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教育制度
1.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各项规定的总称。
2.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
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等。
(狭义的教育制度)(广义——国民教育制度)
3.学制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学校的类别,学校的级别,学校的结构。
4.学制在形式上的发展:前制度化教育(参照第一章),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5.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6.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例如:库姆斯
等人的“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力奇所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
构建学习话社会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7.影响学制建立的因素:①学制的建立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
的状况;②学制的建立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③学制的建立需要考虑到人口的状况;④学制的建立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⑤学制的建立要吸取原有学制中的游泳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⑥国家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传统也会影响学制的建立。
8.欧美现代学制:①英法——双轨制;②美国——单轨制;③苏联——分支制(Y型
学制)
9.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始于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
育宗旨和近代学制,也是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
10.1902年,由清政府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首次制定了现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史
称“壬寅学制”。
该学制未能实行,但从此形成了旧中国现代学制。
11.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
第一个现代学制。
(该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另外,还规定不许男女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体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点。
)12.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
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
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
13.1922年,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由留美派主持的教育联合会参照美国的“六三三制”
划分教育阶段,中小学实行“六三三”三段。
这种学制又称“壬戌学制”。
14.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确定了新中国的第一个
学制,包括幼儿教育、初等中等高等教育。
15.1958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了学制改革的“两条腿走
路”的办学方针和“三结合”“六并举”的具体办学原则。
三结合: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本次学制改革由于受“左倾”思想的干扰,存在冒进现象。
16.1985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质改革的决定》,决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17.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①从层次上看,我国现行学制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
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层次;②从类别结构上看,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可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5大类;③从学制类型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枝型学制。
18.2010年教育部颁布《纲要》规定今后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贯彻“优先发展,育人
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二十字方针。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到2020年我过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
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19.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
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大众化;⑤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⑦教育的国际交流加盟;⑧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20.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21.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大于50%时,高等教育就处于普及化阶段。
义务教育和终身教育
22.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免学费和杂费)。
23.1619年德意志魏玛邦公布的学校法令规定,父母应送其6-12岁子女入学,否则政
府强迫其履行义务,此为义务教育的开端。
24.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决定实行义务教育。
25.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这标志着中国已确立了义务教育制度。
26.2006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的《义务教育法》,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27.“终身教育”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朗格朗正式提出。
28.终身教育的特点: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灵活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