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撑起了一片蓝天

撑起了一片蓝天

撑起了一片蓝天——记湖南省湘乡市月山镇泰山村白圣寺佛门弟子优秀的政协委员释慈海(法名)彭冬吾(俗名)一湖南省湘乡市月山镇泰山村有个将近70岁的老人,样子是那样的慈祥,平易近人在我的心目中就是一个活菩萨。

她是个活菩萨,76年拜南海普陀山妙华法师为师,妙华法师给她取法号“释慈海”;78年拜峨眉山万年寺宽民法师为师,后又拜五台山寂冲法师为师,再拜九华山圣正法师为师;在南山又拜悟通法师为师;在北京拜赵朴初师傅为师,她熟读经书,深刻领会佛经上的精神,宗教上有造诣。

佛陀教诲要“上报四重恩”。

四重恩即:国土恩、父母恩、众生恩、三宝恩。

热爱国家、孝养父母、帮助众生、护持三宝是佛弟子的本分。

“爱国爱教”是佛教的优良传统。

如果没有安定和乐的环境,没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佛教也就难以存在了。

所以,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报效国家,谨守国家法律,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自己的家庭安置好,不仅如此,还要主动为国家分忧解难,积极参与救灾、扶贫等工作,为社会增加一份祥和、安宁。

为人应孝顺父母。

父母为养育我们而一生勤苦,为我们的成长而终日不安,所以,对于父亲的慈恩和母亲的悲恩,无论如何也报答不完。

佛说:经于一劫,每日三刻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

众生是我们的大施主,是我们的生命得以延续的依靠。

我们应将爱心施予一切众生。

作为凡夫,我们本身没有多大力量,但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慈悲救护,往生大事得以解决,人生之路快乐无忧,更可以将幸福传播给周围的人,让大家一起分享佛的慈悲,以这样报恩的心情回馈社会,忘我地为众生服务。

我们能踏上精神之路,当然感谢三宝的加持。

佛法传承至今,数不清的前辈为此呕心沥血、舍身舍命。

所以,佛教的一切事业都应悉一心拥护,佛的教导应尽量遵循,即使未正式受戒,也要随分力行戒善,敦伦尽份,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并自信教人信,使一切众生皆能趋向解脱之路。

据湘乡一个政协委员叫李星庚的说:我们核实了彭女士一共捐助二百多万元,在社会上扶贫助学,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爱戴,他还说彭冬吾女士在城市没买一间屋,她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社会。

在四害横行的时节,多少佛门弟子受劫难,彭师傅也难免这一劫,可她坚信党的宗教政策,她始终认为信仰佛教是核心,道风建设是根本。

她东奔西跑躲过了一关又一关,就是坐牢也好,批斗也好,挨打受骂也好,就是一个信义佛法无边,要普渡众生。

春天来了,“四人帮”垮台了,佛种犹存,可以告慰于历代祖师一切圣贤了。

彭冬吾师傅不光挺起胸膛来传授佛教,还到处为新建寺院捐款。

泰山村白圣寺是湖南省正式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彭冬吾老人还选为湘乡市政协委员。

彭委员热爱祖国,她知有国才有家,才有佛教,唐僧艰苦奔波去西天取经,如今佛教界的人也到处奔波,还不是教化人们热爱祖国把国家建设好,使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吗?彭委员非常热爱祖国,中央13台、4台的节目她只要稍闲一点马上就去看。

她关心国家大事,关心世界大事,她为祖国的繁荣而高兴,她看到南非索马里的孩子挨饿而活活饿死而流泪,她想到旧社会,她家九代搞骨科,用中草药给人们治病,用佛教的理义普度众生,来约束祖先们,不要病人多少钱,到头来不过是九代贫农而已,到底度了多少人呢?只要一句话。

而如今的社会主义祖国,政协、人大都有佛教界的席位,参与共同研究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大事。

在党的领导下,祖国繁荣富强,不光每个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基本上户户有存款,农民种田不还粮,还有种田补助。

