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作业》试题集
D、200mm
16、单拉式柔性连墙构造只能用于高度不超过( B )M的房屋建筑。 A、9 B、10 C、11 D、12 17、对接扣件偏离中心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 C )。 A、1/5 B、1/4 C、1/3 D、1/2 18、踏步梯的梯宽应为( B )mm。 A、600-700 B、700-800 C、800-900
D、90°以上
66、高度在( B )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 剪刀撑。 A、20 B、24 C、30 D、40
67、人行斜道和运料斜道的脚手板上应每隔( B )设置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厚 度宜为20-30mm。 A、200-250mm B、250-300mm C、260-300mm D、280-300mm
21、为防止脚手架外倾,提高立杆的纵向刚度和脚手架承载能力,不符合规范要 求的是:( C )。 A、钢管脚手架必须设置连墙件 B、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C、连墙间距无规范要求 D、相邻步架的大横杆应错开布置在立杆里侧和外 侧
22、为保持架子的整体稳定的要求为:( A ) A、起始的相邻两根立杆应选长短一致的钢管作主杆 B、对接扣件在同一步 内或达不到规定的错开距离 C、起始的相邻两根立杆应选长短不一致的钢 管 D、立杆接头均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23、安全网的设置应与脚手架立杆、横杆绑扎牢固,绑扎间距( B )。 A、大于0.30m B、小于0.30m C、等于0.30m D、等于0.50m
9、挂脚手架挂点间距超过( B A、1m B、2m C、3m
D、警示牌
),每有一处,扣2分。 D、4m
10、吊篮脚手架外应按临时防护的规定,设高度( C )以上的两道防护栏及挡脚板。 A、0.8m B、1.0m C、1.2m D、1.5m 11、常用来支撑柱斜向支撑垫座的是:( C )。 A、可调横拖撑 B、支撑柱垫座 C、支撑柱转角座 12、宽挑梁悬挑宽度为( A )。 A、0.60m B、1.5m C、2.0m
40、在门型脚手架外侧因设置防护棚或安全网而承受偏心荷载的部位,应增设连墙杆,其水平间距不大 于( C )。 A、8m B、6m C、4m D、3m
41、水平加固杆应设于门架立杆( B )。 A、外侧 B、内侧 C、内外侧都设 D、内外侧都不设 42、用于梁模板支撑的门架,可采用平行会垂直于梁轴线的布置方式,垂直于梁轴线布置,门架两侧应 设置( B )。 A、梁底模小愣 B、交叉支撑 C、加固杆 D、加固撑 43、门架作满堂脚手架时,其跨距和间距应根据实际荷载经设计研究,间距不大于( C )。 A、1.5m B、1.8m C、1.2m D、1.0m 44、门型满堂脚手架距墙或其他结构物边缘距离应小于( D ),周围应设置栏杆。 A、0.4m B、0.8m C、0.5m D、0.6m
一、单选题
45、门架搭设高度在20m以下时,可同时( C )作业。 A、三层 B、二层 C、四层 D、五层 46、门型脚手架搭设应与主体相适应,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最上层连墙点二步 以上,或自由高度≤( B )。 A、3m B、4m C、5m D、6m 47、( C )大风和雨、雪、雾天应停止门架的搭设、拆除及施工作业。 A、四级及四级以上 B、五级及五级以上 C、六级及六级以上 D、七级 及七级以上 48、吊篮平台组装后,应经( B )均布额定荷载试压(不少于4h)确认,并 表明允许载重量。 A、1.5倍 B、2倍 C、3倍 D、4倍 49、手板葫芦应装设( A ),防止吊篮平台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发生自动下滑事 故。 A、保险卡 B、安全锁 C、制动器 D、安全阀 50、吊篮必须装有( A )。 A、保险卡 B、安全锁 C、制动器
D、安全阀
一、单选题
51、电动提升机构一般应配两套独立的( C ),每套均可使带有额定荷载 125%的吊篮平台停住。 A、保险卡 B、安全锁 C、制动器 D、安全阀 52、当多篇吊篮同时升降(吊点在两个以上)时,必须采用电动葫芦,并有同时 控制同步升降的装置,使吊篮同步升降不发生过大变形,同步平差不应超过 ( A )。 A、5cm B、8cm C、10cm D、9cm 53、吊篮与建筑物水平距离不应大于( B )。 A、10cm B、20cm C、30cm D、40cm 54、提升机构按容许应力法计算,其安全系数:手板葫芦K≥( A )。 A、2 B、3 C、4 D、5 55、吊篮采用老式手板葫芦时,应将承载能力降为额定荷载的( A )。 A、三分之一 B、二分之一 C、三分之二 D、四分之三 56、增设保险绳直径≥( B )。 A、12mm B、12.5mm C、13mm
D、支撑柱可调座
D、2.5m
一、单选题
13、局部封闭脚手架是安全围护、遮挡面积面积小于( A )的脚手架。 A、30% B、40% C、10% D、20% 14、立杆的错接长度不应小于1m,不少于( B )个旋转扣件固定。 A、A、1 B、2 C、3 D 、4
15、垂直允许偏差不得大于( B )。 A、50mm B、100mm C、150mm
一、单选题
31、作业平台的次梁,间距不应大于 ( C )。 A、200mm 40mm B、300mm 20mm ,台面以铺满 40mm 厚的木板或竹脚手片。 D、500mm C、400mm 30mm
