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设计2006 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一等奖大同小学熊伟课程名称恐龙世界使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湘版)教材第8册第6课适用年级四年级主要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借助恐龙的影视、图画资料等信息,观察赏析,了解恐龙,重点认识它们的外形结构、色泽花纹、表情动态、习性环境,学习抓特征与再造想象表现事物的方法,创造性地画出恐龙,集体组拼成一幅恐龙世界的想象画。
本课的美术活动方式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教学时适当综合自然科学、历史和信息等课程内容,并与人类社会的生存繁荣相联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进行综合性学习。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学实践证明,美术学习中的创造表现一般是建立在对事物充分了解、观察和想象基础上的。
而本课要认识了解和描绘表现的恐龙,早在六千多万年前就灭绝了,我们不可能从现实生活中直接获得对他们的感性认识。
但考古发现和相关的影视作品与文献资料还是相当丰富,特别是有关恐龙的网络资源很多,且现今已知恐龙的种类大约有800多种,庞大的资源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传统的“授--受”方式显然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合理地将恐龙的各种学习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并能让学生在一个可交互的教学平台中自主探究学习,则是较理想的教学方式。
本课教学设计就是基于网络环境,开发了拼图游戏、动态与静态的影视图像、知识抢答、特征分析、主题论坛等资源模块,构建了交互型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使用一人一机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创新了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习的视野更开阔、兴趣更浓,为学生深入探究问题提供了有效有利的资源保障,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使本课的教学目标易于达成。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所指出:“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设计正是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为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为行动指南,精心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教学过程与方法等,构成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目标:了解各种恐龙的特点,认识它们的外形结构、色泽花纹、表情动态、习性环境,学习抓特征画恐龙想象画的方法。
能力目标:能综合利用信息资源解决学习问题,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创造性的描绘表现恐龙世界。
情意目标: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喜爱自然和动物、关注自然环境及生物生存的情感态度。
教学过程和步骤的解析本课教学过程为【课前准备·进入平台】--【拼图发现·激趣导入】--【电影速览·概况感知】--【游戏答问·形成认知】--【赏析图文·理解范作】--【反馈交流·解析尝试】--【设立情景·创作展示】--【开放论坛·聊天评价】--【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具体步骤及解析如下:一、课前准备进入平台1、授课准备:网络教学平台备课端制作上传本课课件、绘制大幅背景图版、学号贴纸、绘画和手工工具。
2、学习准备:绘画和手工工具。
3、进入平台:学生和老师用各自用户名和密码进入我校“交互型课教学平台”中的《恐龙世界》一课的学习和授课首页。
(如下图,网址:/cbnse/Default.asp)(学生使用帮助:用户名是入学年限加学号,如四年级1号同学为00101,34号为00134,密码同用户名。
)二、拼图发现激趣导入1、拼图激趣:“喜欢玩拼图吗?”出示拼图界面,“拼一拼,发现了什么?”(使用帮助:打开显示学生端课件,点击探索学习进入拼图游戏,点击选择图形模版,移动到相应位置,点击放下拼合。
)2、发现恐龙:学生用鼠标玩拼图,迅速发现恐龙形象。
(如上图)3、揭示课题:“恐龙是生活在什么年代的动物?”“曾经称霸地球一亿六千五百年之久的恐龙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这节课让我们发挥无穷的探究精神和想象力画一个精彩的恐龙世界。
”板书课题,出示课题界面。
评析: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重点突出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揭示课题的目的。
先从恐龙模版拼图游戏开始,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在发现恐龙形象后,结合教师生动的描述,从而揭示课题,为进一步探究学习和想象表现建立起良好的开端和铺垫。
三、电影速览概况感知1、欣赏影像:播放迪斯尼动画大片《恐龙》的精剪,学生认真观赏大师们制作演绎的恐龙生活场景,准备答题。
(使用帮助:广播教师端课件,点击播放视频)2、交流感想:“看了这段录像有什么感想?”进行反馈交流,如“身临其境”、“丰富多彩”、“相处和谐”、“环境优美”、“值得探究”……评析: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再现恐龙世界,使学生建立对恐龙的感性认识。
动画大片以其强烈震撼的视觉效果,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求问题的欲望,并为游戏答题打好基础。
