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40T锅炉安装作业指导书

240T锅炉安装作业指导书

1、工程特点1.1山东东岳氟硅产业园区供热1*240t/h循环硫化床锅炉及配套安装工程位于东岳热电厂院内。

本锅炉在原锅炉房的北侧扩建一台锅炉,东西向布置,炉前主厂房二层土建正在施工,炉后除尘设备业主要求在钢结构安装到位后其他单位开始安装。

在热电联产锅炉机组的整个安装工程中,锅炉专业以其工程量大、施工工期长、高空作业多、作业环境恶劣等原因成为安装工程的重点、难点,同时作为整个安装工程的排头兵,其安装工程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网络计划能否正点运行。

根据锅炉安装施工特点,编制该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确保锅炉安装工程质量符合合同要求。

1.2锅炉结构及参数1.2.1锅炉采用的是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YG-240/9.8-M5型循环流化床蒸汽锅炉。

1.2.2本锅炉设计燃料为贫煤,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烟气净化采用炉内脱硫加炉外处理,锅炉本体预留SCR/SNC脱销接口位置。

锅炉汽水系统采用自然循环,在炉膛外布置集中下降管。

过热器采用三级加热,二级喷水减温方式,使过热器温有较大的调节裕量,以保证锅炉蒸汽参数。

锅炉采用“ n”型布置,框架支吊结构,炉膛为膜式水冷壁。

尾部设顶棚管受热面和多组蛇形管受热面(过热器、省煤器)及一、二次风空气预热器。

燃烧系统由炉膛、绝热式蜗壳旋风分离器、水冷料腿、U型返料器和床下点火等系统组成。

锅炉运转层标高为8米,采用半露天布置,锅炉构架全部为金属结构,按7度地震烈度设防,当使用于地震烈度>7度的地区,应对锅炉钢结构进行加固。

1.2.3锅炉主要性能参数2、编制依据2.1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锅炉图纸、锅炉安装说明书、锅炉说明书。

2.2本工程的技术标和安装工程合同。

2.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二部分:锅炉机组(DL 5190.2-2012)2.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焊接篇)(DL/T869-2012)2.5《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DL/T 5210.2-2009)2.6《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G0001-20122.7《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52.8《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焊接篇)DL/T5210.7-20102.9本公司颁发的《安全操作手册》2.10本企业的施工机具及起重机械工况性能2.11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及公司以往施工经验3、主要工作量4、工期2015年3月13日至2015年9月30日5、主要施工设备、机具主要施工机械的布置:锅炉东侧主厂房土建正在施工,无法进入设备和机械,锅炉钢结构在基础南侧空地处预制,300吨吊车从锅炉北侧进入炉内进行吊装。

汽包吊装选用 2 台10t卷扬机,1台5t卷扬机,设置在锅炉后部。

空气预热器管箱由50t汽车吊独立吊装就位;水冷壁组对平台设置在锅炉北侧空地处,由2台10t卷扬机配合汽车吊就位。

5.1施工机具表6、劳动力需求7、施工工序及方法7.1锅炉安装方案概述锅炉钢架安装采用成跨吊装法,即首先预制四跨钢构架,验收完毕后吊装树立,验收立柱后安装横梁及斜拉撑。

钢构牢固稳定后吊装炉顶钢架。

汽包用用2台10t卷扬机卸车至炉膛起吊位置,吊装呈一定倾斜状态缓慢提升至安装位置并安装就位。

根据现场布置情况和锅炉结构特点,锅炉受热面设备如水冷壁、屏式过热器、翼片水冷壁采取地面预组合、小组件安装就位施工方案。

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的蛇行管与悬吊管组合成单片,然后在吊装与集箱连接就位。

水冷套在地面与旋风分离器护板组对完成后一并提升至安装位置。

7.2锅炉专业现场平面布置原则1、施工场地区域划分合理,施工平面布置紧凑,提高场地利用率,减少其它工种或工序之间的干扰,使之合理的进行交叉作业。

2、方便组织交通运输,使施工的各个阶段都能做到交通方便、运输通畅。

减少二次搬运降低运输费用。

3、满足有关规程的防洪排水、防火及防雷、保卫、卫生、劳动保护和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

