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标准化概述

第一章标准化概述


有统一的编写顺序和方法,“标准”的这种
编写顺序,方法,印刷,幅面格式和编号方
法的统一,既可保证标准的编写质量,又便 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于标准的使用和管理,同时也体现出“标准”
(5)制定标准的出发点—获得最佳秩序, 取得最佳效益 最佳秩序—是通过实施标准,使标准化对
象的有序化程度提高,发挥出最好的功能。
(2)规定基本单位或物理常数,如安培、 米、绝对零度等”。 这个定义强调标准是标准化工作的成果,
要经权威机构批准,由于该书由ISO出版,
因此,也被广泛流传,具有较大的影响。
(3)国际标准定义(International standard defini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标准化原理委 员会(STACO)一直致力于标准化基本概 念的研究,先后以“指南”的形式给“标 准”的定义作出统一规定,1991年,ISO

能力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⑩保障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大量的环保 标准、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制定发布后,
用法律形式强制执行,对保障人民的身体
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作用。
第三节
标准化学科的性质、内容、作用 和任务
一、标准化学科的性质
标准化同其他学科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律、 发生、发展过程、研究对象、理论原则与方法, 已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
学管理制度的形式,都以标准化为基础;
②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标 准化应用于科学研究,可以避免在研究上 的重复劳动;应用于产品设计,可以缩短 设计周期;应用于生产,可使生产在科学
的和有秩序的基础上进行;应用于管理,
可促进统一、协调、高效率等;
③标准化是科研、生产、使用三者之间的
桥梁。一项科研成果,一旦纳入相应标准, 就能迅速得到推广和应用。因此,标准化 可使新技术和新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应用,
实施标准的活动。”
2.标准化的含义 (1)标准化的目的—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2)标准化的实质 —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
准,达到统一 (3)标准化是一项有组织的活动
(4)标准化不仅限于技术领域
(5)标准化概念的相对性
3.标准化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①标准化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所谓科 学管理,就是依据生产技术的发展规律和 客观经济规律对企业进行管理,而各种科
三、近代标准化— 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
1.近代技术标准化 (1)1798年美国人艾利· 惠特妮在制造来福枪 过程中,运用了互换性原理 (2)1843年机器制造业的发展,使英国人惠 特沃思提出了第一个螺纹牙型标准 (3)1897年英国钢铁商人斯开尔顿在泰晤士 报上,建议钢梁的生产规格和图纸应系列化、 标准化
(2)国际标准化(is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定义
198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二号指南(第四版)
对标准化的定义规定为:
“标准化主要是对科学技术与经济领域内重复
应用的问题给出解决办法的活动,其目的在于 获得最佳秩序。一般来说,包括制订、发布与
综合成果基础上,并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
为目的。
该定义明确告诉我们,制定标准的目的、 基础、对象、本质和作用。又由于它具有 国际权威性和科学性,无疑应该是世界各 国,尤其是ISO和IEC成员应该遵循的。
(4)中国标准定义(Chinese standard definition):
1983年,我国在GB 39。5.1《标准技术基本 术语》中对标准定义如下: 标准是重复性事物或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 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部门批准,以特 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1.不同行业的标准化要应用不同专业的技术;
2.标准化活动过程大量的是发生在生产和社会 实践过程中,标准化过程必须同这些过程相协 调;
二、标准化(Standardization) 1.标准化的定义 (1)国家标准化(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定义 国家标准GB/T 3951—83对标准化下的定义是: “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
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
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
(4)1898年美国成立了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 开展了材料、燃料等方面的专业标准化活动。
(5)1902年英国纽瓦尔公司为了满足大量生 产具有互换性制订编印了公差和配合的纽瓦尔 公司标准—―极限表”。(最早出现的公差制)
