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货市场研究

现货市场研究

一、现货市场概况本章主要介绍了现货市场的基本定义,对传统现货市场和现代现货市场的概念进行了梳理,重点介绍了现代现货市场的构成要素,以及我国发展现货市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1.1现货市场概念现货市场(spots market)概念指的是当期市场,这种当期市场是相对于期货市场而已的,其通俗含义就是现在可以通过交易得到货物的经济活动。

现货市场概念是伴随着人类经济活动而来的,应当说,原始社会中后期出现了商品交换的萌芽,这就是最初的现货市场。

在这种原始的交易行为中,交易双方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交易,获得交易双方满意的效用。

而后随着贝壳、贵金属等作为等价物的出现,交易市场则可以通过这种等价物进行交换,极大促进了交易行为。

从交易手段上来看,这种等价物就承担了对物品价值的标准化功能,从而有利于大家对商品的价格形成定量化的衡量,从而促进了商品价格的标准化,极大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从上面介绍来看,现货市场的定义极为宽泛,宽泛到了现货市场和商品市场(commodity market)外延一致的认识行为,这只是现货市场的广义概念,主要是指传统的现货市场。

现代现货市场则特是狭义的概念,主要是指通过特定场所和手段的交易配对来对达到交换商品价值的经济行为。

从这个概念来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现货市场:(1)现代现货市场是发生在特定场所。

这个特定的场所可能是物理意义上的场地,如商品集散中心;也可以是虚拟意义上的场所,如电子商务平台等;但不管是何种形式的场所,该场所必须得到交易双方的认可,这个场所可以是交易地点,商品存储地点或者是兼具两者功能的地点。

(2)现代现货市场的交易行为采用特定手段。

现货市场的交易手段可以是合同制,就是交易双方订立相关合同,并约定合同条款,最终实现货物的价值转移;交易手段也可以采用第三方撮合交易,通过特定媒介(如交易所、电商商务平台或者中介人等)进行商品种类、品质、数量、交货日期、运输费用和违约责任等条款的约束。

(3)现代现货市场本质上是一种交易配对的价值转移。

商品交换的目的是为了价值转移,这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而现货市场主要是为了实现交易配对,为了达到高效交易的目的,现货市场进行了市场细分,这种市场细分可以按照品种细分,如农产品现货市场、石油现货市场、金融现货市场、电力现货市场等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也可以为了交易方便进行的地点市场分工,如原油现货市场全球分为西北欧市场、地中海市场、加勒比海市场、新加坡市场和美国市场等。

应当指出的是,大家通常所指的现货市场是更加特定的概念,一般是指针对大宗商品或者大宗交易,且合同的订立需要有一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条款。

比如:淘宝网和阿里巴巴大家不认为其是现货市场,因为其只提供一个交易平台,而对合同规范化和产品标准化没有明确界定,其更像一个网上百货商场。

本书下面提到的现货市场主要是针对通常意义上的现代现货市场。

1.1.1 传统现货市场现货市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市场,现实中的每一个人与现货市场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比如当我们去商店购物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便是现货现金交易方式。

可以说,现货现金交易既是最古老的交易方式,也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的交易方式。

而对于批量规模较大的交易,由于一笔交易从开始谈判到最终执行完毕通常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交易双方通常都会在谈判之后签订一份合同。

这种通过签订合同完成的交易方式便是现货合同交易。

这些传统的现货交易往往包括以下一些特征:(1)交易方式——买卖双方一对一交易在传统现货市场上,由于交易信息的不对称性,交易双方发生的交易行为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从商品质量的确定到交易完成,整个交易过程仅限于买卖双方之间,缺乏一定的选择性。

很多现货商有较为固定的客户,对于市场的开发较为谨慎,而新市场较高的开发成本更进一步限制了市场的开拓。

(2)交易价格——由双方协商决定由于掌握的信息不全面,现货交易商很难把握市场行情。

确定商品价格时,交易双方一对一议价,导致价格的形成缺乏透明度,并往往会以不合理的价格成交,这导致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真正地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

(3)货物交收方式——钱货两清基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交易双方对彼此的信用状况缺乏了解,决定了信用风险是伴随着现货交易的出现而产生的。

不能完全信任交易对手,导致货物交收必须是钱货两清方式,这种方式不仅缺乏灵活性,还增加了交易成本。

(4)交易地点——交易市场受制于交易市场地理位置的局限性,现货交易从议价、验货到钱货两清均须在交易市场内进行,从而进一步限制了交易的规模,例如:(1)备货和安排运输需要时间;(2)资金的筹备和划转需要时间;(3)为了保证现货交易的安全,不是一次性的钱货两清,大部分是分批次进行。

传统现货交易的流程如图1-1所示。

图1-1:传统现货交易流程图传统现货交易的好处是通过看货,可以买到自己最想要的货物,合同签订时能灵活掌握交易商品数量,并且合同签署后价格就被锁定,即使以后价格波动对自己不利也完全不用担心。

总之,传统现货的形式是买卖双方直接见面,就商品的价格达成一致,然后成交,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传统的大宗商品交易多采用合同的方式进行,买卖双方按订立合同的内容进行商品交易。

它存在如下不足:(1)一对一议价,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价格形成不规范,不透明且风险不能转移。

由于传统现货交易商掌握的信息不够全面,导致其对市场行情的把握也不够准确。

而合同价格签署是根据当时的供求情况等因素订立的,而执行合同过程中,市场价格发生变化是必然的,有利于一方必然不利于另一方。

同时价格的形成也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域的限制,很难形成公平的价格。

在现货交易议价时,买卖双方以一对一的方式签订合同,导致最后交易商往往以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