7.3施工前的准备7.3.1施工人员按计划已进场,对特殊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7.3.2施工机具已进场,且性能良好,能满足施工要求。

7.3.3锅炉部件已进场,能满足施工条件。

7.3.4本作业指导书按程序,经过项目部、业主、监理的审批。

组织有关人员参与锅炉厂的交底。

施工人员熟悉图纸及有关的规程、规范。

项目部对施工班组进行严格的技术安全交底,并要求各个施工人员在相关文件上签字。

7.3.5锅炉安装前,必须收集有关资料到当地技术监督局进行特种设备的告知。

7.3.6施工现场“四通一平”满足施工要求,通道畅通。

6.3.7锅炉安装使用的经纬仪、水平仪必须完好,且在有效期内,使用的盘尺、卷尺要经过校验,与业主明确基准点和基准标高。

7.4设备开箱7.4.1锅炉所有部件和构件到货后都要进行开箱检查,开箱工作要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供货单位、施工单位代表同时在场时进行;7.4.2按照锅炉厂提供的供用户资料清单,检查图纸是否规范、齐全,供货清单检查构件的型号、规格、数量、材质,是否与装箱单一致,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检查构件外表有无明显的缺陷。

7.4.3三方及时办理开箱记录,对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对打开的箱子及时封盖,对已丢失的小型部件送材料库保管,并办理相关手续。

7.5钢构架施工7.5.1基础划线放样验收7.5.1.1锅炉基础验收应由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共同进行检查验收。

7.5.1.2 土建施工单位应及时提供基础移交技术资料,砼标号、强度、外形尺寸,中心坐标偏差有关数据。

7.5.1.3 土建施工单位、应在锅炉基础上标出纵横中心线、-1000mm标高线,提供厂区0点标高,以查验时复测。

7.5.1.4对其基础进行全面检查,表现应平整,无蜂窝麻面、裂纹等缺陷,外形尺寸偏差值应在允许范围之内,预留孔是否清理干净。

O CM守7.5.1.5锅炉基础验收后,对基础进行划线工作。

基础放线要求放通线,东西轴线以主 厂房轴线为准,南北轴线以主厂房的南北轴线为准,放通线时应兼顾各基础的中心位置, 分别测量放线中心点的间距、对角线。

划线允许偏差不得超过下列数值:序号偏差名称允许偏差值 1柱子间距< 10m± 1mm> 10m± 2mm序号 偏差名称允许偏差值 1 基础坐标位置(纵、横轴线) ± 20 2 不同平面标咼 0/-20 3 平面外形尺寸 ± 20 4 凹穴上平外形尺寸 0/-20 5 凹穴尺寸 ± 20/0 6 平面水平度 每米5且全长10 7垂直度每米5且全长10応4仃Z2o g g 67.5.1.6确定各柱中心线位置后,用红笔或墨线画出基础中心线,中心线必须引导基础 边缘外侧。

7.5.2基础垫铁安装及二次灌浆7.5.2.1根据钢架立柱图纸及计算选用 200*100*20*6的斜垫铁,平垫铁的长与宽均比斜 垫铁大10mm ,材质全部选用Q235。

7.522根据钢柱柱脚底板立筋位置,钢结构的受力,垫铁布置如下图所示:7.523在基础上画出划出垫铁位置后, 对放置垫铁处(至周边约50mm 的基础表面应铲 平,垫铁与基础的接触垫铁四角无翘起。

7.5.2.4每组垫铁应W 3块,基础表面与柱脚底板的二次灌浆间隙不得小于50mm 当二次灌浆间隙超过100mn 以上时,允许垫以型钢组成的框架再加一块调整垫铁,垫铁露出 柱脚底板两边长度各长出10mm 厚的放置在下层。

