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国鼎立教案

三国鼎立教案

培养自学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
板书

一、曹操统一北方三、三分天下
1.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1.魏、蜀、吴三国的建立
2.曹操势力的壮大2.曹魏屯田
3.官渡之战3.诸葛亮治蜀
二、赤壁之战4.东吴开发江南
1.孙权、刘备势力的扩大
2.赤壁之战
教学
反思
检查意见
重点
目标2、目标4
难点
目标4
教法
讲述法、图示法、提问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同步学习》
教学过程(双边活动)
教师活动(导入、新授课、课堂检测、巩固新课、小结)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导入:曹操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是奸臣,而在史书中的形象是一个著名的政治家,这是怎么回事?
讲授新课:第19课三国鼎立
一、曹操统一北方
1.统一的条件: “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优势)
“唯才是举”(人才优势)
实行屯田(经济优势)
2.官渡之战
时间:200年。
交战双方:曹操和袁绍。
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
影响: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二、赤壁之战
1.时间:208年。
2. 交战双方:曹军和孙刘联军。
3. 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重创曹军。
4.影响: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三、三分天下
1.三国的建立
名称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魏国
曹丕
220年
洛阳
蜀国
刘备
221年
成都பைடு நூலகம்
吴国
孙权
222年称王,229年称帝。
建业
2.三国的地位:各国在统治区内努力经营,为后来出现的统一局面奠定了基础。
四、课堂小结
书P95的“善思”答案:兵力的多少并不是影响战役胜败的根本原因,交战双方的人心向背、战术指挥也是影响战役结局的重要原因。
书P85的“学而时习”答案:A(曹操)。
书P86的“温故知新”答案:这是历史的进步,因为各国在统治区内努力经营,为以后出现的统一局面奠定了基础。
思考、回答。
看课本、阅读,做标记,展示答案。
看课本、阅读,做标记,展示答案。
看课本、阅读,做标记,展示答案。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自学能力
培养自学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
大埔中学活页教案学科历史
第16周本周实备2节检测节(注:)总第节授课时间:月日周
教师
课题
第19课三国鼎立
第课时
教学
目标
1.掌握官渡之战的背景、时间、交战双方、结果以及影响。
2.掌握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以及影响。
3.掌握魏、蜀、吴等政权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
4.正确认识三国时期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