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效日期2016.3.31
1.0 目的
对用于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控制,确保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2.0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和管理。
3.0 职责
3.1 质量策划小组负责确定检测设备的需求。
3.2技术部负责专用检具、样板的设计。
3.3 生产部负责组织专用检具、样板的制造。
3.4 供应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采购。
3.5 质保部负责:
a) 组织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检定、校准和维修;
b) 监视和测量装置更新的审核;
c) 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装置偏离校准状态检测结果有效性进行评审。
3.6 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对检验人员的培训和资格确认。
3.7 各使用部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使用和维护,提出更新申请。
4.0 工作程序
4.1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确定
4.1.1根据产品的要求,质量策划小组在进行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时,须确定
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并确保其测量能力与规定的测量要求相一致。
4.1.2实施检测工作的部门,根据质量策划小组确定的检测设备的要求,选
择适当的检测设备,填制《购买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申请表》,经质保部部部长、技术部部长审核,由供应部按《采购控制程序》的规定实施采购。
4.1.3 技术部根据先期策划的设计所需的检具,由生产部负责组织检具的制造,并确保检测设备应在试生产之前完成配备。
4.2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验收、鉴定
4.2.1 新购进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质保部须核对其名称、型号、精度、生产
厂家、数量、随机附件及资料等与所采购要求是否相符,若相符,则对其进
行编号,登记入《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台帐》中,建立《检验、测量和检
验设备履历表》。
4.2.2新购进的计量器具和检测装置必须经检定或校准合格后贴附计量《合格证》,各部门填写《领料单》,部门负责人签字后到工具室领取。
4.2.3 新购进检测设备检定/校准不合格,无法修复的,经技术副总审批同意后,由供应部将该检测设备退回原供应厂家。
4.3 测量设备的周期检定/校准
4.3.1对于需要确保测量有效的场合下使用的计量器具,质保部应根据检测设备的精度、使用频次、磨损等情况,于每年12月份编制下一年度的《仪器、仪表、量具年度校准计划》,经质保部部长审核,公司副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3.2 需外校时,由计量管理员负责送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或联系国家计量单位到厂内进行校准,并要求校准单位出据相应的校准报告,保证其溯源性。
4.3.3 需要内部校准时,由质保部负责编制相应的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规定校准的周期、方法、测量标准及验收准则等内容,经质保部部长批准后,作为校准的依据,校准后填写相应的《计量器具内校记录》。
内校过程中所用的测量标准应确保能够溯源至国际或国家标准,若不存在这样的测量标准,则应记录校准所依据的标准件。
生效日期2016.3.31
4.3.4凡委检或自行检定或校准合格的计量器具,应有检定或校准单位签发的合格证明。
如不合格,应进行修理。
修理后,重新进行检定或校准。
4.4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使用/维护
4.4.1测量设备在使用时,使用者应确保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与所要进行的测量要求相一致。
4.4.2使用者在使用测量设备前应先进行调整、归零,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与保养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以防止因调整不当而使校准失效,使用后要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与保养规程)的要求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保养。
4.4.3 复杂、精密的监视和测量装置,操作人员应进行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并按规定的操作规程操作。
4.4.4使用者在测量设备的搬运、维护和贮存过程中,应有保护措施,必要时,要在专人指导下进行,以防止损坏或失效。
4.4.5 测量设备的使用环境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对实验室的要求见《实验室控制程序》,并由质保部负责检查其使用环境是否适宜。
4.4.6凡需封存、报废的计量器具应由计量管理员填写《检验、测量和试验
设备封存、报废申请单》,经质保部部长批准后,加“封存”或“报废”标
识,封存的计量器具,应采取防护措施,解封时要经检定或校准。
报废的计
量器具,交回工具室处理。
4.4.7 未按规定使用、维护、保管造成计量器具损坏或丢失,要根据其情节
和计量器具的价值进行赔偿。
4.5 监视和测量装置失效的处理
4.5.1 在使用时或周期校准时发现测量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质保部负责组织相关人员查找失效原因,对不符合要求的测量装置进行校准或更换。
根据发生的原因,若可修复时,则在修复后重新校准。
若无法修复,则由计量管理员填写《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封存、报废申请单》,经质保部部长批准后予以报废。
4.5.2质保部负责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失效情况下作出的测量数据进行评审,并追查相应的产品流向后进行测量。
若涉及的产品已交付,则视为已交付的可疑产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执行。
4.6 测量系统分析
对控制计划中提出的所有测量、试验设备,质保部应组织相关人员采用《测量系统分析参考手册》相一致的适当的分析方法和接收准则进行分析研究。
当采用其他方法和接收准则时,应得到顾客批准。
4.7监控指标
4.7.1公司办公室在内审时考核质保部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检定及时率”、“测量系统分析完成率”。
4.7.2对计量器具试验设备控制的考核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内容,影响车间和责任人的奖金,在每月的考核结果上落实。
5.0 相关文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实验室控制程序》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测量系统分析参考手册》
6.0 质量记录
生效日期2016.3.31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台帐
计量器具历史记录卡片
仪器、仪表、量具年度校准计划
计量器具内校记录(无固定格式)
不合格计量器具检验结果评审单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封存、报废申请单
购买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申请表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履历表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