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传统走向现代长三角农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从传统走向现代长三角农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从传统走向现代长三角农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来源: 新华网2005-10-01
苏州太湖生态观光农业高峰论坛开幕,来自两岸的60多位农业经济专家聚会太湖畔,为苏州太湖地区的科学规划、开发建设出谋划策。

近几年,生态观光农业正在长三角地区形成一股热潮。

据了解,浙江省目前正在兴建的颇具规模的观光农业园区有30多个,到2004年底,仅杭州市就有15个市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并且到2006年,杭州市计划要扶持和评选30个这样的市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

观光农业的兴起预示着长三角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我这里的翠冠梨和黄花梨都是最好吃的。

”53岁的傅大妈谈起自己的梨园,总是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与自豪。

傅大妈和老伴两个人都是浙江省宁波市滕头村的村民,原来靠种植水稻为生,“日子过得不怎么宽裕”。

后来村里推行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傅大妈和老伴两个人承包了村里九亩半的地,全都种上了翠冠梨和黄花梨,作为滕头村生态农业观光园的一个游览区,接待前来参观的各方游客。

“城里人都喜欢来这里玩,去年一年,不说其他,光靠卖梨子,我们就收入近5万元,比当初种水稻要赚钱多了。

”今年是梨园五年承包期的最后一年,傅大妈和老伴早早的就和村里谈好了,表示要再承包五年。

作为联合国评选出的“全球生态500佳”之一,滕头村较早就开始建设生态农业。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是他们一直坚持的原则,近年来,滕头村先后投入7200多万元,全面实施“蓝天、碧水、绿色”三大工程,在全村范围内兴建了农家乐园、将军林、音乐喷泉广场和多处绿化景观。

滕头村生态农业观光园现在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已经成为了长三角地区著名的旅游胜地。

去年光农业生态园的门票收入就是550万元,今年预计将达到600万元。

而类似于滕头村这样的观光农业生态园区如今在长三角地区已经星罗棋布,并且正在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

与滕头村不同的是,位于萧山的传化农业观光园是由传化大地与政府共同投资建设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目前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占地面积3.3平方公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园区主要生产高科技的农产品以及种苗,年收入达到3000多万,另外旅游观光的收入也有1000多万。

传化大地办公室主任钟永杰介绍说:“我们在做观光旅游和农产品生产的同时还免费为周边的农民示范、推广高科技的栽培技术,推广农业产业化,在为农民提供种苗的同时,还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等一系列跟踪服务,等到一种技术推广成熟以后,我们将会研究和推广新的技术,将本来只有我们这里才生产的有高技术含量的农产品让给农民种植。


目前,各省市政府部门正忙于“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土地集约化是他们发展规划的共同热点。

国家发改委长三角区域规划综合组研究员、上海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郁鸿胜近日在接受采访时提出,目前土地问题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发展的最大瓶颈。

据统计,江苏省每年上报所需土地有35万亩,受到国家审批的只有15万亩,而浙江省每年上报需要土地则达到70万亩,批下来也只有14万亩。

因此,长三角农业要进一步发展,必须从传统型走向现代型。

长三角地区土地资源可谓寸土寸金,一块块农业用地逐渐变成了整齐划一的厂房,过去的大片田园如今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开发区。

“传统的农业生产已经满足不了长三角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育种专家夏英武认为,现在长三角的农业仍然是以传统的生产方式为主,主要依靠种植业,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村第三产业比例太小,农业经济效益低下。

在前不久召开的“中韩观光休闲农业开发和管理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教授指出,传统农业是弱势产业,我国农业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十字路口,观光农业为这种转变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它不仅可提高农产品的商品量,而且把农业的生态效益、民俗文化等无形产品转化成合理的经济收入,从而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目前,长三角地区的观光农业已经突破以农家乐为主的零星个体经营方式,开始发展观光农业的环城区域模式,规模效益正逐渐扩大,各地已经陆续将这一产业看做发展农业的新型道路。

如上海的“亲亲家园”,江苏高邮的东湖农林生态旅游度假村、仪征市的月塘水库水上乐园和江都市渌洋湖生态农业示范区,浙江临安的“八百里养生堂”等。

此外,各地政府也纷纷投入到打造生态观光农业园区等高效农业的项目当中。

无锡市政府表示将在未来几年建成20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做大生态观光农业的规模。

浙江省嘉兴市“都市型农业发展规划”目前刚刚通过专家组评审,其主要目标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嘉兴都市型农业将划分为东北都市农业区、中西部特色农业区和沿江生态农业区3个区域,到2010年将基本形成都市型农业框架。

生态观光农业作为实现以“三高”为目的的新型农业也越来越引起农民们的兴趣,浙江的南浔有一个青藤葡萄绿色果园,被称为葡萄园主的陈伟永是这个果园的创办人,而在5年前,陈伟永还在苦心耕耘他的100亩水稻田,收益少的可怜。

而今他承包的500亩土地里硕果累累,挂满了品种优良的葡萄,陈伟永告诉说,果园里的葡萄都是国外引进的精品绿色葡萄,售价比普通葡萄高出一倍以上,去年一年包括葡萄和种苗的销售净收入就有250万,作为目前湖州市最大的鲜食葡萄生产和新品种引进种植基地,果园不但种植和销售葡萄和种苗,还为休闲观光的游客提供自主采摘。

专家指出生态观光农业是建立在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永续利用的农业,它符合并且代表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最理想选择。

无论是社会还是环境效益都远远超出常规农业,经济效益更是超出常规农业数倍。

那么与其大力发展工业,实现农村工业化到不如走观光生态农业以及高效农业的道路,这也是长三角地区土地资源趋紧步入发展滞长期的新出路。

“现代高效农业既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又给人类提供新型的休闲方式,目前在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雏形,但还没有形成规模。

”浙江省农业办公室副主任顾益康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各地可以从生态观光农业入手,实现从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的逐步转型,这已成为长三角各城市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