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在大力倡导新课程改革的形式下,我们每一老师都在思索着如何让全班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成为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由此可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由此可见,课堂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也是高效课堂的最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

一、课题的提出
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作用发挥的远远不够。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提问有的太偏,只针对部分人学习好的同学,有的问题过于随意,缺乏目的性;有的难易不当,缺乏系统性;还有些问题没有任何价值可言。

很显然这几种情况都容易让学生滋生厌学情绪。

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不是课堂提问者的初衷。

为什么会形成上述的原因呢?我们在参加教研研讨活动上发现,主要原因是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思想观念没有转变,还没有摆正在现代教学中的位置,急功近利。

如何才能使所提问题学生乐于思考,积极回答,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那就是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授课时提出的问题能有效地激
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答、想答、乐答。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教学中老师问得清楚、学生答得明白;老师问得有效,学生答得具体。

这是摆在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面前非常现实而有意义的问题。

二、课题实验的意义:
(一)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合部分,它在教学中不但使用广泛,为过去和现代的教师所应用,而且同教学本身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运用得好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探讨知识的源泉,自觉开发知识的宝藏,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提问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会提问的老师,能将一堂课变得轻松自如,将学生引向知识、能力、觉悟的目标,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它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它不再是简单地把知识装进学生头脑中,而是通过学生主动地思维活动,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主见”和“思想”。

毫无疑问,课堂有效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师生之间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纽带,是教师在组织、引领和实施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

总之,关于课堂提问,国内外有丰富而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有的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

但在我们,对于这方面
进行课题研究还是第一次,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研究艺术化的、有效性的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使有效的语文课堂提问成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桥梁、火种与催化剂,促使课堂效率的提高。

三、课题概念的界定
在新课程理念下,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师生互动,注重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的质疑解疑的能力。

通过对学生有效提问,能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展现出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老师真正互动起来,这也是成功教学的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作用发挥的远远不够。

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如提问数量过多使学生忙于应付,根本就无暇深思;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削弱了教师的讲授作用;提问的技巧尚未掌握等。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
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

(二)研究的内容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现状及其分析。

2、小学语文教师有效性提问的策略与设计。

4、总结提炼出有效提问的参考目标。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教学实践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进行。

(一)文献资料研究法。

主要通过课题实施初期,对与课堂提问的有关文献资料、书籍、音像资料进行学习、分析、整理和总结。

(二)教学实践法。

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不断反思,总结出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方法或策略。

(三)案例分析法。

通过聆听或观看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的教学实录,认真分析教学过程及教学片段。

总结出有效提问的好方法。

(四)经验总结法。

广泛总结优秀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的先进经验。

并不断总结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尤其是有效提问的水平。

六、课题研究的分工
课题组负责人:肖晖负责课题规划,过程管理与实施、理论指导课题组成员:
王光萍:负责策划,制定方案,资料收集、信息传递。

李娟娟:负责课题中中年级段的研究和实践总结。

唐敏:负责课题中高年级段的研究和实践总结
七、课题研究的保障
(一)课题研究的经费保障
学校保证课题研究经费,在业务培训、课程资源整合、资料收集和开展活动等方面保证经费的落实。

(二)课题研究的资料保障
我校的图书室拥有图书上千册,教师办公室拥有电脑,可以随时共享最新教育资源和教学理念。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1月深入学习有效性提问的有关理论,申报课题,确定研究思路,收集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9月结合教学实际,收集课堂教学案例,深入研究不断反思、总结,撰写案例、论文。

第三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11月汇报、总结,整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形成文字材料,交流发表。

九、预计达到的成果
(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首先必须以确立教师有效教学观念为导向。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不仅涉及到知识的传递,能力的培养,而且关系到教学形象的塑造、师生情感的交流、教学思想的凸显等诸多方面。

教学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教师对教学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

(二)在语文课堂提问中,就要努力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寻求一个“支点”,以这个“支点”支撑我们的课堂,积累教学案例,并在
实践基础上进行经验的反思与总结,课堂提问才会有效,课堂才会真正为学生服务。

(三)教师紧扣课堂教学的重难点,选择好提问的最佳时机,就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性。

2014年1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