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灯光基础知识

第二章 灯光基础知识

第二章灯光基础知识舞台灯光简介舞台灯光是演出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根据情节的发展对人物以及所需的特定场景进行全方位的视觉环境的灯光设计,并有目的将设计意图以视觉形象的方式再现给观众的艺术创作。

舞台灯光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使舞台画面更清晰:使观众能够看清什么或舞台的某些角落不观众看见(现性)。

②加强舞台表演的效果:符合剧情需要,使背景显得自然,对剧情发展起到衬托、暗示和诱导作用、调节气氛(演员、观众)。

舞台灯光的使用原则:①强度(指灯光的亮度):必须有足够的灯光,使观众能够看到颜色、外表和细节。

②分配:包括灯光的使用分配和射向舞台的方向分配,主体必须与配角和背景与明显不同(颜色)可亮度区别。

③颜色:依靠色纸、电脑调色等方式来满足剧情的需要。

④变化:依剧情需要,使灯光的颜色、亮度、运动进行变化。

舞台灯光在现代舞台演出中的作用主要有::①照明演出,使观众看清演员表演和景物形象;②导引观众视线;③塑造人物形象,烘托情感和展现舞台幻觉;④创造剧中需要的空间环境;⑤渲染剧中气氛;⑥显示时、空转换,突出戏剧矛盾冲突和加强舞台节奏,丰富艺术感染力。

舞台灯具舞台灯具按光学结构可分为泛光灯、聚光灯和幻灯三类;按舞台上安装的部位则又有面光、耳光、脚光、柱光、顶排光、天排光、地排光以及流动光之分。

现代剧场演出中,常用的灯具有以下几种1、筒子灯筒子灯亦称PAR灯(Parabolic Aluminum Reflector light),其构造是在圆筒内安装镜面灯泡也有用反光碗装溴钨泡的,主要特性是射出较固定的光束,光束角度宽窄多种,光斑大小不能调整。

筒子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它有较强的聚光能力,投射光束的光度较高,能产生较强的光束效果,在舞台空间可塑造光柱、光墙、光幕等光影造型。

舞台灯具中有AC灯和PAR64这两种筒子灯,其中AC灯分两种:①28V-250W,需8个串联起来用;②58V-500W,需4个串联起来用。

PAR64按灯泡不同,又分为CP60/CP62。

PAR 灯常用的PAR灯灯泡2、平凸(透镜)聚光灯平凸透镜聚光灯它的光学系统由球面反光镜和平凸透镜组成,是一种反射-投射式灯具。

平凸聚光灯有很强的聚光和光控功效,适用于面光、耳光、天桥光等灯位的聚光照明用灯灯具中有SELECON/RAMA 5°- 60°/1.2KW和SELECON/ARENA 4.5°- 60°/2KW这两种平凸透镜聚光灯。

平凸聚光灯聚光灯泡3、螺纹(透镜)聚光灯螺纹透镜聚光灯的光学系统与平凸聚光灯基本相同,只是用螺纹透镜取代平凸透镜。

灯具中有SELECON/RAMA 7°- 50°/1.2KW、SELECON/ARENA 7°- 60°/2KW以及PH2000L-A 2KW这三种螺纹聚光灯。

螺纹聚光灯4、成像灯成像灯,或称成型灯、椭球聚光灯。

其光束角有多种可以根据要选择应用,主要特性是如幻灯似的能将光斑切割成方、菱形、三角形等各种形状,或投射出所需各种图案花纹,功率也有1KW、2KW等可选择配置。

灯具中成像灯有以下几种:①远程长焦成像聚光灯SELECON/PACIFIC 5°②远程长焦成像聚光灯SELECON/PACIFIC 5.5°-13°③中焦可调焦冷光束成像聚光灯SELECON/PACIFIC 12°-28°④中焦定焦成像聚光灯SELECON/PACIFIC 20°⑤可调焦冷光束成像聚光灯SELECON/PACIFIC 14°-35°⑥中焦定焦成像聚光灯SELECON/PACIFIC 40°⑦短焦可调焦冷光束成像聚光灯SELECON/PACIFIC 45°-75°⑧短焦定焦成像聚光灯SELECON/PACIFIC 90°⑨可调焦冷光束成像聚光灯SELECON/PACIFIC 14°-35°成像灯5、追光灯追光灯的光学结构与成像灯基本相同,其光学系统也由聚光子系统和投影子系统构成。