32、当施工现场较小、靠近人行道或车道时,防护隔离棚应采用( A )。 A、落地式全遮盖防护隔离棚 B、开敞式防护隔离棚 C、悬挑式防护隔离棚 任意防护隔离棚 33、电梯井设置1.2-1.5米高防护闸门,其中底部( C )mm为踢脚板。 A、120 B、150 C、180 D、210 34、专项施工方案包括计算书及卸荷方法等,必须经( C )审批并签字盖章。 A、项目经理 B、项目付经理 C、技术负责人 D、工程部经理 35、脚手架顶部外立杆高于檐口1m至1.5m,防护栏杆不少于( B )。 A、一道 B、二道 C、三道 D、四道
D、14mm
一、单选题
57、安全锁的设计、制作、试验按规定时间( A )内对安全锁进行标定。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四年 58、每两套制动器均可使带有额定荷载( B )的吊篮平台停住。 A、100% B、125% C、150% D、160%
59、钢丝绳与吊篮平台连续应使用( C )。 A、吊钩 B、绳套 C、卡环 D、卡钩
D、900-1000
19、双排脚手架横向平杆外伸长容许偏差为( C )mm。 A、≤30 B、≤40 C、≤50 D、≤60
一、单选题
20、横距和纵距过大,搭设形成的结构架梯体受力后,大、小横杆的挠度就大, 允许偏差应分别控制在( A )。 A、±25mm和±45mm B、±30mm和±45 C、±20mm和±50mm D、±10mm和±50mm
一、单选题
24、支撑塔架之间应根据作业荷载及高度而定,一般不小于( A )。 A、6m B、7m C、8m D、9m 25、配件检验与验收中,立杆最大弯矩变形不超过( D )。 A、1/200L B、1/300L C、1/400L D、1/500L
26、碗扣式钢管脚手架中,作立杆和顶杆用的钢管上,要按( C )毫米间距设置上、下 碗扣和限位销。 A、400 B、500 C、600 D、700
68、脚手架底座底面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 C )。 A、30mm B、40mm C、50mm D、60mm 69、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直角扣件、 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 A )。 A、150mm B、200mm C、250mm D、350mm
一、单选题
63、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 C )。 A、60-90mm B、90-120mm C、120-150mm D、130-150m
一、单选题
64、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 A )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A、刚性连接件 B、柔性连接件 C、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 D、柔性连与 刚性连墙件配合使用 65、抛撑与地面的倾角应在( B )之间。 A、60°以上 B、45°以上 C、45°-60°之间
一、单选题
6、安全网要存放在干燥通风无化学物品腐蚀的仓库中,存放应分类编号( A )。 A、定期检验 B、不定期检验 C、可不检验 D、一个月一检验 7、连墙杆按设置( C )比设置三步二跨设置,承载力提高7%。 A、一步二跨 B、二步一跨 C、二步二跨 D、三步三跨
8、卸料平台要在明显
36、用于门架立杆竖向组装的连接件是( A )。 A、连接棒 B、锁臂 C、立杆加强杆 D、横杆加强杆
37、相邻两门架立杆在门架平面内的轴线距离,是( B )。 A、门架跨距 B、门架间距 C、间距 D、跨距
一、单选题
38、当因施工需要,临时局部拆除脚手架内侧交叉支撑时,应在拆除交叉支撑的门架上方及下方设置 ( B )。 A、水平加固件 B、水平架 C、交叉支撑 D、直架 39、门型脚手架高度超过( C )时,应在脚手架外侧连续设置剪刀撑。 A、24m B、30m C、20m D、10m
27、立杆基座及杆件组装不得从两边向中间合拢组装,应采用至多( B )层向同一方向 或由中间向两边推进的方式。 A、1 B、2 C、3 D、4 28、杆件搭接,间距不小于( A )m。 A、0.6 B、0.8 C、1.0 D、1.2 29、脚手架搭设至( B )步以上时,应增设栏杆、挡脚板、抛撑、斜撑或剪刀撑等。 A、1 B、2 C、3 D、4 30、移动行走装置与支撑架之间设液压升降装置,( D )可升降。 A、脚手架 B、木框架 C、支撑架 D、铁框架
45、门架搭设高度在20m以下时,可同时( C )作业。 A、三层 B、二层 C、四层 D、五层 46、门型脚手架搭设应与主体相适应,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最上层连墙点二步 以上,或自由高度≤( B )。 A、3m B、4m C、5m D、6m 47、( C )大风和雨、雪、雾天应停止门架的搭设、拆除及施工作业。 A、四级及四级以上 B、五级及五级以上 C、六级及六级以上 D、七级 及七级以上 48、吊篮平台组装后,应经( B )均布额定荷载试压(不少于4h)确认,并 表明允许载重量。 A、1.5倍 B、2倍 C、3倍 D、4倍 49、手板葫芦应装设( A ),防止吊篮平台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发生自动下滑事 故。 A、保险卡 B、安全锁 C、制动器 D、安全阀 50、吊篮必须装有( A )。 A、保险卡 B、安全锁 C、制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