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投资管理(专) 复习题

企业投资管理(专) 复习题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企业投资管理》课程复习题一、名词解释(红色字体为不确认题目)1.投资收益率:又称投资效果系数,定义为每年获得的净收入与原始投资的比值,记为E。

2.项目评估:就是在直接投资活动中,在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从企业整体的角度对拟投资建设项目的计划、设计、实施方案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论证和评价,从而确定投资项目未来发展的前景。

3.资本溢价:指企业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投资人的投入资本超过其注册资本的数额。

4.等额偿还:是在还款期内把贷款数总额等分,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本金和剩余贷款在该月所产生的利息,这样由于每月的还款本金额固定,而利息越来越少,所以开始多越还越少,每月不固定。

5.盈亏平衡点:又称零利润点、保本点、盈亏临界点、损益分歧点、收益转折点。

通常是指全部销售收入等于全部成本时(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的产量。

6.投资利润率:指项目的年利润总额与总投资的比率,计算公式为投资利润率=年利润总额/总投资*100%二、简答题1.投资环境的分析包括哪些内容?答:,投资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经济地域为投资这种经济活动所提供的一系列要素和生产条件及其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并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区域性和层次性等特点。

2.营销组合策略的设定包括哪几个方面?答:1.营销因素企业确定了目标市场以后,必须运用一切能够运用的因素去占领它。

营销因素是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可以控制的因素,可分为产品(product)因素、价格(price)因素、分销渠道(place)因素、促进销售(简称“销”,promotion)因素等四大类。

由于四类因素英文单词的开头字母都是P,所以简称4P。

2.营销组合是指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所有营销因素的集合。

企业通过制定和运用有效的营销组合来吸引顾客、赢得竞争。

3.简述规模收益的三种情况?答:(1)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率,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2)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等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率,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不变阶段;(3)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小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率,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

4.场址方案比选主要有几种方法?答:追加投资回收期法(以节省的经营的费用补偿多花费的投资费用,即增加的投资要多长时间才能通过经营费用的节约收回来)2.评分优选法(在场址方案比较表中列出各种判断因素;将各判断因素重要程度给与一定的比重因子和评价值;将各方案所有比重因子与对应的评价值相乘,求出指标评价分;,从中选出评价分最高的方案作为最佳方案)3.最小运输费用法(各原料基地在一定时间的供应量为已知,各基地的相互位置已知,假设各原料运费相同)5.期间费用由哪几部分构成?各有什么内容?答:期间费用(period cost)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营业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

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1.企业在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

对工业企业而言,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工业性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费用。

具体包括应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销售佣金、委托代销手续费、广告费、租赁费和销售服务费用,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材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及其他费用。

但企业内部销售部门属于行政管理部门,所发生的经费开支,不包括在销售费用之内,而应列入管理费用。

2.企业管理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管理费用包括的内容较多,以工业企业为例具体包括:公司经费,即企业管理人员工资、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和其他经费;工会经费,即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拨交给工会的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即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用于职工培训学习以提高文化技术水平的费用;劳动保险费,即企业支付离退休职工的退休金或按规定交纳的离退休统筹金、价格补贴、医药费或医疗保险费、退职金、6个月以病假人员工资、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及抚恤费、按规定支付离休人员的其他经费;待业保险费,即企业董事会或最高权力机构及其成员为执行职能而发生的差旅费、会议费等;咨询费,即企业向有关咨询机构进行科学技术经营管理咨询所支付的费用;审计费,即企业聘请注册会计师进行查账、验资、资产评估等发生的费用;诉讼费,即企业因起诉或应诉而支付的各项费用;税金,即企业按规定支付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土地使用费,即企业使用土地或海域而支付的费用;土地损失补偿费,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破坏土地而支付的土地损失补偿费;技术转让费,即企业购买或使用专有技术而支付的技术转让费用;技术开发费,即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所发生的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设备调整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验费、技术图书资料费、未获得专项经费的中间试验费及其他有关费用;无形资产摊销,即场地使用权、工业产权及专有技术和其他无形资产的摊销;递延资产摊销,即开办费和其他资产的摊销;坏账损失,即企业按年末应收账款损失;业务招待费,即企业为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在年销售净额一定比例之内支付的费用;其他费用,即不包括在上述项目中的其他管理费用,其他费用,即不包括在上述项目中的其他管理费用,如绿化费、排污费等。

3.企业为进行资金筹集等理财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财务费用主要包括利息净支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财务费用主要包括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和其他因资金而发生的费用。

利息净支出包括短期借款利息、长期借款利息、应付票据利息、票据贴现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长期应付融资租赁款利息、长期应付引进国外设备款利息等,企业银行存款获得的利息收入应冲减上述利息支出;汇兑损失指企业在兑换外币时因市场汇价与实际兑换汇率和不同形成的损失或收益,以脱离因汇率变动期末调整外币账户余额而形成的损失或收益,当发生收益时应冲减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包括开出汇票的银行手续费等。

