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体填筑技术交底
5)坝体及截水槽防渗料压实度≥0.98,经压实后的渗 透系数≤1×10-4 cm/s。 6)砂垫层(下游排水体反滤I区料)相对密实度 Dr=0.70。 7)下游排水体反滤II区料(砂砾料)相对密实度 Dr≥0.75。 8)碎石垫层及碎石排水体孔隙率应不大于20%。 9)护坡砌体施工要求自下而上错缝竖砌,塞垫稳固, 紧靠密实,表面平整,做到实用耐久而美观。 10)坝体施工过程中应定时进行坝体的沉降量及水平 位移的观测。 11)雨季应做好坝面防护工作,雨后复工应做好坝面 处理工作。
4 填筑要求
1)坝体填筑前应先对坝基进行碾压,用振动碾碾压5遍。 2)坝体防渗料填筑前应进行室内击实试验,确定最大压实度 和最优含水率,以指导现场施工。在进行 大面积施工前,应进 行生产性试验,以确定合理的碾压参数。 3)坝体应采用振动碾碾压,碾重需不小于10t,有条件时宜大, 碾压参数(如铺土厚度、碾压遍数、 行车速率等)由现场碾压 试验确定。坝体碾压必须沿平行坝轴线方向进行,不得垂直坝 轴 线方向进行碾压。碾压过程中,应注意对观测设施的保护 , 严防机械及人为的损坏 。如有损坏应及 时补救或补设,并记录 备查。对大型机械碾压的死角,须采用轻型机械碾压或人工夯 实至设计要求的密 实度要求。 4)截水槽砼顶面以上1m范围防渗料的含水量比最优含水率大 3%。在防渗料回填前,砼表面应用粘土浓 浆涂刷一道,以利良 好结合。截水槽砼顶面以上2m范围防渗料采用轻型压实机械压 实。
盖板砼浇筑
对于坡度较缓的混凝土盖板可采用跳仓浇 筑顺序,表面不立面模;当坡度较陡时应 从下而上依次浇筑,或分段从下向依次浇 筑,一般当坡度大于20°时应立模浇筑, 以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 采用吊罐、溜槽等布料方案,浇筑小坍落 度的二级配或三级配混凝土; 盖板施工中要特别注意下部岩石中裂隙水 的排放和盖板接缝处理。
2#副坝
SDS0+000.00m~SDS0+058.00m段坝顶预留 沉降值为0~14cm; SDS0+058.00m~SDS0+150.00m为14~16cm; SDS0+150.00m~SDS0+533.00m为16cm; SDS0+533.00m~SDS0+852.00m为16~15cm; SDS0+852.00m~SDS1+442.00m为15~13cm; SDS1+442.00m~SDS1+833.00m为13~8cm; SDS1+833.00m~SDS1+915.00m为8~0cm;
三 设计技术要求
1 坝顶预留沉降量 1)主坝 桩号MD0+000.00m~MD0+080.00m段坝顶 预留沉降值为0~10cm; MD0+080.00m~MD1+570.00m为10~16cm; MD1+570.00m~MD1+595.00m为16~22cm; MD1+595.00m~MD1+630.00m为22cm; MD1+630.00m~MD1+655.00m为22~15cm; MD1+655.00m~MD2+235.00m为15~12cm; MD2+235.00m~MD2+347.00m为12~0;
4 流水作业图
5 人员组织
一工区 施工区域 工区长 现场工程师 工人数 设备套数 主坝、1#副坝、明渠 唐文芳 约10人 约150 约100
二工区 2#副坝、3#副坝、4#副坝 雷星星 约10人 约150 约100套
6 坝体填筑作业规划 根据本项目工期短、填筑强度高的特点, 采用全坝段坝体填筑方式; 填筑分Ⅴ序施工; Ⅰ序:围堰体填筑 Ⅱ序:防渗槽填筑 Ⅲ序:坝体及排水体填筑 Ⅳ序:上游护坡施工 Ⅴ序:坝顶道路及防浪墙施工
2 围堰
采用土石围堰,围堰断面考虑结合坝体结构断面设计,作为坝 体的一部分,第一年施工延河左右两岸的围堰和明渠,待明渠 完工后,第二年截流,利用明渠导流。
3 坝体总体布臵图
二 主要工程量
技术说明
坝体采用粘土质砂、砾砂或粉砂填筑,坝体料的相对密度 应不小于0.75、渗透系数小于5×10-5cm/s。坝体底部坝 轴线位臵设防渗槽,槽底开挖至弱风化基岩,槽底宽4m, 上下游边坡均为1:1,槽内采用粘土质砂填筑。 坝体排水采用水平排水方式。水平排水体设在防渗槽下游 坝基面,和防渗槽坡面排水带连接,排除坝体内部渗水至 下游排水沟,水平排水体内部为厚0.8m的碎石排水带,外 包反滤层,由内向外分别为厚30cm的碎石层和厚30cm的 砂层。在下游坝坡坡脚设棱体排水,棱体顶宽4m,棱体 高度不应小于2.5m,且顶高程不应低于27.00m,棱体采 用堆石填筑,外坡面采用干砌块石护坡,与坝体及坝基接 触面由内向外分别设厚30cm的砂层和厚30cm的碎石层作 反滤。 混凝土坝坝体设横缝,间距9.2m~15.0m,共计6个坝段。 坝体横缝上游侧设两道铜片止水,岸坡段坝基设1道铜片 止水。铜片止水深入基岩0.5m以上
2)1#副坝
