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乐教案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2.大雨和小雨3.布谷4.声音的强弱5.大鼓和小鼓6.青蛙音乐会《生活中的声音》教学目标:1. 对生活中的声音产生兴趣。
2. 能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3. 能用声音创编简单的故事情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师:现在,教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请听好: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难见面。
每位同学开动脑筋仔细、认真地想一想。
学生发言。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耳朵,那耳朵有什么作用呀?学生发言。
师:对,耳朵的主要作用就是听辨声音的。
那现在老师就要考同学们的小耳朵是不是很灵?请—听—好!(教师善于抓住孩子的兴奋点,以谜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授课奠定基础)二、听辨声音㈠课件出示:“听一听”师:现在,老师要播放第一组声音,这一组共有两种声音,请同学们听仔细,这两种分别是什么声音。
1. 师播放多媒体:钟表的声音学生说说听到什么声音。
(教师能从最贴近学生生活的闹钟的声音入手,让学生听辨最熟悉的声音,并能正确听辨,以获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能积极地进行下一段的声音听辨,学生的兴趣不断提高。
)师播放音乐片段《在钟表店里》(播放模仿钟表走动的声音、闹钟的声音片段:三段)学生听完,师:作曲家写这首乐曲时,就是根据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钟表声创作的。
(教师在这播放乐曲,恰到好处,使学生认识到乐曲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师:现在,我们再来听一组声音,请大家都闭上眼睛,不要偷看。
我们一起,猜一猜!可以用动作告诉老师,但谁也不能发出声音。
2. 教师播放音效:动物的声音(小鸟、羊、牛、马、鸭)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用动作表示动物,之后模仿动作及叫声。
(动物是孩子们很喜欢的,他们对动物有着特殊的情感,对它们的声音也特别敏感,同时教师还鼓励学生听声音模仿动物的形态,从中也培养了学生的肢体、动力及协调能力。
)师:同学们耳朵可真灵呀,下面老师还要请同学们听一首描写动物的音乐,这种动物在动画中没有出现。
猜一猜是什么动物?3. 教师播放乐曲《野蜂飞舞》片段学生听后,师介绍:这是一首描写蜜蜂的乐曲,名字就叫《野蜂飞舞》。
乐曲主要描写了蜜蜂飞舞的声音。
师:下面老师要提高点难度喔……㈡课件显示:“想一想”1.师:现在,又要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了!①教师播放音效“雷雨”的声音②教师播放音效“警车、救护车、消防车、刹车的声音”③教师播放“火车”的声音(火车出发、鸣笛、行进中的声音)(通过火车出发、鸣笛、行进的声音,使学生体验声音的远近、强弱,从中认识音乐中的节奏要素。
)2.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听一首音乐《出发》,听听音乐是怎样表现火车出发的?师播放乐曲片段。
教师随音乐的进行,模仿拉响汽笛的动作(四次)师:刚才我们聆听了几组生活中常听的声音,下面老师又要提高难度了。
㈢多媒体出示“试一试”师:现在,教师要请同学们听一组声音,我要求同学们根据你听到的声音,把它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看看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怎么样?试试同学们的听力怎么样?考考同学们的想象力怎么样?1.教师播放音效生活起居的声音(门铃声、敲门声、开关门声、摩托车启动声、刹车声)教师播放多媒体时,不按情节的逻辑顺序播放。
2.学生听完,小组讨论,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3.由小组派代表讲述自编的故事情节。
(编故事这一环节的设计很巧妙,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已逐渐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在这里教师鼓励学生听声音讲故事,即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并能体验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艺术。
)三、教师评价、总结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这些声音都在生活中,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事物,要我们去挖掘,要我们去留意,我们要作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生活中找艺术,让艺术美化我们的生活。
四、以“笑话”结束整堂课(本节课是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设计了生动、有趣、有层次的艺术活动,学生能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从钟表的声音到听声音编故事,这一过程体现了教学设计的递进性和层次性。
在教学中,教师并不是单纯让学生听辨声音,而且还有意识培养学生音乐的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气质,提高艺术科的教学内涵,最后教师还善于引导学生,要联于生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艺术,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大雨和小雨》教案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悉歌曲,并尝试使用乐器分别来表现大雨和小雨的强弱节奏。
2.充分体验集体演奏的快乐。
教学准备录音机、节奏图谱、歌曲磁带、学生人手两个自制沙罐(不同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春天到了,小动物们都一起出来找春姑娘。
放一些有趣的声音。
二、过程1.播放歌曲《大雨和小雨》。
