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草基本知识三篇篇一:酒店布草基本知识面料基本上都是由纤维经过纺织后成纱,然后再经过纺织后成面料。
一、纤维纤维的概念纤维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长度比直径大千倍以上而且有一定的柔韧性的细丝状物质。
纤维的分类天然纤维天然纤维是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纤维,一般有两种形式:1、植物纤维例如:棉、麻等2、动物纤维例如羊毛,蚕丝等合成纤维合成纤维是通过化学处理、压射抽丝的方法制丝取得的纤维,例如晴纶、涤纶、尼龙等。
纤维质量的辨别纤维的粗细、长短是决定面料手感的重要因素。
粗纤维的布料有硬、挺、粗的手感,具有抗压性。
纤维越短,面料越粗糙,越容易起毛球。
细的纤维给予布料柔软、薄的手感。
纤维愈长,纱线愈光洁平整,愈少起毛球。
二、纱纱支纱支是组成成品布的最基本的单位,纱支的数字与其粗细成反比,数字越大越细,而相应的对原料(棉花)的品质要求也更高。
纱的细度表示纱一般是用它的细度来表示的。
指一磅(454克)重的棉纱在规定回潮率时,有几个840码(1码=0.941米)长,即为几英支纱,可简单读作“几支纱”,单位用“S”表示。
纱的细度辨别S的前面的数字越大表示纱越细,所织成的面料就越轻、越薄、越柔软。
数字越小就表示纱越粗,所织成的面料就越重、越厚、越粗糙。
例如床上用品纱支,根据其粗细一般分为21支、30支、40支,另外还有比较罕见的80支。
纱的标准计量单位纺织业一般用密度来表示。
密度的概念密度就是表示单位长度内纱线的根数,一般为1英寸或10厘米内纱线的根数,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使用10厘米内纱线的根数表示密度,但还是有些纺织企业仍然习惯沿用1英寸内纱线的根数来表示密度。
密度的分类经密面料长度方向;该向纱线称做经纱;其1英寸内纱线的排列根数为经密纬密面料宽度方向;该向纱线称做纬纱,其1英寸内纱线的排列根数为纬密(纬纱密度)经密和纬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案例1】三、酒店面料的分类机织物:由相互垂直排列即横向和纵向两系统的纱线,在织机上根据一定的规律交织而成的织物。
如酒店布草中的被套,床单,台布面料大多是机织物。
非织造布:将松散的纤维经粘合或缝合而成。
目前主要采用粘合和穿刺两种方法。
如酒店布草中的某些洗衣袋,一次性拖鞋都是非织造布纯纺织物:构成织物的原料都采用同一种纤维,有棉织物、毛织物、丝织物、涤纶织物等。
如酒店布草中的被套,床单,枕套等基本都是纯棉织物,也叫全棉织物。
混纺织物:构成织物的原料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类的纤维,经混纺而成纱线所制成。
如酒店布草中有些被套,床单,枕套就是涤棉等混纺织物。
交织织物:构成织物的两个方向系统的原料分别采用不同纤维纱线。
如酒店布草中的多数床裙面料和床尾垫面料就是交织织物。
篇二:布草基本知识我们通常把洗衣部或洗衣厂里的被洗织物称为布草。
这些被洗织物的原料都是纤维。
作为纺织品用的纤维称为纺织纤维。
纺织纤维根据原料来源分为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两大类。
天然纤维主要包括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
植物纤维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所以又称纤维素纤维,它主要包括棉、麻两大类。
动物纤维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所以又称为蛋白质纤维,它主要包括从动物身上得到的毛纤维(如绵羊毛、山羊绒、骆驼绒、免毛等)和从桑蚕、柞蚕等得到的蚕丝,也包括从奶酪和花生提炼得到的酷素纤维、蛋白纤维等。