如今上了60岁的老人,每人国家每月还可领55元生活补助费,真正普度众生了。

她望着自家门前坪前她亲手竖着的五星红旗,想起自己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里的幸福快乐,她非常兴奋,她热泪盈眶地对着红旗高呼:佛法无边!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彭冬吾老人每天跪拜苍天要保佑当代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们身体健康。

她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爱人民,政治上靠得住。

二四川汶川发生了大地震,地震噩耗传来彭委员几个通晚没睡,她在电视新闻里看到令人心酸的场面,同时也看到胡主席、温总理看望关心灾区人们的情况。

彭冬吾决定要到四川汶川去看望灾民。

有人说:“一个农村老太要跑这么远去看望灾民,在湘乡有几个呢?”她还不犹豫地说:“抗震救灾,刻不容缓。

”她老泪双流,不顾年迈、体弱,毅然投身抗震救灾一线,乘车到四川汶川去慰问灾民,并捐了40000元钱给灾区人们。

我省05年发生了特大洪水,她又来到了滨湖的南嘴山。

当时被涝的灾民都到了南嘴山避难,她也到了南嘴山,灾民生活相当困难,见状她马上捐了20000元,还把几个灾民接到湘乡自己家里居住;台湾刮大风下暴雨,多少台胞遭灾,她也捐了5000元钱。

月山镇人民政府送了一面锦旗,上书:《彭冬吾女士贫困帮困无私奉献》而彭老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应该为国分忧呀!”要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宗教界积极参与社会慈善救灾、助学等公益事业。

彭委员把救灾、助学、扶贫当作自己的本份,她认为参加社会慈善事业是自己的应干的事业。

为了使五保老人舒度晚年,她积极协助镇政府建好敬老院,月山镇建好月山镇敬老院,资金紧缺,她立即捐了50000元。

现在月山镇敬老院风景优美,五保老人在那儿过着幸福的生活。

敬老院的领导送了一块匾给彭冬吾老人:《为院精心策划,无私奉献五万元,欣喜新房告竣,全院衷心感谢。

月山镇敬老院敬赠,二00九年。

》同时还送了一块“感谢彭冬吾女士,诚心资善,爱心永存。

月山镇敬老院敬赠,二00六年元月》的锦旗。

显然彭委员捐赠敬老院的钱不是一次,而是几次。

国家的事,镇上的事,她都放在心上,为国为地方她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为人应孝顺父母。

父母为养育我们而一生勤苦,为我们的成长而终日不安,所以,对于父亲的慈恩和母亲的悲恩,无论如何也报答不完。

佛说: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

彭冬吾委员在社会上尽力宣传,每个做儿女的必尽孝道,尊老爱幼。

众生是我们的大施主,是我们的身命得以延续的依靠。

我们应将爱心施予一切众生。

有一天我到她那儿有七个请她帮困的,彭冬吾委员一一接待并资助了他们。

作为凡夫,我们本身没有多大力量,但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慈悲救护,往生大事得以解决,人生之路快乐无忧,更可以将幸福传播给周围的人,让大家一起分享佛的慈悲,以这样报恩的心情回馈社会,忘我地为众生服务。

我们能踏上精神之路,当然要感谢三宝的加持。

佛法传承至今,数不清的前辈为此呕心沥血、舍身舍命。

所以,佛教的一切事业都应悉一心拥护,佛的教导应尽量遵循,即使未正式受戒,也要随分力行戒善,敦伦尽份,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并自信教人信,使一切众生皆能趋向解脱之路。

积极捐资办学,资助学生上学。

小平同志指示“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

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他老人家又说:“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

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

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

”彭老深刻领会了小平同志的指示的精神。

于是她坚持节衣缩食,自己搞好种植喂养,将群众捐献菩萨的钱到处捐钱办学,月山镇红星学校、金石龙潭完小缺少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她一捐就是万元以上。

