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时钟发展史

时钟发展史

时钟发展史
北京紫禁城内的赤道式日晷
日晷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阴雨天和夜里没法使用且测量误差较大
古代波斯水钟
水钟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或把容器装满的时间(受水型)。

现存最早的水钟来自公元前1417-1379,即使在晚上也能够使用,但水易结冰,且误差依然较大
木质沙漏
沙漏原理与水钟类似,但用沙替代水,解决水易结冰等问题
误差较大,30分钟沙漏的误差在1分钟以内,1小时沙漏的误差在5分钟左右
布拉格天文钟
机械钟以机械振动系统为时间基准,实现对时间的计量,其误差可达到1天1分钟左右
格林威治天文台前的Shepherd gate clock
电子钟由电池或直流电源供电,1天内的误差大概在几秒钟。

日本金泽火车站外的喷泉数字时钟
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钟表,准确度较好,误差约为1天1秒甚至更少
国家授时中心的铯原子钟,提供全国时间基准
原子钟是目前最精准的时钟,每天的误差小于1亿分之1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