化学纤维包括再生纤维和合成纤维两大类,以天然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经过化学处理得到的化学纤维叫再生纤维,如把蔗渣、木材等天然纤维素材料经化学加工等得到的黏胶纤维、铜氨纤维称为再生纤维素纤维。
而把以煤、石油产品为原料经过化学合成形成的高分子纤维材料称为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又根据高分子主链结构而分为碳链纤维和杂链纤维两大类,如聚丙烯腈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醇缩醛纤维属于碳链纤维,而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氨酯纤维则属于杂链纤维。
㈠、纺织纤维的基本概念⒈纤维:是一种细而长较为柔韧的物质。
供纺织用的纤维长度与直径之比一般大于1000:1。
典型的纺织纤维的直径为几微米至几十微米,长度大于25毫米。
对于纺织纤维要有较大的断裂伸长率,典型断裂伸长率一般在10%-15%范围内,而且在大的形变下有适当的回复。
⒉长丝:在化纤制造中,纺丝流体从喷丝孔挤出,经冷却或在凝固液中凝固形成连续的丝条。
如将各纺丝部位上形成的丝条分别进行卷绕并经拉伸后加工,这样得到长度以千米计的光滑的丝称为长丝。
长丝包括单丝和复丝:单丝是一根单纤维的连续丝条;复丝是由数十根单纤维组成的丝条。
⒊短纤维:在化纤生产中,由纺丝得到的连续丝束,经过切断工序切成几厘米至十几厘米的短截,这种短的纤维称为短纤维。
涤纶短纤维与棉在一起混纺得到的织物称涤棉织物,与毛混纺得到的织物称毛涤织物等等。
⒋丝束:在短丝生产中把各个纺丝部位的丝条集束在一起成为由几万根到百万根单丝集成一束称为丝束,这种丝束通常根据需要切成短纤维或短绒毛。
⒌复合纤维:复合纤维又称双组分纤维,它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成纤高聚物的熔体或浓缩液,利用组分、配比、黏度或品种的不同,分别输入同一个纺丝组件,在组件中适当部位会合,在同一主丝孔中喷出面成一根纤维。
这种在一根纤维上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体,称为复合纤维。
如涤锦复合纤维是目前生产桃皮绒等的高档织物的原料。
⒍变形丝:变形丝包括所有经过加工的丝,如弹力丝、空变丝等。
弹力丝即变形长丝,可分高弹和低弹两种。
弹力丝的伸缩性、膨松性好。
涤纶弹力丝多数用于衣物,其织物在厚度、不透明度、覆盖度和外观特征方面接近毛织物。
锦纶弹力丝宜于制造袜子,丙纶弹力丝则多用于装饰物及地毯。
⒎纤度:表示纤维的粗细程度的指标简称“纤度”,包括粗度和细度。
常用的有以下三种表示方法。
⑪、公支(支数)单位质量(以克计)的纤维所具有的长度(以米计)称为公支或支数,如质量为1克的纤维长100米称100支。
它的数值越大,表示纤维越细。
⑫、旦尼尔(简称旦,符号为D)每9000米长的纤维所具有的质量(以克计)称为旦,如9000米长的纤维质量为1克为1D。
⑬、特(tex)或分特(dtex)1000米长纤维的质量以克计称为特,1000米长纤维的质量以分克计则称为分特。
㈡、纺织纤维的加工⒈用纺织纤维加工制成的具有一定线密度和强度的连续的长条称为纱线。
纱线可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
纱线按其用途有机织用纱线。
供织制机织物用的纱为机织用纱,又分为经纱和纬纱。
织物机长度方向排列的纱为经纱,要求强度较高,捻度较大;机织物宽度方向排列的纱为纬纱,要求强度较低,较柔软。
⒉纱线是纺纱厂的产品又是织厂的原料。
纱线的质量直接影响织物成品的质量。
对棉线来说,其主要的评定项目包括:百米质量变异系数、百米质量差、单纱断裂强度、单纱断裂强度变异系数、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黑板条干均匀度、一克内棉结杂质总数、十万米纱疵优等纱指标等。
纺纱的任务是将原棉等无序的短纤维,通过一系列的加工,纺制成连续的棉纱或混纺纱。
将棉纤维或棉型化纤加工成纱线的技术,称为棉纺技术。
其加工工序可分为开清棉、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和后加工工序。
