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号:20131621 天津商业大学科学饮食与安全结课论文科学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二级学院:机械学院专业班级:能源与动力工程1303班学生姓名:尹彦臣成绩:2015年11月15日内容摘要:人类正在步入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21世纪的竞争既是知识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
大学生作为优秀的青年群体,祖国未来的希望,其素质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
营养是高素质人才的物质基础,因此大学生具有健康的饮食行为与良好的营养状况,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安全饮食1 大学生的营养现状1.1 调查背景、意义近年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推广居民营养膳食的科学化。
确实,饮食习惯的良好与否极其重要。
一个人的饮食习惯代表了其生活方式。
大学生,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有志青年正在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
是否具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其将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大学生,饮食不仅可以为其提供营养,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在一天繁重的学习和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状态现如今,很多大学生对任何才能拥有良好的饮食习惯还不知,对于怎样拥有健康的饮食习惯还不了解,更不知道或不重视自己的饮食习惯是否健康。
长期的不良的饮食习惯正在影响着大学生身体的发育,威胁着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状况。
为进一步了解在校大学生的饮食现状,以便更好的引导大学生有一个合理的饮食习惯,我们组织了这次有关大学生饮食习惯的调查。
1.2 调查方法与内容调查方法: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得知:93%以上的大学生都吃早餐,但是有47%的人选择带到教室里吃;还有23%的学生在上学的路上吃;17%不吃早餐的学生中,28%的人是为了减肥,这就是一个错误的观点。
不吃早餐并不能起到减肥的作用,反而会使身体变得更加虚弱。
相反,按规律合理的吃早餐反而是一种不错的减肥方式。
2 大学生的营养需要2.1 大学生的营养需要青少年时期,是一生中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
这时期全身各部位、各器官逐渐发育成熟。
为使青少年能健康地成长,在饮食中要注意如下特殊要求:(l)热能青少年生长发育快,活动量大,故对热能的需要量有些多,平均每天需要热能大约2800卡。
(2)蛋白质青少年对蛋白质的需要量比成年人多,且在质量上也比成年人要求高,每天大约需要蛋白质80~90克。
青少年应多吃一些动物性蛋白,如蛋类、乳类、瘦肉类及动物肝脏。
另外,还应将动物性蛋白分配到三餐中吃,不可集中在一顿饭吃,以防增加胃肠道负担。
(3)维生素是人体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对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
如果长时间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出现维生素缺乏症。
如维生素A缺乏,会患夜盲症、干眼病;维生素B;缺乏,会患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2缺乏。
会患口角炎、舌炎;维生素C缺乏,会患坏血病;维生素D缺乏,则影响其骨能发育等。
为此,青少年最好每天吃500克新鲜蔬菜。
(4)无机盐青少年需要有足够的钙、磷、铁、碘等元素。
钙和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材料,青少年缺少了钙和磷,骨骼发育就会出现障碍,严重时可患软骨病。
铁是红细胞的重要成分,青少年随着身体的增长,血量逐渐增多,需要的铁也就有些多,如果缺铁就容易发生贫血。
碘是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甲状腺素能促进机体代谢和神经骨骼的发育。
