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规将取消低价药最高零售限价
非独家的药品进入基药目录后还需要在招标中再次竞价,且竞争惨烈。
有些最高限价较低的基药由于在招标过程中过度压价,甚至出现中标死的情况。
国家近日出台新规,称要取消低价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这或将改变低价基药中标死的窘况
虽然有些药企不遗余力地进入基药目录,但进入基药目录并不见得是件好事,这还得看药品的价格和利润空间。
基药市场两极分化非常严重。
独家的药物品种,只要进入基药目录就赚钱;非独家基药品种,进入基药目录后还需要进行二次竞价,竞争异常惨烈。
北京药品代理商李冠宇表示。
2008 年以来,国家为了改变药价虚高等状况,推出了基本药物制度,并对进入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价格进行控制,设立最高限价。
但是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不少药品并非独家药物,且最高限价本身就比较低,药厂由于议价能力差导致中标价格过低从而停止生产的状况并不少见,这种情况被业界称为中标死。
不久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8 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要求改进低价药品价格管理方式,取消针对每一个具体品种的最高零售限价,允许生产经营者在日均费用标准内,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制定或调整零售价格,保障合理利润。
低价基药濒死
目前来看,基药的价格并非市场定价,而是由国家发改委制定基药全国零售指导价格;各省再通过招标形成统一的采购价格,这一采购价格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