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练习试题包括答案.docx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练习试题包括答案.docx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练习题一、单选题1.不同的双链DNA 分子()A. C.基本骨架不同B. 碱基种类不同碱基配对方式不同 D. 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2.DNA 分子双链之间的碱基连接靠的是A. 氢键B. 磷酸二酯键C. 共价键D. 离子键3.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五种酶的作用对象分别是( )①肽酶②解旋酶③纤维素酶④ATP 水解酶⑤DNA连接酶A.碱基间氢键、肽键、植物细胞壁、磷酸基团、磷酸基团B.肽键、碱基间氢键、植物细胞壁、高能磷酸键、磷酸二酯键C. D.肽键、碱基间氢键、原生质层、NADPH、氢键R 基、脱氧核苷酸、细胞膜、ATP 、磷酸基4.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用于进行亲子鉴定的是A. 蛋白质B. 糖类C. DNAD. 脂质5.下列关于 DNA 分子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复制不需要模板B. 复制不消耗能量C. 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 原料是核糖核苷酸6.下列各图中,正确代表脱氧核苷酸的结构是()A. B.C. D.7.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A. 脂质是遗传物质B. 蛋白质是遗传物质C. 多糖是遗传物质 D. DNA是遗传物质8.马和豚鼠体细胞具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但性状差异很大,根本原因是()A. 生活环境不同B. 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C. 着丝点数目不同D. DNA分子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同9.保证准确无误地进行DNA复制的关键步骤是:A. 解旋酶促使DNA的两条链分离B. C. D.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母链碱基进行互补配对模板母链与互补子链盘绕成双螺旋配对脱氧核苷酸之间连接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10. 下列关于科学探究思维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 科学家证实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同位素标记法B. 真核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的分离——差速离心法第 1 页,共8 页C. D.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 规则的双螺旋结构——数学模型建构法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类比推理法11.DNA 分子的复制方式是A. C.全保留复制B. 半保留复制全解旋后复制 D. 单链多起点复制12.在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中,下列物质的种类一定相同的是()A. ATPB. 蛋白质C. mRNAD. DNA13.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标记噬菌体DNA的同位素是A. 3HB. 14CC. 18OD. 32P14.下列有关DNA 和 RNA 的叙述,正确的是A. DNA和 RNA 组成成分上的区别在于 4 种碱基的不同B. DNA都是复制而来的,RNA 都是转录而来的C. AGCTGA既可能是DMA的碱基序列,也可能是RNA 的碱基序列D. mRNA的碱基序列取决于DNA 的碱基序列,同时又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序列15.下列关真核细胞DNA 分子结构和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形成B. C.DNA分子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复制时由解旋酶将双链解开,不需消耗能量D. DNA分子复制所需要的DNA聚合酶由核孔进入细胞核16.下列关于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实验证明从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B. 该实验中,加入S 型肺炎双球菌DNA的培养基上只出现光滑型菌落C. 艾弗里提取的DNA 中掺杂有少量的蛋白质,实验没有完全排除蛋白质的作用D.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7.如图为某同学在学习DNA 的结构后画的含有两个碱基对的DNA 片段(圆圈“O”代表磷酸基团),下列为几位同学对此图的评价,其中正确的是()A.B.C.甲说:“ 物质组成和结构上没有错误”乙说:“只有一处错误,就是U 应改为T ”丙说:“ 至少有三处错误,其中核糖应改为脱氧核糖”D. 丁说:“如果说他画的是RNA 双链则该图应是正确的”18.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不能证明A. S型细菌能使小鼠致死B. R型细菌可以被转化C. 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D. 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无致病能力19.完成 DNA分子复制所需的条件中,下列那项是最合理的()① 模板②原料③能量④ 酶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20.下列关于 DNA和蛋白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第 2 页,共8 页A. DNA的复制和转录与蛋白质无关B. C. D.同一生物体不同细胞的细胞核中DNA不同,蛋白质也不同协助扩散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2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下列研究方法对应错误的是()A. B. C.分离细胞器利用了差速离心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动物细胞融合,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D. 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利用了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同位素示踪技术22.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同位素标记的方案是()A.用14 C 或15 N 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B.用18 O 或3H 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C. D.将一组噬菌体用32P 和35 S 标记一组噬菌体用32P 标记 DNA ,另一组噬菌体用35 S 标记蛋白质外壳23.DNA 片段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B.C. D.24.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2 P、35S 分别标记的是噬菌体的A. DNA、蛋白质B. 蛋白质、蛋白质C. DNA、DNAD. 蛋白质、DNA25.用15 N 标记亲代大肠杆菌, 然后转至以14 NH 4Cl 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 已知细菌繁殖一代需 20 分钟 ,实验过程中 ,每隔 20分钟收集并提取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如图是两次收集的子代DNA离心结果模拟图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甲结果的出现需要40 分钟B. C. D.乙中两层DNA所含的氢键数相等乙中每个DNA中碱基排列顺序不同随着繁殖次数的增加,甲图所示位置的条带将会消失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25.0 分)第 3 页,共8 页26.下列关于 DNA 是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1)过程①和②表明,将 S 型细菌的 _______ 和 _______ 与 R 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其后代为________ 型细菌。