青少年如果食碘不足,就会出现身材矮小,智力迟钝。
3 目前大学生存在的营养问题3.1 饮食营养知识不足大学生现有的营养知识是来自中学生物、电视、杂志以及家庭的教育,大学里没有适当的渠道获得科学系统的营养知识。
绝大多数同学不了解每天应该摄入哪些食品来满足对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素的需要,这些营养素主要存在于哪些食品,对食物的选择大多凭嗜好和传统的观念,绝大多数同学不知道如何利用有限的经济条件,吃的合理,吃的健康,而是一味的相信有钱了就可以吃出健康。
3.2 饮食习惯不科学(1).不重视早餐。
大部分大学生不吃早餐或早餐营养质量不高,只有小部分学生重视早餐。
他们不吃早餐的原因大多是起床晚来不及,个别女生是为了保持身材不吃早餐。
事实上,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
早晨起床之后,及时补充营养是一天中脑力、体力恢复的重要保证。
如果不吃早餐将直接导致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头晕,乏力,心慌,思维滞后,直接影响听课效率。
久而久之,还可导致低血糖,诱发肥胖、胆结石等疾病。
(2).饮食没有规律。
饮食无规律的学生在调查显示中并不在少数,有资料显示日常饮食无规律的学生比例已占41.9 %。
他们大多的观点是,有时间多吃点,没时间少吃点或干脆不吃。
这种饥一餐饱一餐的饮食模式最易导致体内脂肪储备能力上升。
而长期无规律的饮食,不仅会引起营养不良,影响睡眠质量,甚至会影响人体神经体液调节和内分泌调节,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3).有酗酒等不良饮食习惯。
事实上,适量饮酒对身体是有好处的,酒精可以刺激血液中兴奋剂如内啡呔的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和身体机能代谢,而过量饮酒就对身体百害无益。
但是一些学生喝酒往往不太注意控制酒量,这对他们的身体损伤是十分大的。
过量饮酒会损害胃肠粘膜,会使体内营养素流失,特别是水溶性维生素和叶酸、维生素B1、B6、C及镁、硒和锌等。
还容易引起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出血、心肌缺血、冠心病。
严重的甚至会导致酒精中毒。
(4).饮水较少,多用果汁及饮料代替白水。
果汁、饮料中大都含有色素、甜味剂、防腐剂等化学合成物质,过量饮用对身体有一定危害。
而白开水能提高身体中乳酸脱菌酶的活性,有利于较快降低累积于肌肉中的乳酸,消除疲劳,焕发精神。
同时多喝白开水也会加快体内新陈代谢的速度,使体内的毒素能较快地随尿液排出体外。
(5).偏爱零食。
现在零食已经不是女生的专利了,很多男生也喜欢吃零食而不注重主餐。
实际上经常吃零食不仅会打乱我们的消化系统的正常工作规律,由于平时吃的一些零食大多是一些高热量低营养的东西,久而久之还会引起肥胖等。
睡前吃零食也不利于身体的消化。
(6).食用过多油炸食品。
在日常生活中,油炸食品因其香味诱人,成为很多大学生常常抉择的食品,但油炸食品却不断受到健康组织和营养专家的质疑,主要是由于:油炸食品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加入含铝的膨化剂,长期大批食用,铝在脑细胞中沉积对大脑有不利影响;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经高温煎炸后会分解出丙烯酰胺,它可以诱发良性或恶性肿瘤;食品的烹制用油,往往重复应用,导致脂类过氧化物积聚,这些物质可促使脑细胞早衰。
同时,人体摄入的油过多,轻易发胖,从而导致高血压、糖尿病、血汗管等疾病。
(7).边走边吃。
有些大学生因为赶时间,边走路边吃东西。
这种现象很不卫生,吃的东西很容易受到细菌、病毒传染,也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大脑既要指挥消化系统,又要指挥活动体系,精力疏散,因此往往咀嚼不细,消化不好。
而且还会有发生呛食、咬舌,使食物误入气管的危险。
3.3饮食结构不合理(1).摄入油脂过多。
摄入油脂过多导致了部分大学生过度肥胖的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与困扰。
(2).食用肉类过多。
肉类是大多数人都喜食的一种食品,很多人都喜欢去肯德基、麦当劳等肉食为主的餐厅,同时也有很多人会摄入很多的肉食。
但是,作为蛋白质的肉食摄入应该是有限度的。
作为食品金字塔的重要组成部分,蛋白质位于金字塔的上层位子,因此一个人摄入的蛋白质量不应过多。
(3).粗粮摄入不足。
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粗粮远离了我们的生活,细粮开始占据我们的餐桌。
可是,细粮没有粗粮中有的一些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造成了某些营养性疾病的产生。