6.编制可行性研究的程序是什么?答: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 Study),是指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分析、技术分析、财务分析和国民经济分析,对各种投资项目的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进行的综合评价。

1)机会研究(又称为立项建议)它是对投资的方向提出建议,企业及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中发现的问题和市场中的机会,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基础,寻找最有利的投资机会。

从企业来看,应根据资金实力的大小,现有技术能力,寻求新的效益较好的投资机会。

2)初步可行研究(又称为立项审查)它是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前期活动,是大体收集材料,对投资项目的前景粗略估价的过程。

由初步可行性研究,决定是否继续进行可行性研究。

3)可行性研究是在初步可行研究基础上认为基本可行,而对项目各方面的详细材料进行全面的搜集、掌握,依此对项目的技术和经济诸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考察,并对项目建成后提供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成本、费用、价格及收益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为决策提供确切的依据。

4)形成评价报告经可行性研究后,要将技术上可行和经济上合理与否的情况形成结论,写成报告,并对重点投资项目进行评定和决策。

报告的具体内容包括资产投资项目的预测(就是预测投资项目需要增加那些固定资产,增加多少,何时增加等);提出投资概算,筹划投资来源;拟定投资方案,测算投资效果。

5)投资方案的审核和决策投资效益指标计算出来后,就应对同一项目的不同投资方案的效益进行对比,择优进行决策。

7.对投资者的分析包括哪些方面?答:摘要主要包括:项目名称、承办单位、项目投资方案、投资分析、项目建设目标及意义、项目组织机构等。

项目背景分析及规划主要包括:(1)项目背景;(2)项目建设规划;(3)主要产品和产量;(4)工艺技术方案。

外部环境分析主要包括:(1)外部一般环境分析;(2)产业分析。

市场需求预测主要包括:(1)国外市场需求预测;(2)国内市场需求分析。

内部分析主要包括:(1)项目地理位置分析;(2)资源和技术分析;(3)项目SWOT分析;(4)项目竞争战略选择。

财务评价主要包括:(1)评价方法的选择及依据;(2)项目投资估算;(3)产品成本及费用估算;(4)产品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5)利润及分配;(6)财务盈利能力分析;(7)项目盈亏平衡分析;(8)评价分析结论。

融资策略主要包括:资金筹措、资金来源、资金运作计划等。

价值分析判断主要包括:价值判断方法的选择、价值评估等。

退出机制主要包括:如果投资失败,可转化成为什么其他用途,减少投资损失。

8.一般性工业项目的市场预测包括了哪些内容?答:市场预测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影响市场供求变化的诸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预见其发展趋势,掌握市场供求变化的规律,为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预测市场容量及变化市场商品容量是指有一定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总量。

市场容量及其变化预测可分为生产资料市场预测和消费资料市场预测。

生产资料市场容量预测是通过对国民经济发展方向、发展重点的研究,综合分析预测期内行业生产技术、产品结构的调整,预测工业品的需求结构、数量及其变化趋势。

消费资料市场容量预测重点有以下三个方面:?(1)消费者购买力预测。

预测消费者购买力要做好两个预测:第一,人口数量及变化预测。

人口的数量及其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消费者的消费水平。

第二,消费者货币收入和支出的预测。

(2)预测购买力投向。

消费者收入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消费结构,即消费者的生活消费支出中商品性消费支出与非商品性消费支出的比例。

消费结构规律是收入水平越高,非商品性消费支出会增大,如娱乐、消遣、劳务费用支出增加,在商品性支出中,用于饮食费用支出的比重大大降低。

另外还必须充分考虑消费心理对购买力投向的影响。

(3)预测商品需求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根据消费者购买力总量和购买力的投向,预测各种商品需求的数量、花色、品种、规格、质量等等。

预测市场价格的变化企业生产中投入品的价格和产品的销售价格直接关系到企业盈利水平。

在商品价格的预测中,要充分研究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利润的变化,市场供求关系的发展趋势,货币价值和货币流通量变化以及国家经济政策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预测生产发展及其变化趋势对生产发展及其变化趋势的预测,这是对市场中商品供给量及其变化趋势的预测。

9.主要设备选择时包括哪些内容?答:1.生产率设备的生产率一般用设备在单位时间(分、时、班、年)的产品产量表示。

2.工艺性机器设备最基本的一条是符合产品工艺的技术要求 设备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能力叫工艺性。

3.可靠性机器设备 不仅要求其有合适的生产率和满意的工艺特性 而且要求其不发生故障 这样就产生了可靠性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