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分科几点注意事项

高二分科几点注意事项

一、文、理科选择的六个误区误区1:学习好的报理科,笨的人才学文科。

这是带有倾向性的社会偏见。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确定,我国社会对文科类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多,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也需要越来越多的文科生发挥重要作用。

误区2:仅凭成绩确定。

一门课程成绩的高低有多种因素。

不能单单凭某一时期某一门成绩的好坏就做出断然选择。

误区3:仅凭兴趣。

兴趣是一项重要指标,但是囿于学生的人生经历,自身的兴趣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现在的兴趣可能是表层的而非本质的。

误区4:理工类学生就业前景一定好。

未来的就业趋势很难预测,读文科和读理科的学生在将来的社会发展中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当然作为个体也都存在就业上的风险。

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你的接受能力更强,以后的前途还是要靠你自己的实力去打拼。

误区5:理科不需要背书。

化学生物上面的知识点非常多,物理到了电磁学的时候,光是受力分析都需要很长时间。

而相对于文科,也不仅仅是背书那么简单。

文科要求的综合能力比较高,需要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之后总结、概括、提炼,需要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较广的知识面。

误区6:具体说来,历届学生只凭一时感觉而非理性分析思考做出抉择,给以后的学习带来很多麻烦。

如:随大流,看班级同学选什么多就选什么;盲目听从邻居或家长的传统认识,不考虑现实情况和自身实际;认为理科学不上,步入到文科看一看;功利心较重,看学什么可以赚钱多,学习重在提高自身生活质量,本身不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情感依恋重,认为现在的班级同学处得好,老师有魅力,舍不得离开;先选看看,不行就调,缺乏主见;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这些状况往往导致将来选科后学习困难,增加高二年级学习的心理负担,成绩上不来,失去可贵的进取心。

实际上,一旦最后学生、家长、班主任签字确认后即不可更改,人生的基本脉络也就此敲定了。

二、文、理科选择应当注意的七个因素因素1:实力。

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科目。

如果你的政治、历史比较不错,而物理、化学比较差,应考虑读文科。

读文科的学生,如果数学和英语很好,那是很占便宜的。

在文科高考中,最拉分的就是数学和英语。

因素2:特长。

特长是学习的推进剂,它将使你在竞争上胜人一筹,也是文理科选择的重要依据。

因素3:潜力。

在了解自身各科成绩后再作有针对性的选择非常重要。

要关注自身在高一时历次考试的各科成绩,再作具体分析比较,看自己在哪些科目更有潜力,将来更具竞争力。

不能简单看分数多高,而要看成绩的排名。

还要特别关注“拉分学科”(语文或数学),这在文理科选择中非常重要。

因素4:兴趣。

无论选文选理,兴趣都是非常重要的。

兴趣是学好一门功课的内在驱动力。

有了兴趣,可以使枯燥的高中学习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有了兴趣,才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不会抱怨声不断。

因为兴趣所在,所以学习是为自己学,而不会显得压力重重。

因素5:升学。

从目前的大学录取现状来看,文科的高考录取率的确不如理科;同校来看,现在理科生的高考录取分比文科生的录取分要低;而且,适合理科生的大学比较多,系也比较多。

但选择文理的学生实力差距也是很大的,将来的竞争对象而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如果你文科很有天分的话,还是选文科去考,因为面对整天讨厌的东西也难有发展。

选科时应该以自身最有利于出成绩、最有利于上大学为主要依据,如果就业与兴趣以及升学之间存在矛盾,应该服从于升学,将来再解决其他问题。

因素6:就业。

读文读理,对于大家今后的志愿乃至终身就业是有很大影响的。

现在尽管有的专业是文理兼收,但是很多还是分开招生的。

想象一下自己将来会从事什么职业。

比如喜欢文学,将来想做记者,编辑,或者对政治经济感兴趣,将来想从政或研究经济等等,这样的一般选择文科。

对自然科学感兴趣或者对科技感兴趣的,将来想当工程师,或者技术人员等等,一般选择理科。

因素7:态度。

既然做出了学科的选择,就要一门心思地去读好。

不管怎么样,选择好了,就应该去做好,不要再心猿意马。

同学们要学会独立思考自己的问题,要有勇气正视自己心底里最真实的想法。

在择文择理时,有的同学会被另外一些原因所困扰。

比方说,舍不得自己的班主任,舍不得自己的同学。

这些问题要正确对待,它们不应是择文择理的原因,生活中有很多方式去延续师恩与友情,不一定非要学习生活在一起。

建议大家要结合目前的学习状况、兴趣以及志向,以务实的态度进行选择。

通过高一学年的学习,各科孰强孰弱,有无偏科现象,大家心中已经有数了,因此可以区别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选择。