(2) 过程③表明,将S 型细菌的________ 与 R 型活细菌混合培养,________ 型细菌转化成________ 型细菌。

(3) 过程④表明,转化成的________ 型细菌的后代也是有________ 性的 ________ 型细菌。

27.下图表示与遗传物质相关的结构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 若①②表示某一物质在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两种结构形态,则①② 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

(2) 请按照自上向下的顺序写出⑤中碱基的序列:_____________ 。

(3)DNA分子复制时,图中④处________________发生断裂,此过程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和ATP。

(4)DNA分子的____________结构能够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通过________ 保证了复制能够正确地进行。

(5) 若甲图表示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则其中有________ 对同源染色体。

第 4 页,共8 页28.如图是 DNA 的复制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_______ 期。

( 2)② 过程称为__________ ,需要相应酶的催化。

( 3)指出③中的子链为__________ (填标号)。

子代DNA分子中只有一条链来自亲代 DNA分子,由此说明DNA分子复制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 4)③ 过程必须遵循________________原则。

如母链上的碱基是胞嘧啶,则子链中与此相配对的碱基一定是_________ 。

29.图为细胞内 DNA 分子复制简图,请据图回答:( 1)该过程发生的时间为细胞周期的______________。

( 2)DNA分子复制时,在有关酶的作用下,以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________ 为原料,按照 __________ 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 3)若亲代DNA分子中A+T 占 60 %,则子代DNA分子中A+T 占 _____ %。

( 4)若将含14 N 的细胞放在只含15 N 的环境中培养,使细胞连续分裂n 次,则最终获得的子代DNA 分子中,含14 N 的占 __________________,含15 N 的占 ___________ ,这说明 DNA的复制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32 P 的 T 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为用含第 5 页,共8 页( 1)不能用含有32P 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使噬菌体标记上32P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图中操作②是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该实验经过离心后,放射性物质较高的部位在离心管的______ 。

若用35 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过离心后,放射性物质较高的部位在离心管的_________ 。

( 4)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实验方法不同,但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那就是让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分离开。

( 6)该实验不用H 或 O 的同位素标记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让噬菌体含35 S,操作方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6 页,共8 页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答案1.【答案】D2.【答案】A3.【答案】B4.【答案】 C 5.【答案】C6.【答案】C7.【答案】D8.【答案】B9.【答案】B10.【答案】C11.【答案】B12.【答案】A13.【答案】D14.【答案】D15.【答案】C16.【答案】 C17.【答案】 C18.【答案】C19.【答案】D20.【答案】C21.【答案】C22.【答案】D23.【答案】D24.【答案】A25.【答案】B26.【答案】(1)多糖;蛋白质;R(2 ) DNA ;部分 R ; S(3 ) S;毒; S27.【答案】(1)染色体、染色质(2 ) TAC(3 )氢键;解旋酶(4 )双螺旋;碱基互补配对(5 ) 028.【答案】(1)间(2 )解旋(3 )Ⅱ、Ⅲ;半保留复制(4 )碱基互补配对;鸟嘌呤(或G )29.【答案】(1)分裂间期(2 )脱氧核苷酸;碱基互补配对(3 ) 60(4 ) 2/2 n; 100% ;半保留复制;保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第 7 页,共8 页30.【答案】(1)噬菌体是病毒,营寄生生活,不能离开宿主细胞进行独立的代谢活动(2 )搅拌;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3 )底部;上清液中(4 ) DNA 是遗传物质(5 ) DNA ;蛋白质( 6 ) DNA和蛋白质都含有H 和 O,两者会被同时标记用含有35 S 的培养基培养标记大肠杆菌,再用T 2噬菌体去感染被35 S 标记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在培养液中提取出所需要的T 2噬菌体,其蛋白质外壳被35S 标记第 8 页,共8 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