比如开始时没有预料到商品价格将会出现下跌行情,结果成交后在提货时商品价格大幅下跌,最后损失惨重。

(2)信用风险高:大额交易,签约不等于履约。

价格风险产生的必然性影响合同执行的有效性,信用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

“不能完全信任交易客户”说的就是现货合同交易过程中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不可控的问题,这是现货交易自身难以解决的。

现货市场价格出现剧烈波动时,往往会出现交易一方因为现货价格与合同价格存在较大的价差使自身利益遭受较大损失而违约的情况。

另外,在交易双方合同履行期间,经常出现交易对手货物或者货款准备不充分,拖延货款或者货物,导致不能按照预先的约定履行合同,使对手方遭受各种各样的损失,从而产生了交易市场上的各种三角债等现象。

守约方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往往需要对簿公堂,但这一过程不仅耗时耗力,还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支出,使交易成本进一步上升。

(3)买卖双方很少,交易成本高,难以形成集中的市场。

信息不对称造成交易对象的搜寻难度大,商机难觅,交易机会少,谈判成本高。

买卖双方单独协商讨价还价达成协议,谈判技巧掌握的多少对形成价格影响极大。

由于现货市场上交易信息纷繁芜杂,导致现货交易商很难搜寻交易对象,因此,发掘交易对手成了一个十分耗时耗力的过程,而且发掘的信息还可能是虚假和片面的,买家被骗走定金或者卖家被骗走货物的事情屡见不鲜。

因此,我国大宗现货商的客户来源一般较为固定,交易商对于市场的开发一般持谨慎态度。

如某港口煤码头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曾说:“实际上在当地,煤炭交易商的圈子非常小,煤炭交易也都采取的‘先钱后货’的方式。

因为他们不能完全信任交易客户。

”(4)合同规范程度低,合同签订后不能更改且转让困难。

传统现货交易过程中,每次签合同都要重复寻找客户、询价、初步谈判、签约等一系列环节,都要就品种质量、时间、运输等因素争论不休,对大宗商品交易商来说,这种签约和执行都很复杂,交易成本相应增加。

同时,在现货交易过程中,现货商对货物的持有时间是不确定的。

现货商并不能确定自己的货物什么时候、以什么价格卖出去,这要看现货商什么时候可以找到买家以及签订合同确定价格。

因此货物的价格不能提前确定,现货交易商必须自行承担价格波动风险。

以购买焦炭为例,假设您预测到未来焦炭价格上涨焦化厂违约的可能性较大,于是想将手中的焦炭购买合同转让给其他人,重新在市场上买货。

但是因为合同中焦炭的价格、质量、数量、交货时间、交货地点等都已经确定了,寻找到能够拿下这个合同的下家实在是太困难了,这是因为:①您手中合同规定的货物质量并不一定适应其他生产厂家②合同规定的交货时间和地点对其他厂家不一定合适③购买货物的数量可能超出或者满足不了其他厂家的接受能力④基于行情的判断,其它钢厂一般不会愿意接受这种高风险的合同此外,卖家在转让合同期间还要自行承担货物的存储、运输等费用,加大了交易成本。

(5)交易门槛高:前期较高的投入成本,提高了交易门槛。

交易商想参与传统现货市场交易,前期的投入成本较高,无形中提高了交易门槛。

一般来讲,前店后铺,备货销售,均需要货物押金、房屋租金、雇用人员工资及其它管理成本,这些都构成了较大的经济压力,使很多人望而却步。

(6)质、数量纠纷:合同履行、资金结算、数量和质量的纠纷烦扰。

质、数量纠纷在我国现货交易中屡见不鲜,尤其是在做中东、南美、非洲和俄罗斯等国家的出口交易时更是频繁发生。

上述地区的许多交易商为节省费用,不愿采用信用证支付,而多选择跟单托收方式,就是即期付款交单(D/P即期)、远期付款交单(D/P远期)或承兑交单(D/A)。

跟单托收为商业信用,操作简便,买方只需支付较低的费用,但卖方是否能按时、足额地收取货款取决于买方的信用,因此存在较大信用风险。

特别是采取远期付款交单或承兑交单方式时,买方按规定先提取货物,如买方在约定日期拒绝付款,卖方便陷入货、款两空的境地。

如曾经一些突尼斯商人因资金周转困难,或故意不付款,拖欠我国公司货款长达数月甚至一年以上时间,令我国公司蒙受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2007年7月,广州某电子产品公司与突商签订出口合同,突商预付30%订金,余额见提单传真件后以电汇(T/T)方式支付。

10月货到突港口后,突商要求改变付款方式,以D/P方式结算,我国公司未同意,突商拒绝提货。

我国公司提出将货物运回,但突商指定的货运代理拖延报价,并要求我国公司出示突尼斯银行出具的突商拒绝付款证明。

最后我国公司求援经商处,该处与突商、货运代理进行了多次联系,并帮助我国公司寻找其他买主。

虽然最终该批货物以我国公司可接受的价格卖给了当地另一家公司,但还是给我国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通过上述论述,我们发现传统现货交易有很多不足之处,而其核心的缺陷是商机难觅、风险大和成本高。

1.1.2现代现货市场要想理解现代现货市场,不得不提到期货市场,因为期货市场是为了规避交易的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和便于商品流通,人们逐渐发展出远期交易,并在商品标准化、保证金交易和允许合同转让的基础上发展成现在的期货交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