(6)早在1875年5月20日,在巴黎成立了国 际计量局,研究统一国际计量标准。 (7)1906年,在各国电器工业的迅速发展的 基础上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国家标准化团体—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
2.近代企业生产组织管理标准化
(1)1911年,美国人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 原理》。泰勒也由此被人们称为“科学管理之 父”。 (2)1914—1920年,美国企业家福特打破了 按机群方式组织车间的传统做法,创造了制造 “T‖型汽车的连续生产流水线。 (3)1927年,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表达一个 标准化调查委员会报告,明确指出“标准化对
第二节
标准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一、标准(Standard) 1.标准的定义 近百年来,各国标准化工作者一直力图作 出科学,正确的回答,其中有代表性的定
义有以下四个定义。
(1)盖拉德定义:
J· 盖拉德在1934年著的《工业标准化—原 理与应用》一书中,把标准定义为:“是对 计量单位或基准,物体,动作,程序、方式、 常用方法、能力、职能、办法、设置、状态、 义务、权限、责任、行为、态度、概念和构 思的某些特性给出定义,作出规定和详细说 明,它是为了在某一时期内运用,而用语言, 文件,图样等方式或模型,样本及其他表现 方法所做出的统一规定。”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主讲课程: 主讲班级:
《标准化教程》 09级质大1班 主讲人: 主讲时间:
易常文
2010年上学期
教学课题:第一章 标准化概述
教学目标: 1.了解标准化发展简 史和我国标准化发展 概况; 2.熟悉标准化学科的 性质、内容、作用和 任务; 3.掌握标准和标准化 的概念。 教学重点: —标准和标准化的概 念。 教学难点: —标准和标准化的区 别。
GB/T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 1部分:
《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对标准的定义为: “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 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 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该标准同时指出: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 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
3.近代标准化的特点
(1)建立标准化组织机构,开始形成一支标准
化专业队伍
(2)标准化领域迅速扩大,标准化作用开始得 到充分发挥 (3)简化、统一是标准化的主要形式,并出现 了一批标准化理论成果 (4)标准化成果是以一定格式的标准文本出现
四、现代标准化—以系统理论为指导
(1)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深
最佳效益—是要标准系统发挥出最好的系 统效应,产生理想的效果。 这里的“最佳”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努力方向、奋斗目标; 二是要有全局观念,即局部服从整体。
(6)标准的格式和程序
标准文件不同于一般性文件,它从制 定到颁布有一套完整的工作程序和审
批制度。 严格的程序和格式体现了标准文件的
科学性和严肃性,因此标准文件是一 种非常规范的文件。
显然,这个定义比较全面而明确地概括了三 十年代时,标准化对象与活动领域内产生的 标准化成果在标准化历史上起到重要的引导
作用。
(2)桑德斯定义:
桑德斯在1972年发表的《标准化的目的与
原理》一书中给出了标准的定义,是经公 认的权威机构批准的一个个标准化工作成
果,它可以采用以下形式:
(1)文件形式,内容是记述一系列必须 达成的要求;
朝→统一度量衡标准→推行“书同文、车同轨、
统一驰道 、统一货币 、统一兵器”政策
2.人类最早的法典—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记载建筑方面标准 3.北宋时代(1041 — 1048) —我国伟大的 发明家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古代标准化的特征
1.标准由主要靠摸索和模仿的形式产生变为有 意识地制定 2.标准化活动涉及范围扩大 3.标准化活动中的政治和军事因素增加 4.标准化还不是一项有组织的活动 5.标准化活动没有理论指导 6.标准化发展很不平衡
入发展,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使标准化进
入现代标准化阶段。
(2)90年代后,电子、生物工程、航天、超
导材料等高技术日益产业化,使世界进入一个 “软时代”。Leabharlann 现代标准化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系统性 2.国际性
3.动态性
4.超前性 5.经济性 标准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它随着生 产的产生而产生,又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又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 条件、开辟道路。
这就是说一是科学技术成果,二是实践经
验的总结,并且这些成果与经验都要经过 分析、比较和选择、综合,反映其客观规
律性的“成果”。
(3)标准在产生过程中要“经有关方面协 商一致”。
这就是说标准不能凭少数人的主观意志,而
应该发扬民主、与各有关方面协商一致, “三稿定标”。如产品标准不能仅由生产, 制造部门来决定,这样,制订出来的标准才 能考虑各方面尤其是使用方的利益,才更具
⑤促进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持生态 平衡,维护人类社会当前和长远的利益;
⑥合理发展产品品种,提高企业应变能力,
以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 ⑦保证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