⒊同相互垂直的两组纱线按一定的规律交织而成的织物叫机织物。
按纱线的结构与外形可分为纱织物、线织物、半线织物。
经纬纱均由单纱构成的织物称为纱织物;经纬纱均由股线构成的织称为线织物;经纱为股线,纬纱是单纱织物加工而成的织物为半线织物。
⒋单纱并合加捻成线,改善了纱线中纤维的应力分布状态,提高了纱线的品质。
单纱和股线的捻向配合。
生产中采用反向并捻。
如单纱是Z捻,股线是S 捻。
⒌机织物结构的决定要素是经纬纱线密度、经纬纱密度、织物组织。
这三大要素就决定了织物的紧密程度、织物厚度与质量,决定着织物中经纬纱的屈曲状态,也决定着织物表面的花纹。
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床单的断裂强度经向≥350N,纬向≥250N毛巾的断裂强度经向≥220N,纬向≥175N㈢、织物的印染⒈我们所使用的各种织物的色彩都是通过染料经过一定的工艺染到织物上去的。
染料是一类能使纺织纤维、皮革制品以及塑料等用品牢固地染上各种颜色的物质。
⒉染料和颜料虽都是显色物质。
但颜料一般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使用时是由黏合剂将悬浮状态的颜料细小颗粒黏附在物体表面,并使物体着色,属于一种物理固着。
而染料与纤维是通过吸附、扩散、固着等过程牢固地与纤维结合的。
其中有物理作用,也有化学反应。
因此,在织物洗涤时,染料稳定性较好,不易被洗下来。
⒊染料按应用性能分类可分为还原染料、活性染料、分散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等。
其中用直接染料上染的织物易掉色,不耐漂。
还原染料和活性染料上染的织物不易掉色,可用氧漂甚至氯漂。
㈣、织物纤维特性简介⒈棉纤维织物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吸湿性。
棉纤维是多孔性物质,分子中含有大量的亲水结构,故其吸湿性强。
在潮湿空气中,其吸湿能力可达25%--30%。
棉纤维织物的缩水率约为4%--10%。
耐光、耐热性。
在阳光与大气中棉布会缓缓地被氧化,使强度有所下降。
如果温度高达120摄氏度,纤维颜色开始变黄,250摄氏度为暗褐色,再升高温度,便会燃烧。
耐酸性、碱性。
在一般条件下,棉织物对碱是比较稳定的,但强碱作用后,棉布强度也会下降。
用20%烧碱溶液处理棉布,可得到“丝光”棉布,丝光布手感滑爽,光泽好。
有机酸对棉织物无损害作用,无机酸特别是硫酸会使棉织物受到破坏,形成孔眼,甚至碳化。
不耐霉菌。
棉织物吸湿性强,易受潮发生霉烂。
可氧化性。
含氧和含氯的漂白剂,都可用于漂白棉织物。
但过浓的氯漂液和未溶解的氯漂粉颗粒,都会使棉纤维受到局部损伤。
⒉麻纤维麻纤维织物有纯麻纺织物和混纺或交织物。
麻纤维属纤维素纤维,这点与棉纤维相似。
其特点如下。
强度高。
在天然纤维中是强度最好的,且具有耐磨耐拉力。
吸湿性强。
耐酸、碱性。
对酸、碱都不敏感。
在烧碱液中可发生丝光作用,使强度、光泽增强。
在稀酸中短时间(1—2分钟)内,基本上不发生变化,但会被强酸损伤。
耐热性。
麻纤维有良好的耐热性,200摄氏度时开始分解。
可氧化性。
在高浓度氯漂液中处理,易损伤麻纤维。
不易受潮发霉。
⒊丝纤维丝织物纤维主要是桑蚕丝和柞蚕丝,是一种蛋白质纤维。
这类纤维有以下特点。
良好的吸湿性。
含水率可达11%--12%。
耐热耐光性。
蚕丝的耐热性优于棉纤维,在120摄氏度时几乎无影响。
而耐光性较差,日晒易泛黄。
耐酸、碱性。
蚕丝织物耐酸性与酸的浓度及性质有关。
丝类在弱无机酸和有机酸中比较稳定。
经一定浓度的有机酸处理过的丝织物,会增加光泽、改善手感,但其强度会下降。
在低浓度的强无机酸中加热,丝的手感、光泽、强度都会变差,丝织物在高浓度的无机酸中会急剧膨胀、溶解而破坏。
丝织物耐碱性较差,在碱液中会发生水解,在煮沸的碱液中蚕丝会被完全溶解。
可见丝织物只宜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洗涤。
耐盐性。
丝织物耐盐性较差,在5%的食盐溶液中长时间浸泡,会破坏其组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