具体建议如下:1.科目优势比较明显的应该扬长,即理科强的选理、文科强的选文。

2.凡总体成绩一般,科目弱势比较明显的应该避短,即理科弱的选文,文科弱的选理。

3.凡各科成绩比较均衡,并对文史类没有特别兴趣的一般应该选理。

因为学理不仅报考时选择院校及专业的余地更大,而且以后考研、就业的范围更广,就业机会更多,适应岗位的能力也更强。

一般来看,学理的今后若从事文史类专业的工作大体能够胜任,反之则不一定。

文科将来从事经营管理的较多,组织努力往往较强。

4.对于数学成绩特别好、文科各科也不错的孩子,如果对理工类没有特别的兴趣的话建议选文。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来在文科生中极有可能成为文科尖子生。

5.同理,对于语文、外语成绩特别好,理科各科也不错的孩子,如果对文史类科目没有特别的兴趣建议选理。

三、文、理科学生可报考哪些专业(一)文科学生可以报考哪些专业哲学(宗教学)、经济学(国际经贸、金融学、保险学、财政学、国民经济管理、贸易经济、物流等)、法学(各类法学专业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或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外交学等)、语言文学(汉语以及各种外语)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等)、广告学、历史学(考古、博物馆)、管理学(旅游管理、行政管理、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会计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教育学、心理学等。

(二)理科学生可报考那些专业文科专业中,除了文学、历史等专业外,绝大部分专业均为文理兼招专业。

其他如物理、化学等理科专业以及各类工科专业、农林、地矿、医学等均主要招收理科考生。

四、文理科高考可报考的著名高等院校(一)文科学生可选择的著名高校综合类——中国人民大学语言类——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政治、法学类——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学院等财经类——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贸易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新闻传播类——中国传媒大学等(说明:上述院校理科学生也可报考)(二)理科学生可选择的著名高校综合类——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以上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以上为国防科工委所属高校)等电信类——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化工类——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纺织、轻工类——东华大学、江南大学等医学类——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药科大学(以上为教育部直属高校)、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以上为军队系统全国“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等农林类——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地矿、水利、电力类——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三)文理科均可选择的著名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以上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暨南大学(国务院侨办直属全国“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等(四)文理科均可选择的著名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以上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淮阴师范学院等。

四、几个引人关注的问题1、女生读文科更合适吗?目前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高中文理分科时,男生偏理,女生偏文。

一个文科班,五十几个学生,男生只有十来名,是绝对的“弱势群体”。

而且很多文科班的尖子生都是女生,部分理科班也会有些女生傲视群雄。

如何看待文科班这种“阴盛阳衰”的现象?是因为女生更适合读文科吗?女生认识上更倾向于形象思维,她们感受力、洞察力比较强,有表达上的优势,选择文科是正常的;而男生倾向于关注自然科学,喜欢技术研究、开发创新,分析力、判断力强,逻辑思维发达,选择理科也在常理之中。

不过,这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关键还是要看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个性能力的倾向。

高中学生中女生成绩比较优秀很重要的原因是女生相对而言比较自觉,安静、努力,更加刻苦;而男生往往好动,不肯下功夫思考,一旦归真起来自觉投入学习,还是有很大潜力可挖的。

如何找到和发现自己的特长、天赋、能力?这要看学生自己对学科的感觉。

可能这个学生会对某个学科感觉特别好,或用相同的时间或少量的时间获得的效果与其它学科花学费多时间获得的效果相当或更好,那说明这个学生有学习这一科的特长和能力,与此同时就应该考虑,哪一科能更好地发挥和促进自己的特长发展。

一些选择理科的男生如果在女生成堆的文科班里,可能会更加出类拔萃。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女生心智成熟较早,学习更加勤奋、细心,有些男生对于文科方面,尤其是背、读、记等觉得很枯燥,这种情况会使女生在文科学习中比男生更有一些优势。

从目前看,女生偏爱语言、文学等文科类专业,这并不是因为女生缺乏创造性思维和科学能力,而是女生教育中缺失了这部分内容,有不少人都认为这些应该让男生去做。

2、基础差的最好读文科吗?有不少学生认为,文科比较好读,除了数学,大多学科只要背一背,记一记,多花一些时间就容易拿到分数,这其实是一种对文科的偏见。

比如,学科分数是在两类不同的学生群体中去排名的,二者的绝对分数不具可比性。

对于学生来说,自己的实力在年级的排名情况都要了解清楚。

一如你觉得自己历史学得不错,能考80分,而别人还可能考90分,你根本就没有优势。

一些学生考虑的只是某些学科更容易学习,而非真正感兴趣某些学科,更没有考虑到自己将来的就业与发展。

成绩是学生选择文理科最实际的依据。

学生要了解自己各科成绩的确切情况,看看自己高一以来最重要的几次考试情况,是文科强还是理科强,包括语数英+理化生的分数或是语数英+史地政的分数,历次加起来平均分的名次,是哪一类有优势。

对自己作一番认真客观的剖析,弄清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科优势后,会使选择更科学,学习更有针对性。

但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不要把读文科当作投机的机会。

高考是公平的,它提供给考生相同的机会,无论文科还是理科,只要付出努力就完全可以取得好成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