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代表大会领导讲话(发言稿)

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代表大会领导讲话(发言稿)

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代表大会领导讲话各位代表,同志们:我街道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区委七届、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群众得实惠、管理出实效、基层有活力”为目标,积极构建“安居乐业”的和谐社区。

经过一年的努力,九项为民实事全面落实,社区经济快速稳步发展,居民生活环境逐步改善,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有效提高,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

现在我向大会报告新村街道办事处年工作情况和年工作目标与任务,请予以审议。

上年工作回顾一、做强经济,推进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街道按照“优化结构、创新机制、扩大税基、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进行实施,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一手抓经济指标的落实,一手抓机制、体制的改革,促进了街道经济稳步增长,为社区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着力完成8000万经济指标。

在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经过努力,街道经济工作较上一年度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各项经济指标都有明显增长。

全年完成地税收入8479万元,同比增长55%,引进新企业175户,注册资金1.7亿元。

加大体制、机制的改革力度。

为确保年初目标的实现,街道在招商引资工作的体制和机制上进一步创新,探索建立了委托招商和中介招商的新机制,在5个招商部门实行了招商承包制,有效激发了招商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在全年经济指标完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做大做强街道经济园区。

继续加强电缆厂等3家原有经济园区建设,依托印刷三厂新建成的“印刷专业园区”,成为街道又一个新的招商引资窗口。

去年,经济园区中入驻企业所产生的税收稳步提高,从04年每月产税220万元递增到05年每月300万元。

二、关注民生,确保实事项目的全面完成街道办事处始终把改善和满足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作为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来落实。

年,在资源和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街道办事处仍然圆满完成了九项实事。

一是完成一个旧改项目。

完成了内江一村15个门牌、3幢居民楼503户居民共11207平方米的旧房改建工作。

二是整治二条路段。

中路西段、敦化路北段道路整治基本完成。

三是建立一个局域网。

在街道机关各科室内建立了局域网,提高信息化办公程度和办公效率。

四是建成两个中心。

社会保障中心和市民教学中心已投入使用。

五是落实一个伤残军人俱乐部。

坐落在控江东三村120余平方米的伤残军人俱乐部已向社区伤残军人开放。

六是改建、新增两个老年活动室。

二、三村老年活动室的改建,达到了星光老年活动室的要求,新建的控江七村老年活动室已向社区居民开放。

七是建设一个“阳光之家”。

150多平方米的阳光之家已在内江小区建成开放,为智障人士提供了智力培训、手工简单劳动、体能锻炼等活动的场所。

八是设立三个医疗卫生服务点。

分别在内江一村、新村、控江东三村设立了三个医疗卫生服务点,方便了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就近看病。

九是加强社区养老服务。

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的调查,先后为500名居家养老人员进行上门服务。

三、以人为本,提升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水平按照“扎实推进、和谐发展、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旧住房成套改造、市容道路综合整治、市容环境网格化管理等各项工作,逐步改善社区群众的生活环境。

旧住房成套改造工作稳步推进。

为保证旧改工作顺利进行,街道成立了旧改工作领导小组,确保了改建工作顺利进行。

去年3月,街道会同区旧改办、区房地局、卫百辛集团等部门进行调查征询、方案论证、上门论证、上门做居民细致的思想工作,从而逐幢、逐楼地进行推进。

内江一村11207平方米年内竣工,控江五村13436平方米中已有7358平方米竣工。

敦化路2弄、东路555弄、长白三村等3个小区43645平方米年内开工,完成了区政府下达的旧住房成套改造任务。

杨家浜小区26090平方米旧改已开始启动。

市容道路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根据区政府市容道路综合整治的要求,结合地区的社情民意,街道将水丰路、路、东路、中路西段、永吉路北段、敦化路北段分别列为区政府实事项目和街道重点整治路段。

按照同步推进的要求,6条道路的各项整治项目全面落实,共完成商店立面整治36家,业态调整6家,居民住宅立面粉刷12幢,公共绿地新增调整450平方米,小区围墙整修粉刷200米,拆除水丰路小学信访矛盾突出的违章建筑1537平方米,拆除网球厂占路违章建筑446平方米,并对东路88号—90号13家居民和七村72号—75号12家居民破墙开店的问题,按照统一立面、业态调整的要求进行了整治。

长效管理机制初见成效。

建立了社区环境投诉分中心,由环卫、城管七分队担任投诉分中心常任人员,工商、交巡警、物业、房产办工作人员采取“轮值制度”确保了投诉分中心工作的正常运转。

建成至今共受理涉及社区环境的来电129件,均得到有效处理和化解。

完善了市容环境执法网格联动机制,实施城管队员与市容协管员“捆绑式”管理和网格责任区管理,同时联动工商所、房产办、卫监分队、公安、物业对社区环境难点顽症进行专项治理。

如对乐家福、敦化、二联市场周边进行固守管理,对社区商业区域开展“定人、定岗、定位”管理等,通过加强周边联合执法力度和长效管理,使控江路802弄夜排档、控江东三村水果摊、乐家福等三个市场周边和社区商业街乱设摊、乱停车、跨门营业等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四、心系群众,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保持社区安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基础,因此,街道办事处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问题,确保社区和谐发展。