九雁冲、棋梓的西坑冲……这些贫困山区的儿童入学缺钱,彭老出钱资助他(她)们上学。

如湘乡月山镇洲上一个叫彭玲的学生,冬吾老人出钱资助她从高中读完了大学。

双峰县沙塘乡荆林村聂志勇,因家庭经济困难中途失学,回到家里,恍恍忽忽,精神一时失常。

彭冬吾老人知道这一情况后,马上把聂志勇接到家里,一劝二解踏踏实实做思想工作,为了让他静心,她给他一些书,要他不想别的专抄这些书。

抄了一次又一次,两个月过去了,志勇一切恢复了正常。

彭老又资助他读完了大学。

志勇拜冬吾老人做干娘。

我专程来到了双峰聂志勇家里,他对彭老的评议是:“凡人的身体,菩萨的心怀,不是亲生胜亲生,20多年。

就是来往20多年了。

三沅江市南嘴镇芭蕉村杉树坳组陈志勇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背了一个沉重的思想包袱。

彭冬吾老人在看望发大水的灾民时,认识了他家人,当她知道这一情况后马上到南嘴,一不做,二不休把陈志勇接到了她家里,送到月山一个老中医面前学医。

通过三年学习,陈志勇没交一分钱师傅钱。

他学会许多医疗知识,现在陈志勇是个乡村医师了。

他的医术好,病人小病不用高级药,一经他医治的病人,病虽然是慢慢地恢复,但他特别注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治本。

同时彭老还借了一万元钱帮陈志勇娶了一个聪明、孝顺的老婆—陈建红。

现在两人都参加了成人高考。

通过他(她)们的艰苦奋斗,俩人都考取了同一所大学中南大学。

现在陈志勇办起了“南嘴镇芭蕉村卫生血防空”、“南嘴镇芭蕉村卫生室”、“沅江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普通门诊定点医疗机构”,在家里还配备了电脑。

彭冬吾老人说:“崽女有出息,留钱做什么,崽女无出息,留钱又做什么呢,只有把钱用在办学、资助学子上学这上面,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好,才算把钱花到了点子上。

”彭冬吾委员又说:“思想扶贫,能提高勇气,面对任何困难能毫无畏惧;文化扶贫能有挣钱的本领,广开致富门路。

像陈志勇来说不光能行医还买了收割机,农忙时既方便了村民又赚了钱,何乐而不为呢?彭冬吾老人扶贫就是这样解决根本问题,一扶到底。

湖南省双峰县城中粮站周喜星,结婚多年没生育。

夫妻磕磕碰碰的事经常发生,因为家庭不和睦,经济也不活跃。

一家人闷做在屋里,加上周喜星又是乡里姑娘,无名火时常发生。

家里的其它人也不容忍。

周喜星是在火堆里跳舞。

这件事被彭冬吾委员知道了。

她用佛教的礼仪开导周喜星。

她说:“佛家不是宿命论,佛教是创命论,由自己创造美好的前途。

但是立命要靠自己,任何一个人都帮不上忙,没有人能够代替我们改造命运,决定要自己觉醒,靠自己改造……”‘命由我作,福自己求’周喜星深深地领会了这道理。

万事孝为先,她听彭委员的话,孝敬老人与家庭成员,团结一条心。

彭冬吾委员观她气色,帮她遍找中草药,治妇科病。

通过彭冬吾委员的精心调理,周喜星在33岁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

周喜星一家人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几年后,周喜星家彻底脱贫了。

幸福一家乐盈盈,现在周喜星家人都把彭冬吾委员当最亲的亲人。

娄底市双峰县永丰镇城中居委会聂英,原先家境也不大好,自从她与彭冬吾老人交朋友后,彭冬吾老人不断叮嘱(用电话联系)或亲自到她家,要她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

做生意不要短斤少两。

现在聂英家有房子两套,门面一个,她把门面租给他人,价钱不贵。

有十多年了交情很深,好像一家人。

聂英家是个大家庭,大家和睦相处,聂英生了子女长得很好,聪明伶俐,她每年都到彭老家去两次。

四原双峰县教师彭建平的儿子彭军出了一次车祸。

那是1901年彭军从县城办完事回娄底老家,摩托车撞到大货车上面,彭军刹时昏迷不醒,鲜血满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