7.5.2.5锅炉基础二次灌浆前锅炉钢架整体验收合格,柱底板钢筋煨弯焊接符合图纸设 计要求,所有垫铁点焊固定无松动。

7.5.2.6二次灌浆的步骤:清除柱脚底表面的油污、焊渣及杂物,做好基础四周的挡板, 二次灌浆选用标准灌浆料,浇灌、捣打、压实,灌浆后基础上方用保温棉被覆盖,每天 浇水3-4次养护,持续2-3天。

7.5.2.7质量标准:锅炉基础二次灌浆应符合图纸和《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 。

7.5.3钢架的组合安装1、本锅炉钢架东西向布置,共11根立柱,柱脚底板标高-0.9m 。

Z1—Z8、Z10柱均有四 根立柱连接组成,Z9、Z11各有上下两根立柱连接而成,立柱顶安装有顶板梁,各立柱及顶板梁通过支撑梁及斜拉撑连接。

钢架组合的原则: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减少高空作业,以提高效率,在锅炉南侧搭设预制平台,分4跨组装Z1之3、Z2之4、Z5-Z7、Z6-Z8 成“冂”形,,Z9-Z11柱单独组对。

2、钢架组装顺序:搭设预制平台一立柱、横梁验收和校正一对接立柱一初步组合钢架(点焊)—复核几何尺寸—调整—焊接—钢架验收。

3、钢结构预制平台的搭设:钢结构组合预制平台设置分别在锅炉基础南侧Z3-Z4柱西2 米至炉后45米处。

临时平台共有10道梁,每道梁宽11米,采用25#Q235工字钢,每道梁安装3根立柱;立柱高度为约0.5米(根据场地找平),立柱材料为Q235钢管C 219*8,立柱下部使用750mM 750mm x 10mm钢板做垫板。

使用/ 75*6角钢在梁与立柱之间纵向十字连接,使平台成为一个长方形的整体,整个平台应满焊,且平台在焊接前应使用水准仪找平,使临时平台的上平面应处在一个水平面上,工字钢上平面水平高度差应小于5mm整个横梁上平面不平度不应超过2/1000mm。

4、钢结构立柱、横梁、板梁的验收和校正:该工作在预制平台上进行。

钢结构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无裂纹、重皮锈腐,无运输装卸中造成的变形,创伤等缺陷;焊口无裂纹、夹渣和未融合,焊接高度符合图纸要求,咬边深度不大于0.5。

钢结构立柱的验收:立柱长度允许误差:L=8001~15000,允许+2~-6mm;立柱弯曲度误差不大于全长1/1000,且不大于10mm;立柱扭曲度误差不大于全长1/1000,且不大于10mm。

横梁的验收:梁全长:L=3001~5000,允许误差0~-8 mm;L=5001~15000,允许误差0~-10 mm;梁旁弯度和挠度均不大于全长的1/1000且不大于10 mm;梁的扭转值不大于全长的1/1000且不大于10 mm。

顶板检查验收:两端支点间尺寸的允许偏差为土10;板梁腹板的局部平面度任意位置<5/m2;板梁旁弯度不大于全长1/1000,且不大于10;板梁向上垂直挠度不大于30,向下垂直挠度不大于5。

钢架立柱、横梁的弯曲度、扭曲度,经测量超过允许偏差时,应进行必要的校正:校正的方法采取热校法。

当变形不太大时,则采用火焰分段加热的方法进行,加热温度应控制在600-650C左右,若变形严重,现场环境条件校正困难,则退回厂方重新校正。

经校正后的钢架、立柱不得有凹凸、裂纹等现象,应将立柱、横梁校正前后的数值填入钢架校验记录表内。

5、对接立柱:组对单根立柱时,上头在东端。

将每一根立柱的四段分别吊置于工作平台上,按图纸对柱子的各段进行核对,检查横梁牛腿位置、数量及柱子长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各分段立柱的弯曲、扭曲等的变形量,经确认无误后对接口进行打磨,同时清除距坡口处10-15mm的锈蚀油漆至光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