(4).果蔬摄入不足。
果蔬层位于食品金子塔的底部,从这就不能不说明果蔬食品的重要。
果蔬中拥有多种人体所需的的微量元素、维生素,还有丰富的纤维素资源,对于人体有着非常大的好处,有排毒养颜的作用。
而当代大学生中绝大多数却不喜欢吃蔬菜水果,从而导致摄入营养的不均衡。
4 提高大学生饮食质量4.1 有良好的饮食习惯(1).进食要定时定量。
一日三餐是人类在漫长的岁月中构成的生理节律。
定时进餐能够保持血液中养分物资的稳固,保障人体的畸形运动。
个别来讲,每餐之间距离4~5 小时是依据食品在人体胃中停留的时间决定的。
此外,进餐时还需留神食量,食量以满足食欲而又不觉得饱胀为度,切不可养成暴饮暴食或饥一顿,饱一顿的不良习惯。
(2).要有良好的进餐习惯。
习惯卫生与否,与食物摄人后的消化、接收有着亲密的关联。
要取舍清洁卫生、整洁、宁静、高兴的场合进餐,吃饭要一心、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
(3).三餐热量摄入均衡化。
适当安排好三餐热量摄入的比例。
有这样一句谚语“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
目前大学生的热量供应基本达标,但三餐之间热量的分配也并非尽善尽美,早餐要吃得好,也要吃的饱,现在不少学生早餐吃得少,且质量差,而不少大学上午的课程安排很满,如吃不饱、吃不好,很难坚持到中餐,同时也影响上课的效果。
除此以外,晚上也要吃的饱,否则也会影响到晚自习。
三餐热量的摄入以早餐30%,中、晚餐各占35%的比例为好。
人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还包括铁、氟、锌、铜、钳、钴、铬、锰、镍、硅、碘、硒、锡、钒等十三四种。
医学把它们称作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为了增强体质应该常吃“粗食”,不可“偏食”,避免“以药代食”,不吃“污秽饮食”。
4.2完善自身的饮食结构。
食物搭配多样化。
在饮食中尽可能选择多样化的菜肴和主食,以确保各种营养的充分供给。
众所周知的六大营养素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水。
每种食物所含营养素的种类及数量不同。
如果偏食,则往往会引起营养素供给的不充分,会造成营养缺乏。
目前大学餐厅的菜肴中营养素比较全面,都已包含在不同的菜肴中,但是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有限,不可能在一餐中饮食全面,这样就很难保证营养素的充分供给,况且有一部分学生对喜欢的食品就胃口大开,对不喜欢的就嗤之以鼻,这样就更加难以保证比较全面的摄取营养素。
因此,学生就餐时,应不断变换品种,保证饮食多样化。
(如两三个同学可以买上几份不同的菜肴,共同就餐)。
大学生除要摄入谷类、动物食品外,还应注意多食海产品、蔬菜、生果等。
要多食含钙、磷等矿物质丰硕的食物,如虾皮,海带,乳制品,豆制品等。
天天应食400克~500克新鲜蔬菜,以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纤维素的摄入。
女大学生还应注意补充铁,注意选食铁丰盛且吸收率高的猪肝、瘦肉、木耳、红枣等食物。
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最佳时期,合理的饮食与营养对于维护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
因此,全面系统地学习营养的基础知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学校也要帮助大学生主动地将营养知识和营养观念转变为自觉的行为,从而最终达到增进大学生身体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1] 段婷婷,陈刚,李欣蔚-《新西部旬刊》- 2015[2] 刘晓莉,侯莉娟《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第1期(1):86-88[3] 贺栋梁,李小玲,谢红卫,谢文平,李东阳《社区医学杂志》, 2008, 第9期(09):1-3[4] 李黎明,张建波《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08, 04期(4):50-51[5] 宋阳,张然,张立实《现代预防医学》, 2012, 02期(02):302-303[6] 温莹,刘凤洁《应用预防医学》, 2011, 02期(2):89-92[7] 于守洋,杨富清,王重坡,吴坤,孙智涌《营养学报》, 1982(04)[8] 张志军,胡昌标,刘立亚《实用预防医学》, 2009, 16(05):1425-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