四、游戏问答形成认知1、游戏问答:出示十道判断题,如下图,学生用鼠标操作“恐龙”进行答题,检测学生对恐龙的了解程度。
( 使用帮助:进入学生端课件知识抢答界面,点击恐龙快跑开始按钮,用鼠标上下移动控制恐龙奔跑经过答案判断对错。
)2、反馈鼓励:汇报成绩,给予奖励和鼓励评价。
出示“知识抢答”答案界面,“说说错了哪道题”,师生进行知识交流互补。
3、整理归纳:“请你在答案中归纳出我们想象画恐龙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构思。
”依据学生的发言,老师归纳板书:外形结构、色泽花纹、表情动态、习性环境。
评析: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重点强调对恐龙形态特征的理性认识。
将恐龙知识的判断题融入在“恐龙奔跑”的情境中,让枯燥的问题变成了有吸引力的游戏,充分体现了在玩中学的教育理念。
“恐龙快跑”游戏的十个问题都与启迪如何表现恐龙密切相关,分别指向恐龙的外形结构、色泽花纹、表情动态、习性环境四个方面,使学生从欣赏影视大片《恐龙》的纷繁复杂的感受中,理清了怎样表现恐龙的头绪,并且学生已检测到自己认知恐龙较薄弱的地方,使下一步的深入探究学习,针对性增强、目标更具体。
五、赏析图文理解范作1、深入赏析:出示图文范作,包括各种恐龙的图片资料、图片结合文字详细介绍,漫画家画的动态表情作品和学生作品四个方面的内容。
“这里有丰富的学习资源等待大家的开采,同学们自主选择欣赏,在从四个方面的了解认识中构思如何创作表现你的恐龙的特征。
”(使用帮助:学生端课件中,自由点击进入四个板块——图片资料、图文介绍、动态表情、学生作品,双击缩略图可最大化观察。
如下图。
)2、巡行提示:老师在学生自主赏析的过程中个别提示,指导学习。
“网络是一个宝藏,不要因为琳琅满目而看花眼,要朝着自己薄弱环节或构思的目标深入观察探究。
”评析: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借助交互型教学平台,建立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教学时,每个学生都可利用该平台所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个性化自由开放地选择,研究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问题。
如不擅长画动态的同学可以赏析“动态表情”内容;构思画一只集众家所长恐龙的同学,可以快速浏览各种恐龙图片,寻找不同恐龙的标志性特征……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实现了真正的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保护和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以形成。
同时,交互型教学平台其丰富的学习资源,较好地改变了用常规方法上本课而学习资源提供有限的问题,有效保障了学习的效度。
六、反馈交流解析尝试1、解析特征:出示几只外形特征明显、有代表性的恐龙轮廓,“同学们,请你判断他们是什么恐龙,并说说理由。
”(使用帮助:广播教师端课件,根据学生判断拖动名称放到对应的恐龙边,正确即显示出该恐龙的完整结构,如下图。
)2、交流尝试:“怎样让恐龙显得更生动呢?”师生讨论,得出结论:画好表情动态和习性、环境使恐龙更生动。
师生共同构思、合作交流,在黑板上演示画一只生动有趣、特征突出的恐龙。
3、提取花纹:“说一说,看一看,点一点,找一找恐龙的花纹的组织规律。
”出示几只花纹色泽明显的恐龙,与自然界可见到的动物比较,分析花纹样式和色彩深浅及分布等规律,并为演示画的恐龙添画合适的花纹,表现粗糙皮肤等特点。
(使用帮助:教师端课件中点击恐龙,可呈现其色彩和花纹,如下图)评析: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重点突出了学习抓恐龙特征,并个性地运用知识进行尝试表现的学习目标。
有“放”就有“收”,在学生自主赏析环节之后,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进行反馈交流,解析外形结构和色泽花纹,并将四个方面的学习进行运用,融入到合作尝试的创作之中,强化了对理解与运用关系的认识。
学生在归纳、内化、运用的过程中,获得恐龙想象绘画的基本方法。
师生共同完成范画的过程也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关系融洽。
七、设立情景 创作展示1、活动情境:出示课前为恐龙世界绘制的环境背景大幅图版——有草原树林,高山湖泊,广阔天空,“你想画一只恐龙生活在这儿吗?”2、活动要求:想象画出一只有创意、生动形象的恐龙。
然后剪下来,在顶部贴上学号,送到“大峡谷”来生活,我们共同创造一个精彩、美好的恐龙世界。
(使用帮助:学生端课件,点击做测试题。
)3、学生创作:讨论——“你想画一只什么样的恐龙,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互动——“我要画一只可爱的粉色肚皮的母雷龙在湖边采花。
”“我要披着战甲抬起前脚像一个王者一样站在那块岩石上俯瞰我们的世界。
”“我要画一只从蛋壳里面探出头来的龙宝宝贴在近处的草丛里。
”……播放《侏罗纪公园》的主题音乐,学生进行创作。
4、巡辅展示:老师在学生创作的过程进行个别辅导,协调组织学生,将恐龙粘贴到图板上组合成集体作业,展示出来。
评析: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重点突出了学生在情境激励下的创作活动。
背景图板给了学生一个想象的舞台,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创作的热情,使创作活动富有情趣性。
集体作业比个体作业更丰富多彩,形成宏大壮观的恐龙“世界”的感觉,同时降低课堂创作的繁杂度,学生只需直攻一只“恐龙”,不浪费时间在非重点的背景涂画中。
八、开放论坛聊天评价“聊天”评价:组织先完成贴上去了的同学,进入论坛投票交流。
“你想对几号作品作出评价?他的恐龙画得怎么样?发表你的意见或者建议。
你也可以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再看看别人对你的画有些什么评价,你觉得对你的画评价最中肯的是哪一句?”(使用帮助: 学生端课件里点击参加讨论进入论坛,把发言内容输入,点击发表,即可察看自己和同学、老师的发言)学生评价如:00104号:“瞧,我的恐龙还有着四片闪闪发光翅膀,投我一票!我回家以后要把大家对我评价给爸爸看。
”、00121号:“27你的恐龙可真美,正真是恐龙世界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