小动物们找呀找,它们先发现小花开放了,又发现小树长大了,还发现小鸟飞来了,它们可高兴啦!第一遍播放音乐。
教师:是什么声音呀?学生:打雷声。
教师:打雷说明要发生什么事情?学生:下雨小动物们都躲起来了,一起在听春雨发出的声音呢。
第二遍播放音乐。
教师:刚才一共下了几场雨?学生:一开始下的是大雨——哗啦啦,后来换成了小雨——淅沥沥。
2.运用动作来表演大雨和小雨。
(要求用幅度、力度合适的动作)3.表演第二段时,教师运用自制沙罐演奏。
A.认识沙罐,鼓励学生选择合适的沙罐来表现大雨和小雨的声音特点(强、弱节奏)。
B.根据沙罐分别出示节奏图谱让学生认识。
C.教师示范演奏(坐着),一手拿大雨沙罐(红色),另一手拿小雨沙罐(黄色)。
D.个别学生示范演奏(根据节奏图谱)。
E.学生尝试集体演奏歌曲,要求边唱边演奏,重点是选择合适的沙罐演奏并能够把握节奏。
总结本节课我们用动作和简单的自制沙罐来模仿大雨和小雨,让小朋友们在快乐中体验有关声音的强弱等知识,希望小朋友回家表演给你的家人。
下面我们一起用开汽车的游戏结束这节课。
《布谷》教案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布谷》,理解四分休止符、二分音符,牢记第一段歌词。
2、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法学习知识,并参与表演加强记忆。
3、通过表演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同时,让学生知道生活是有大自然的万物生灵才显得更美。
教学要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能编创动作表现歌曲。
教具:琴、歌片、彩笔、动物头饰。
教法:听唱、故事、创编、表演、活动尝试。
教学过程:一、与学生沟通,激励学生热爱音乐。
二、表演《小燕子》。
提示:歌曲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你想和它交朋友吗?那你该怎么做呢?1、听歌曲《小燕子》,并为其自由创编舞蹈。
也可以和同桌合作,还可以自由选舞伴来完成。
2、随琴声自由表演。
三、表演《布谷》。
1、师边讲故事边在在黑板上进行绘画。
将学生带进春天,带进大自然,带进火热的生活。
2、让学生来模仿布谷鸟的叫声或者动作。
而且边做边随老师记忆歌词,体味歌词。
3、师范唱歌曲。
让学生默声表演。
看谁能把老师的歌表现的最好。
4、听琴,体会歌曲中的四分休止和二分音长,跟着音乐来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可以随琴自由演唱。
5、请大家互相合作,讨论一下歌曲中唱出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6、听唱学习歌曲。
注意旋律的的确起伏,边学习边让学生分小组拉起手。
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
第三段反之。
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7、唱会歌曲,牢记歌曲的第一段歌词,并启发学生唱出第二段歌词。
8、动手操作,用彩笔标出休止符和长音的地方,看谁找的最准确。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来到了春天,来到了田野,让我们这些可爱的布谷鸟,把春天装扮得更美。
把生活装扮得更美。
《声音的强弱》教案教学内容:1.音的强弱2.歌曲《动物唱歌》。
教学目标:1.感受声音的强弱,并能够正确运用到歌曲演唱中。
2.通过创编歌词和歌表演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感受音的强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大鼓。
教学过程:师:小朋友们,昨天晚上老师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到了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里面有凶猛的狮子、老虎,也有温顺的小猫迷、飞翔的小鸟等等,他们的声音很美妙,你们能模仿一些动物的叫声吗?生:我。
(师神秘的和他说着悄悄话!)师:老师发现下面的小朋友非常的好奇,你们想知道老师和他说了什么吗?生:想。
师:这次老师声音大点,那你们可要听好了!今天我要带着小朋友一起到大森林里寻找宝藏!你们愿意跟韩老师一起去吗?生:愿意。
[设计意图:通过和一位学生说悄悄话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开门见山通过说悄悄话、号召方式让学生感受音的强弱]师:好!那我们就一起乘上火车出发吧![多媒体播放歌曲《火车开了》,师带领学生边唱边做律动]现在我们来到目的地,可是森林的们是关着的!该怎么办呢?(师挠头表现一副很无奈的样子)哎!门上有个图案,据说只要按照图案敲门,门会自动开的!哪位小朋友想来试试?(生争先恐后)师:他轻轻的敲着门,可是门没有开!那一个大圆圈和一个小圆圈到底该怎样敲呢?(师根据情况引导学生正确敲击。
)(生再次敲击)师:这位小朋友真聪明,他重重的敲击大圆、轻轻的敲击小圆!我们看看门开了没有,闭上眼睛等待两秒钟!好,门开了!生:哇!小动物![多媒体:小朋友们好!]师:动物朋友真懂礼貌!我们也来和动物朋友打个招呼吧!师:你们好!可是这么大的森林,到哪去寻找宝藏呢?也许动物知道!我们问问它们吧?需要别人帮助时,该用怎么的口气呢?谁来做大家代表?(生代表)生:小狗哥哥,你知道宝藏在哪吗?小狗:精灵可以告诉你们!师:谢谢小狗!精灵:想得到宝藏,必须回答我们给的问题! 你们有信心吗?生:有!小精灵:请看题![多媒体出示:请你模仿森林中动物的叫声,并说说叫声是大是小?][多媒体出示动物,生模仿并讨论声音的大小!]师:小朋友这么快就完成第一个问题了,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我们来看第二题! [多媒体出示:请你用大鼓声音来表现这幅图!]师:这个问题有点难,不过没关系,我们一起想办法!谁想试试!(生活动)师;大家说这幅图像什么?生:吹泡泡。
师:想不想一起玩玩吹泡泡的游戏?生:想。
师:所有人手拉手面向圆心围成圈,我来敲鼓,大家听好我的鼓!(音乐活动:教师由弱渐强敲击,学生的圆变的不好再大时猛的一敲,泡泡炸掉)精灵:哇!我心服口服!宝藏在那![多媒体点击出现:f p ]师:大家一定很失望,怎么找了半天宝藏,宝藏竟是两个字母呢!音乐家们用两个特定的字母来表示声音的大小,f表示大叫做强记号,p表示小叫做弱记号!希望你们记住他们的样子。
要知道:知识才是最好的宝藏![多媒体播放歌曲《小动物唱歌》]师:动物朋友知道我们找到宝藏的消息也为我们感到开心!听!他们高兴的唱起了歌![歌曲结束,多媒体显示歌谱]师:这首歌的什么地方出现了我们的强弱记号?生:…………师:那这个地方我们应该怎么唱呢?生:喵喵师:这位小朋友学的很用心!我给你们当伴奏,你们唱这首歌好吗?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