追光灯的光学结构决定着它的光学特性及其功能作用,它的投射光束的光强度高,能投影成像,在演出中跟随演员,强化照明,突出角色形象。

灯具追光灯使用的是3KW 氙灯追光灯Xenonspot/XS-3000追光灯 追光灯泡6、天幕散光灯 天幕散光灯采用非对称型反射器—勺型反射面复合多块小平面的组合型反射器,高纯铝反射面经喷砂氧化处理,是一种直射-反射式散光灯,具有很高的灯具效率,照明范围大,照度叫均匀。

灯具中SELECON/Aurora CYC 单联天幕泛光灯就是这类灯具。

天幕泛光灯 天幕灯灯泡7、电脑灯 电脑灯是一种由DMX512或RS232或PMX 信号控制的智能灯具,其光色、光斑、照度均优于以上常规灯具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智能灯具,常安装在面光、顶光、舞台后台阶等位置,其运行中的色、形、图等均可编制运行程序。

电脑灯的主要表演功能有以下几种:1.色彩变化(color):电脑灯的色彩变化功能是非常强大的,有用色轮进行色彩的跳跃式的变化,也有采用RGB混色或CMY混色的连续变色。

使用色轮变色是在一个圆盘上装有多个镀介质膜的色片,将某一色片转动至光轴,即可出现此种颜色的色光,也可以有两个色轮,这样不但单色的色彩种类加倍,而且可以用两个色轮组合得到更多的色彩。

此外色轮的转动,也能产生漂亮的色光闪烁,特别当色轮告诉旋转时还会产生一种彩虹效果。

在一些电脑灯中除了用色轮变色外还有RGB(红、绿、蓝)变色系统或CMY (青、品红、黄)变色系统,这两种变色系统可以获得色彩的渐变效果,可以从一种色彩非常自然的过渡到另一种色彩,不会象色轮变色时产生跳变感觉。

2.图案变化(gobo):电脑灯的图案变化也是令人瞩目的,图案片有金属制成的镂空形成各种图形,也有用玻璃制成的各种图案片,如纯滤色图案片、多色彩滤色图案片、相片效果图案片等。

3.棱镜效果(prism):棱镜效果通常是利用多棱镜等特殊镜片形成,棱镜与图形片组合使用,可产生多重图案形象或三维立体效果,加上棱镜的自身旋转和转速可调等功能,可产生非常有震撼力的形象。

4.光束的水平与垂直运动(pan&tilt):光束的运动是依靠反射镜的X、Y两个方向的运动或灯体的水平旋转和垂直摆动形成的。

反射镜的水平旋转范围一般为150°-180°左右,垂直为100°左右,并且能在零点几秒完成全程运动。

5.柔光效果(frost):柔光,也称雾化,使用各种柔光片可获得非常柔和的多彩光斑效果,柔光范围的光束角可达50°以上。

6.调光与频闪(Dimmer&Strobe):由于电脑灯一般采用气体放电灯,不能用普通的晶闸管调光器来调光,只能用机械的方法来实现渐明渐暗的变化,有的电脑灯采用遮光板的形式,有的采用带缝隙的轮片来实现调光、频闪和切光7.变焦(zoom):变焦功能可以随心所欲的同时调节光斑的大小和虚实,光束角的变化范围一般可在几度至十几度或十几度至二十多度。

