测认可,才可使用。

3、钢筋工程电焊应采用硅整流焊机,不准用交流焊机,焊条必须烘干使用,确保焊缝质量。

4、张拉机具的检测(1)张拉机具;拉伸机、表,必须由国家二级以上技术监督计量单位专门校定,张拉吨位用内摩阻系数法确定,对内摩阻系数 f 大于105%的拉伸机检校与使用次数应同步,保证张拉吨位准确性。

(2)锚具夹片必须有现场各项技术指标检测报告。

(三)对材料的要求1、对模板的要求构造物裸露面应使用大块钢模板。

(1)梁底制作。

为保证预制梁的质量和进度,首先对梁底制作质量和数量要严格控制,预制梁底座由人工幵挖,挖深 1 m — 1.5 m(预应力梁底座在两端2米范围内在深挖50cm),清理基底后撼砂50cm,浇筑底座C20混凝土,人工精平,上铺5mm大块钢板,钢板应与底座同宽,每张长度不小于 6 m,梁底表面平整度在1mm以内(预应力梁底应按设计设置预拱)。

⑵模板制作。

梁外侧模板采用整体钢模板,钢板厚5mm,由槽钢做网状骨架,以增强模板刚度和抗扭曲变形能力。

墩身模板(圆柱)每节长不小于 3 m,薄壁式桥台模板每块不小于 1.5仃,盖梁侧模板底模板用大块钢模板,底模板接缝要严密,相邻两板表面高差在2mm 以内,接缝处可粘贴像胶密封,防止漏浆。

(3)空心板的外模芯模均采用钢模板,不允许采用橡胶芯模,应控制模板的拆缷时间,尤其是芯模的拆除,以保证预制板内腔几何尺寸不变,容易拆除为准,结构连续端的空腔内挡(模)板可采用一次性木模板,设置在进入板端10cm 处。

非结构连续端应设置混凝土封墙挡板,厚度以6cm 为宜。

芯模每段之间用泡沫条封严,并用塑料薄腊包裹严密,防止发生混凝土漏浆。

浇筑混凝土时,并应对称平衡地进行浇筑。

(4)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应涂刷同一品种的高级专用隔离剂,不能使用矿物质机油,禁止使用废机油等油料。

(5)模板、支架的拆除1)非承重侧模板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 2.5Mpa 方可拆除。

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模板、支架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 时方可拆除。

3)芯模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0.4—0.8Mpa,并能保证其表面不发生塌陷裂缝现象时,方可拆除。

4)尽量减少模板对拉螺栓数量,如必须使用则应采取套塑料管的方式,如确有钢筋外露,不允许用气焊切割,必须用人工锯掉。

2、对水泥、碎石、砂、材料的要求(1)水泥进场要分批次抽检其强度、安定性、泌水率指标是否达标。

(2)混凝土用砂应用级配良好的天然河(江)砂或人工机制砂,细度模数不小于2.6,含泥量(杂质量)小于0.5%。

严禁使用山砂、土砂。

(3)料场必须设有筛、洗碎石设备及场地碎石:小于C30 混凝土,必须筛分;(包括C30 混凝土);大于C40 混凝土,必须清洗;(包括C40 混凝土);筛、洗后的碎石按级配分别集中堆放。

经现场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应废弃;严禁混料。

如有违规,按不合格工程处理。

3、对钢筋的要求钢筋(钢绞线)进场后按不同批次取样做检验指标是否达标。

(1)钢筋的加工1)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鏻锈等清除干净。

2)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

3)用I级钢筋制作的箍筋,其末端应做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主钢筋的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 2.5 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