SDF0+000.00m~SDF0+063.00m段坝顶预留沉降 值为0~8cm; SDF0+063.00m~SDF0+258.00m为8~12cm; SDF0+343.20m~SDF0+488.20m为9~6cm; SDF0+488.20m~SDF0+583.00m为6~0cm;
斯里兰卡延河农业灌溉工程
交底人:刘运雄
坝体填筑施工技术交底
目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工程概况 主要工程量及技术说明 设计要求 总体施工安排 坝体填筑 质量保证措施 安全保证措施 质量记录表格
一 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主坝、1#~4#副坝、溢洪道、左右岸取水口等建筑物组成。 大坝总长5965m,其中主坝长2347m,主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为 18.0m; 1号副坝位于主坝右侧,为均质土坝和混凝土重力坝混合坝,坝顶长 度580m。由左岸到右岸分别为均质土坝段、混凝土重力坝段和均质 土坝段,坝顶长度分别为255.0m、85.2m和239.8m; 溢流坝段位于1号副坝中部,堰顶高程29.50m; 2号~4号副坝位于1号副坝的右侧,均为均质土坝,坝顶长度分别为 1912m、1027m、99m;坝高分别为16m、8m、1.5m; 大坝坝顶高程均同主坝,为39.70m,坝顶宽度均为6.5m; 左岸取水口由进水口和输水隧洞、启闭机室房等组成,位于主坝左岸 上游约70m处; 右岸取水口由进水口、C30砼埋管、启闭机室等组成,位于3#副坝 右岸,
四 总体施工安排
1 工期 总工期38个月,开工日期拟定2014.5.1,完工日期: 2017.6.5 2 总体施工流程
3 工期计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导流方式
导流程序
3 坝面施工组织
填筑采用流水作业法 施工段数m确定 m= WD/WB=4.16 其中WD=QD/h WD:坝体某一高程的面积m2; QD :上坝填筑 强度m3/d,取10000m3/d; h:每层铺填松铺厚度m,取0.4m; WB: 单位时 间内作业班组的铺土面积m2,取 6000m2/d; 流水工序划分为四道工序,具体为:上料、铺料→ 平料、洒水→压实→检测、刨毛四道工序。 为达到最佳的流水施工方式,即工作面、人、机三 不闲状态,使施工段数与流水工序数相等,即施工 段数为4段。
dmax ≤75mm
d 90 ≤20mm
d 5 ≤0.075mm
Cu=d60/d10 ≤6mm
下游排水体反滤I区料的设计级配要求见“排水 体反滤I区填筑料设计级配曲线”
下游排水体反滤II区料要求级配连续,且d <75mm,d15=2~10mm,不均匀系数 Cu=d60/d10≤6,小于0.075mm的含量不超过5%。 4)排水体要求 排水体采用碎石,要求粒径满足:d=10~ 40mm,级配连续。 5)石料要求:石料包括干砌、浆砌所用石料,排 水沟所用块石。石料应新鲜完整,饱和单轴抗 压 强度大于50MPa,软化系数不小于 0.80重度 不小于24.5kN/m³ 。干砌、浆砌所用石料最小边 边长 不小于200mm,长短边之比不大于3 。
5.4 坝体填筑
5.4.1 土料挖运 共设6个料场,2、3、5为主料场,1、4、6为备用 料场,其中左岸主坝可以从2#料料场,右岸副坝从 3#、5#料场取料; 土料开采前先进行料场覆盖层剥离,剥离采220HP 推土机; 剥离方式采用“倒桄子”的方法; 根据推土机的最优推距和开采机械的情况,每30m 划为一个条带,推土机先将该带无用层推向两侧暂 时堆放,待相邻料带开采完后,再将堆放的废料推 到取完料的坑内平整,即料场剥离和土料开采穿插 进行;
五 坝体填筑
5.1 坝基清理(围堰、排水体部分) 放出坝轴线的具体位臵,将纵横轴线用十字交叉线进行控制; 将坝体清基边线用木桩进行标记,放样边线比设计边线每边 宽50cm,超填宽度进行白灰标记; 清表厚度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至少清1m深; 清理标准:原地面的腐质土、粉土、细砂、淤泥、泥炭、草 皮、树根、乱石等清理干净;水井、泉眼、地道、洞穴、风 化岩石坡积物、残积物、滑坡体、地质探孔、竖井、 平洞、 试坑等已按设计要求处理; 清表弃料运送于弃土场进行堆放留作下游边坡草皮种植使用; 清基完成后,首先验收,拍照,然后洒水并用22t振动碾进 行进退错距法施工,碾压次数5遍; 在清基、碾压完成经自检合格后报请业主工程师现场签证验 收,然后进入坝体填筑施工;
5.3 防渗槽处理
防渗槽位臵要求开挖至弱风化基岩下部; 大坝基础需进行帷幕灌浆; 防渗帷幕位于防渗槽底部,坝轴线位臵,单排 布臵,孔距2m,灌浆孔深入相对隔水层 (q≤5Lu)以下5m,并向左右两岸延伸至相对 不透水层和正常蓄水位相交处; 待盖板砼强度达到70%后进行帷幕灌浆; 采用“地质-100型”岩芯钻机造孔,灌浆机灌 浆(具体灌浆工艺另见灌浆工艺技术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