8.色温校正(CTC、GTC):由于电脑灯大多采用气体放电灯,色温较高,常采用色温校正功能,根据需要来调节色温。

有的电脑灯采用多片色温校正片,因此只有几种色温可选,如6000K、5600K、3300K等(CTC)。

另一种采用旋转式的色温校正盘片,可线性的使色温在6000-3000K范围内连续变化(GTC)。

灯具中有Jolly COLOR SPOT 1200PF、Jolly COLOR WASH1200PF这两种电脑灯。

图案电脑灯染色电脑灯8、LED灯LED灯也是PAR灯一种,主要是依LED作为光源,可以由三基色RGB组出多种颜色。

灯具中有浩洋SS343XCT(48灯珠,单珠3W) 这种LED PAR灯。

9、激光灯激光灯一般分为娱乐激光灯和户外激光灯。

激光灯光具有颜色鲜艳、亮度高、指向性好、射程远、易控制等优点,看上去更具神奇梦幻的感觉。

舞台灯光的常用光位1、面光:面光是设置在舞台镜框外观众厅上部,由性能良好的长焦聚光灯组向舞台内投射的光位。

它的主要照明任务是照明演员在舞台前区的表演,但也要兼顾面光上的追光以及面光替代台口顶光向后区布光的需要,因此面光的投射尽可能的向舞台深度发展。

面光的基本布光规律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平行投射;另一种是左右交叉投射。

如果台口顶光投光太陡、或因檐幕、吊景、电影幕等空悬物阻挡台口顶光向后区深度照射,或因建筑结构使台口无法吊一顶光等情况时,面光则需要兼顾表演后区的照明。

其照明方式一种是把照明前区灯的光斑扩大;一种在面光另选灯具投射到后区,并与前区基本光相接。

2、耳光:耳光又称台外测光,是表演前区正侧面的照明灯位。

它的作用在于加强演员正侧面亮度,减少由于面光过陡造成演员脸部的阴影,也是加强人物立体造型的灯位。

灯具自上而下垂直排列,光利用率较高。

耳光布光方法一般采用对称交叉布光,为了争取舞台面水平控制范围,在同一标高的灯一般采取靠观众方向的灯具投近处,靠侧墙方向的灯具投远处;或在不同标高的上中下层基本光采取高投远、低投近,灯具尽可能选择性能良好的长焦距或中焦距聚光灯具,避免杂散光照亮台口镜框及侧墙。

3、柱光(又称台口侧光):自台口内两侧投射的光,主要用于人物或景物的两侧面照明,增加立体感、轮廓感。

基本照明任务有两种从属关系:一种是与耳光衔接向表演后区交叉投射,一种是与天桥侧光衔接投射本景区(建筑台口到第一道侧幕间)。

柱光只是沿台内镜框两侧自上而下的装灯,形成立式光柱。

一般布光规律是高灯位投射远处、低灯位投射近处。

4、顶光:自舞台上方投向舞台的光,由前到后分为一排顶光、二排顶光、三排顶光……等,主要用于舞台普遍照明,增强舞台照度,并且有很多景物、道具的定点照射,主要靠顶光去解决。

顶光有三种照明方式:①正面投射:自前向后投射,作用于正面照明。

通常与前顶光衔接补充前顶光照明深度。

②垂直投射:作用于色光气氛的空间光。

通常在每一景区有几组色光垂直照射,将该景区普遍染上一种色光。

③:反向投射:通常是在每道景区偏后装一排顶灯,自后向前投射加强对象的立体感与空间感,使立体景物、人物轮廓明显。

逆光布光有的是大面积铺光,有的是局部加强光。

5、台口顶光:台口顶光位于建筑台口上沿紧靠大幕后的灯位,也称假台口顶光。

主要作用是表演后区的正面照明灯位,基本布光应与面光衔接。

布光方法也就与面光同一6、天桥侧光:天桥侧光位于舞台两侧,亦称侧光。

侧光的照明任务,基本上与台口柱光的要求相一致,相衔接。

布光方式有三种:向后投射、向本区投射、向前投射。

侧光对人物与立体景物的造型能力较强。

现在侧光多采取垂直系统的立式照明,高灯位投远处,低灯位投近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