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雕塑头条』中国百年雕塑——严友人

『雕塑头条』中国百年雕塑——严友人

『雕塑头条』中国百年雕塑——严友人
▲《中国百年雕塑》讲述中国雕塑的历史,说长即长,
说短即短。

长则五千年,短则将近百岁。

为什么呢?这取决于“雕塑”二字的定义与概念范围。

先说百年史。

严格地来说,今天我们使用的“雕塑”一词,或者讲中国人有了“雕塑”之概念,仅始于20世纪之初,即“五四运动”后由早期留学欧、美、日的学者艺术家们带回的,是作为整个西方美学体系之重要组成部分介绍到中国来的。

如蔡元培先生在创办教育之始时所说的:“音乐建筑皆足以表现人生观,而表示之最直接者为雕刻。

”因此,可以说这个百年历史就是我们雕塑教育发展史。

雕塑家简介严友人
1943年出生于上海,九三学社社员。

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专雕塑系本科,师从张充仁,曾在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任职二十年。

1985年成为职业雕塑家。

先后出版有《雕塑生命·严友人》《生命符号·读心塑魂》两本雕塑画册,以及《艺术之骗》《友人墨趣》和《艺术感言》。

他在画册中发表了
“整”“比”“带”“型”“构”“透”“气”“旋”“舍”“度”作为雕塑入门十论,
并提出了“西法东魂”的艺术主张。

作为中国雕塑界顶尖人物
之一,他的作品多为追问生命的题材;创作道路上以“生死心切的生命延续”为灵魂主线,坚守“雕塑生命”的严肃阵地。

半个多世纪写实、写意、写魂及写实、写虚、写错的艺术实践
和修炼,他思想深处始终把握着“生存意义”这一终极目标,
并以一种天意和灵感,祈求众生驱散邪恶,摆脱痛苦,走出迷茫,传播真、善、美。

他创作大量古今中外名人肖像雕塑,除了形、神、精、气到位更把握着准确的“度”。

被业内外誉
为“名人之友”。

每每一尊雕塑揭幕的刹那,往往伴之一片震
撼和惊叹。

艺术人文《今晚》栏目雕塑家严友人艺术之“不确定”
文/ 严友人人的思维是一道限制认知的墙,认知不是无限的,只能是有限的局限。

“有限”在墙的这一边,无限在墙的另一边,世界之大都在这道墙的另一边。

人的伟大在于“求知”,
任何宗教、哲学、神学、科学、文化都有一个共同目标——找,但找只是相对的。

找不到和找不尽才是绝对的。

艺术不刻意去追求,不找事,只着眼于“找不到”、“找不尽”和“不确定”。

宇宙无垠,世界更大,真正的艺术家会静心思考,从“受想行识”走向开悟、感悟天意,从绝对、无垠的“不可知”中体悟天女散花的余香和踪影、艺术灵感得以闪现。

艺术只暗示、只提问、不确定不解决问题,让问题的答案跌落在每一个人心里,形成千千万万个答案,形成千千万万个说不清、道不明……艺术让我们看着“墙”这边有限的生活真实,同时又诱
使我们窃探“墙”的另一边,打开无限,感悟世界之大,让大
脑猜测修补使感觉转移、心灵理解,使错觉满足,让艺术受众从浅识到迈步接受神秘、疑惑的洗礼,被引领到艺术之真
的仙境。

“知不知、上”、“不确定”“不可知”的宇宙概念始终是人类的好奇心的召唤源,向“不确定”、“不可知”探寻会让人产生颤栗的快感。

艺术的“邪乎”和“疑”能让人安慰和愉悦。

我在五十多年的雕塑实践探索中从写“实”到写“意”、再从写“意”到写“魂”。

从写“实”到写“虚”、再从写“虚”到写“错”。

深深体会到只有写“错”才能到达写“魂”的意境。

错位、变型、错生活之真成生活之假。

这些是实表象的“错”;“心灵痛点”、“感觉转移”形成新的“心灵理解”、产生艺术认同,这是虚本质的“错”。

这个虚本质的“错”可以变繁为简、寓实于虚、虚中有实、魂游其中。

虚本质对实表面会产生一种酶化般的“俘获力”。

促使人们产生从排斥到心甘情愿接受的心理转换,从而到达对实表面的放弃和对虚本质的接受。

只有深刻开掘和深远寓意的写“错”,才能调整好魂魄游走的通道。

通过“感觉转移”让艺术受众走向单纯天趣的心灵理解,从而获得“错觉满足”,进而探索艺术之真、之善、之美。

举个雕塑案例:我创作的半身铜像“世纪良知——巴金”是上海美术大展一件获“艺术奖”的作品,这件“生命符号读心塑魂”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雕塑里有雕塑。

