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鼻腔冲洗1

鼻腔冲洗1


5
5
整体印象 5
10分
5
1.观察冲洗后鼻腔内流出液体的性状、颜色。协助患儿擦干鼻部 ,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2.整理用物 3.洗手,记录,告知注意事项及鼻腔冲洗器的清洗方法
1动作轻巧,技术熟练,符合操作规程 2体现人文关怀,与患儿及家长有效沟通
关键 缺陷 总分
鼻腔冲洗器使用不当 100
5 4 32 5 4 32 5 4 32 5 4 32 5 4 32
5 4 32
病室:
5
1.核对携用物至患儿床旁,核对患儿床号、姓名、腕带
5 4 32
5
2.讲解鼻腔冲洗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协助取坐位。
5 4 32
操作前 5
3.接通雾化器电源。
5 4 32
60分
5
4.洗手,将导管接头与空气导管相连,导管另一端连接雾化器(流量表)
5 4 32
5
5.再次核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给药方法及时间)
2.排出鼻腔内阻塞的分泌物、利于雾化药吸收。
3.缓解鼻部症状,改善睡眠质量。
五: 鼻腔冲洗适用人群
1 上呼吸道感染患者。
2 感冒或过敏流鼻涕,引起鼻塞者。 3 鼻涕倒流常要清喉咙或咳嗽者。 4 鼻腔易干燥的人群。 5 各类鼻炎患者。 6 鼻腔手术患者。 7 在污染的空气或粉尘环境中工作者。
絮状分泌物
处理
对150名鼻腔冲洗治疗患者与150名在院未接受鼻腔冲洗治疗患者数据对比
内容 舒适感 睡眠改善 家长满意度 平均住院天数
鼻腔冲洗患者 134 121 110 7.3
未冲洗患者 65 83 76 7.4
2018年9月-2019年1月共350名鼻腔冲洗治疗患者,从中选择150名4-14岁经过3天鼻腔冲洗治疗的患者 与在院的未进行鼻腔冲洗,但有相同鼻部症状的150名4-14岁经过3天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通过舒适感(鼻部症状缓解)、睡眠情况、家长满意度及住院天数进行对比
四: 鼻腔冲洗的作用及好处
作用 1、机械性地冲洗出鼻腔中的致病菌及空气中污染物。 2、软化并冲洗出鼻腔中的分泌物。 3、稀释、清除鼻腔中的炎性介质。 4、促进鼻粘膜纤毛运动恢复。 5、减轻鼻腔黏膜水肿,改善通气功能。 6、物理或机械性解除鼻塞。
四: 鼻腔冲洗的作用及好处
喷雾式洗鼻的好处
1.减少刺激,不宜呛水更安全。
一: 鼻腔冲洗器的种类
手持气囊式
简单瓶罐式
水电柱动式洗(鼻脉器动水式柱)式
喷雾式
二: 冲洗器的结构
废液槽
生理盐水槽
导管接头 锥体
储液槽
废液分离盖 吸引接头
三: 鼻腔冲洗的原理
用一定压力将生理盐水送入鼻孔,借助于生理盐水自身的 杀菌作用及水流的冲击,提高纤毛的摆动频率和运动能力,使 鼻腔内已聚集的致病菌及污洉排出,从而使鼻腔恢复正常的生 理环境。
血性分泌物
粘性分泌物
澄清冲洗液
六: 使用方法及流程
1
2
3
4
5
6
导气管连 接冲洗器
连接雾化器 或流量表
打开废液 分离盖
加入10毫升 生理盐水
盖上废液 分离盖
打开开关使用
项目
仪表 5分
操作前 10分
鼻腔冲洗操作规程
标准
操作步骤
分值
A
5
仪表端庄,服装整洁
5
5
1.评估:①患儿病情、治疗情况、用药史、过敏史:②患儿的意识状态、合作程度;③呼吸道是否通畅、鼻腔内有无感染、渗血、创伤 5
5 4 32
10 6.将冲洗器吸引接头放入患儿一侧鼻孔内,指导患儿低头,头向前倾,用嘴呼吸,勿说话,打开开关(调节流量表),分别冲洗两 10 8 6 4
侧鼻腔,直至生理盐水喷完为止
5
7.再次核对
5 4 32
5
8.结束后取下冲洗器,关闭雾化器开关,倒出废液槽中液体,再关电源开关
5 4 32
操作后 5
15分

5
2.物品准备:雾化泵、鼻腔冲洗器一套、生理盐水、无菌棉签、注射器、无菌纱布
5
评分等级 B CD 4 32
4 32
4 32
治疗室:
5
1.加温 将生理盐水放入恒温仪内预热至37℃
5 4 32
5
2. 检查 使用前检查冲洗器各部件是否完好,有无松动、脱落等异常情况
5 4 32
5
3.加药 根据医嘱将10毫升生理盐水加入储液槽内,检查无漏水后, 将吸引接头、废液分离盖与冲洗器主体盖紧
处理
(二)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2. 呛咳及鼓膜刺激
预防
(1) 冲洗时低头前倾30度,张口呼吸,勿用鼻吸气, 勿说话。 (2) 冲洗时,压力不可过大。 (3) 指导患者擤鼻时不要用力过猛。
(1)如出现呛咳,立即停止冲洗,指导患儿咳嗽及正 确呼吸方法,待症状消除后在进行冲洗。 (2)如出现耳痛、耳闷等不适,应停止冲洗。如出现 中耳炎症状,遵医嘱用药。
-10 -20 -30 -40
七: 注意事项及并发症
1.冲洗液温度
生理盐水温度与人体体温相近。
(一) 注意事项
2.冲洗前评估鼻腔状况 3.观察冲洗时的反应
4. 冲洗后 5.禁忌症
检查鼻腔是否有渗血等。
如出现鼻腔渗血、耳痛、耳闷等不良反应,立即 停止使用。
头向前倾,利于残余盐水流出。切忌将两侧鼻孔 压紧用力擤鼻,以免耳部不适。
1
俗话说“病从口入”,然而呼吸道疾病如流行性感冒、 鼻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等多为空气传播,人们往 往很容易忽略了“病从鼻入”这一感染途径。经调查一些 致病菌、过敏原等从鼻腔途径进入人体的概率大约是从口 入的5.8倍。
原理 结构
作用及 好处
鼻腔冲洗
适用人群
使用方法 及流程
种类
注意事项 及并发症
哮喘发作期,重度中耳炎,鼻腔急性感染、出血 及创伤,氯化钠代谢障碍和过敏者。
1. 鼻腔出血
(二)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预防
(1)冲洗前,评估患者鼻腔状况,是否有鼻腔渗血等。 (2)冲洗时,压力不可过大。 (3)指导患者擤鼻时不要用力过猛。
(1)立即停止鼻腔冲洗。 (2)给予患者局部冷敷,同时手指捏紧两侧鼻翼。 (3)如出血量较多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