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以安定促和谐。

紧紧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社会治安管理工作要求开展了各项创安活动,加强了防范设施建设,通过整合各种社会治安力量完善群防群治机制,有效控制了刑案的发生。

去年刑案的发生率低于全区平均数,安全小区覆盖率达到88%。

一方面以创安工作为契机,通过开展“六比”竞赛活动和发放《告居民书》的措施,使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得到提高,推动了小区在物防、技防、人防等方面的实施,从而达到了防范与打击有机结合的效果。

加固窗栅1303扇,加固门锁防插片木螺丝1409户,新增防盗门867扇,打击对象428人。

另一方面狠抓治安复杂地区和高发案路段的整治,七村和M8线路站体建设路段作为重点整治,通过整治,以上地区的治安状况明显好转。

坚持领导接待和人民代表参与处理群众来访制度,发挥司法信访综合窗口和杨伯寿调解工作室的作用,拓展杨伯寿工作室品牌,全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去年受理群众来信285件,来访接待254人次,接待咨询5958人次,受理各种纠纷912起,调解解决910起。

人民调解工作主动与相关部门衔接,调解公安“110”移送89起,轻伤事件15起,调解法院委托10起,调解检察院委托1起。

为社区中的动迁纠纷、邻里纠纷、劳动就业等方面的矛盾化解疏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效地控制了社区中民间矛盾的激化,确保了社区的一方平安。

加强社会救助工作,以帮困保和谐。

街道根据社情构筑了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去年共救助帮困51279人次,金额7694340元。

在落实社会保障的各项政策中,街道加大了帮困工作力度,完善了救助工作的网络机制,通过走访帮困对象,了解困难家庭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有的是节庆期间帮困送温暖,有的是特殊时段帮困送救济。

同时对240户烈属、伤残军人、军属家庭进行上门慰问和结对活动,从生活上、精神上予以关怀。

机关47名公务员与20户困难家庭结对关心,9名处级干部与10名助学学生结对送温暖,有的为困难家庭送岗位,有的为困难学生送家教。

在“双千”结对帮困活动中,56名公务员不仅为社区困难家庭送去物质上的关怀,更重要的是他们传送的是党的关怀,人间真情,这种真情,会使社区更加温馨更加和谐。

加强再就业工作,以岗位助和谐。

充分发挥街道促进就业领导小组的协调作用,对新增岗位实施方案进行具体分工和指标分解,形成了新增就业岗位责任组、外劳力综合保险责任组、促进就业责任组、青年失业人员培训责任组和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组,5个责任组定期通报情况形成合力,确保了工作目标的落实。

去年共完成新增就业岗位2290个,完成全年指标的117.44%,失业人数控制在1690人,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扩幅月均参保人数1005人,完成全年指标的139.58%,青年失业人员技能培训241人,完成全年指标的112.09%。

筹建非正规就业开业园区,吸引了38家非正规就业组织入驻园区,入驻率100%,共吸纳从业人员340人,评出了5个创业带头人。

同时开展了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创业项目的活动,“办公设备行业维修及销售”项目被区促进就业领导小组列为优秀创业项目。

五、凝聚民心,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了贯彻落实版《市文明社区创建管理规定》,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统一思想,及时进行学习和动员,组建4个推进小组,从组织上给予保证,扎实有序地完成了创建全面冲刺和迎检验收的各项工作。

深化学习型社区创建活动。

街道根据创建学习型城市的战略要求,开展了学习型社区的实践活动,为巩固文明社区创建成果夯实了基础。

一是宣传学习型社区的成果。

精心策划举行了《社区教育大纲》首发式,把街道多年来的创建成果和经验,向全市乃至全国社区教育界进行了展示,达到了“创品牌、展亮点”的宣传效果。

二是拓展学习型社区的内涵。

搭建了办事处与社区居民之间的信息传播平台,把社区的实事项目进展情况、百姓关注的政策、服务资讯等通过信息发布的平台传递给社区居民,从而提高居民群众的知情权和公众参与度。

三是提升学习型社区的功能。

开展了“送好书进社区”、“元宵科普灯会”、“婚育新风进万家”和“全民健身节暨社区运动会”等活动,提升了学习型社区的品牌形象。

广泛动员迎接版文明社区的考评。

为了迎接新版文明社区的创建和验收工作,街道广泛宣传,充分调动社区各方力量,上下拧成一股绳。

一是召开机关干部、居委干部、社区单位专题会。

根据创建要求,做到了认真学习、对照标准、自查自纠、分解任务和明确责任。

成立了形态文明、功能文明、素质文明和文书资料4个推进小组,按照时间节点予以推进,同时对创建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请有关专家进行指导,使难点问题迎刃而解。

二是充分发动社区居民共建文明社区。

制作1500余块文明楼组创建园地和标识,将书签发放到每个居民的家中,规范居民言行。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发动,在社区中倡导了整洁、祥和的文明氛围,有序地推进文明小区、特色小区创建和特色楼组的创建活动。

三是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激发民间奉献精神。

加强市民环境督察队和“啄木鸟”巡访员队伍的建设,通过评选、表彰和弘扬志愿者的奉献精神,树立一批可学、可敬的志愿者楷模,不断扩大志愿者队伍,使志愿者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发挥积极的推进作用。

如市民环境督察队采取每周一次明察暗访相结合的形式,及时查找创建中的薄弱环节,切实提高创建工作的成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