一代文豪精、氣、形、神到位的形象只是雕塑的表象。

在这件雕塑深层的内涵中,“痛”、“盼”、“茫”、“释”的基调呈现着“迷惑”、“无奈”和“不知”。

这是文学巨匠心灵纠缠的“痛点”和“虚本质”。

內心有太多的矛盾:放弃与不甘;转变与固守;追求与迷茫;睿智与不知……这些深藏内心的伏笔是巴
金艺术形象虚本质的深度和宽度。

伏笔既给予观众以暗示同时又以最终的觉悟释然给予观众一种安抚。

这些“虚本质”最终使巴金雕塑中的雕塑与平常百姓产生了共鸣。

巴金外表的病弱与内心倔强的良知博弈、震撼感人。

他形而上出世的智慧悟到了宇宙的“不可知”甚至“不可见”是人类为之探索又不可逾越的永远目标。

人类社会公平诉求的相对性和不公事实的绝对性,这对矛盾在“不可知”的宇宙概念面前实在太渺小了,他终于释然于人类既能诚服于“不可知”,又能不停息地永远探索。

高于生活真实的巴金形象由此产生。

真正意义的原创艺术作品往往是艺术家的一种原生性下意识的体现,充满种种“疑”、“不确定”形成了神秘的“骗”,由此艺术魅力大增。

人心深不可测,可谓人心叵测。

艺术受众如果能向艺术投诚,就容易接受并认识艺术本质,达到沉思的感悟。

从而得到不加区别,不作确定的直接经验,并指向一种朦胧的愿望,艺术是万物的一种朦胧的愿望。

人心的深度永远达不到“同一终极不可分割的本真实在”这一核心深度,但人心的探究可以接近艺术本质的终极概念。

它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

艺术从形而下走向形而上是一种升华,接受天意,与魔鬼携手合作,向鬼神借力,此时艺术家会在朦胧意识中着魔般地激发出天才的灵感、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艺术作品表象被剥离,外型被改变,本质被榨取,认同了“真作假时假亦真”,“感觉转移”,使视觉真实被幻化,达到一种心灵的理解和沉思的感悟。


术家深刻的开掘和深蕴的寓意终能诞生一般常人不可理喻
的超前意识的“真艺术”、“大艺术”。

大“趣”、大“痴”、大“癖”、大“怪”者必有大艺。

主要作品
弘一法师玻璃钢65cm×65cm×120cm 私人收藏
张充仁(雕塑大师)石膏/铜260cm×40cm×65cm 2003年张充仁纪念馆
庄子化蝶白紫砂/铜原作像高150cm 铸铜放大像高
500cm 2016年
①孔子②老子③孟子④墨子⑤李白⑥杜甫白紫砂/铜高100cm 2016年私人收藏
①屈原②苏轼③陆游④王安石⑤白居易⑥李清照白紫砂/铜高100cm 2016年私人收藏巴金铜
70cm×80cm 获第五届上海美术大展艺术奖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收藏
赵朴初铜高70cm 2000年由家属收藏
黄佐临(戏剧大师)铜65cm×40cm×75cm 1995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码头工人铜高65cm 1977年美术教具
贺绿汀铜高300cm 2014年上海福寿园
夏衍(原文化部长、电影艺术家)铜50cm×40cm×68cm 2005年
赵丹铜80cm×130cm×130cm 2003年北京朝阳公园
谭鑫培铜高200cm 1995年武汉江夏谭鑫培公园
苏步青铜高90cm 复旦大学
贾植芳(复旦大学现代文学、比较文学奠基人之一)铜
21cm×30cm 2005年复旦大学100周年校庆礼品
陈逸飞(视觉艺术家)铜60cm×85cm 2005年上海宋庆龄陵园
贝多芬铜40cm×40cm 2012年私人收藏
陕北老农——人民歌手李有原铜17cm×14cm 私人收藏
南丁格尔(护士之母)高300cm 上海松江泰晤士小镇
何塞·马蒂铜高90cm 上海延富绿地
忻铸铜高25cm
释仿汉白玉高221cm 2006年
西部情铜80cm×35cm×52cm 2002年私人收藏
思铁烤漆高180cm 上海古北新区
冉铁烤漆高300cm 香港特区政府收藏
初民铜高60cm 私人收藏
盘古金/铜/蛋化石高54cm 私人收藏
天铜50cm×30cm×62cm 1980年日本国际现代美术家协会收藏
噬铜30cm×20cm×44cm 1981年私人收藏
指挥家系列作品限量作品
陆羽提梁壶《陆羽提梁壶》作品版权证书
庄子与方舟壶《庄子与方舟壶》作品版权证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