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力复习
其次 要弄清楚各个力的大小,以确 定力的图示的标度;
第三 弄清楚要做的各个力的方向;
最后 确定力的作用点。
什么是力
1、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施力物体、受力物体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a、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b、有力必须有施力体和受力体,缺一不可 4、力的作用效果: (a) 使物体发生形变
3. 使用时注意避免弹簧秤秤钩与称壳之间的 摩擦力
返回
原理: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也就是 说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弹簧的伸长成正比
构造:钢制的弹簧、挂钩、吊环、外壳、指针等。
弹
簧
测 力
使
计
用
使用前
应观察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在0刻线处
先拉动挂钩几次,以免弹簧被外壳卡住。
弹簧测力计不一定局限于竖直使用,可以向任 意方向拉伸。但拉力应沿轴线方向,以防止扭 曲,使弹簧指针挂钩不与外壳发生摩擦,减少
示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
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可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当挂在测力计钩上的物 体静止时,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重
重力的大小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关系式:G=mg (g=9.8N/㎏)
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 间也不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三、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 的形状
2、改变物体 的运动状态
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若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说明物体一定受到力了的作用;若物 体受到力了的作用,则物体的运动状 态不一定发生改变。 2.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本章讲述力的初步知识,包括 什么是力,力的单位和测量,力 的图示,重力,二力合成等知识, 是学习后续知识压强、浮力、功、 简单机械的基础,在日常生活和 生产中也常用到,因此本章是初 中物理的基础的一章。
本章知识的安排是先讲述力 的一般知识,包括力的概念,力 的单位和测量,力的三要素和力 的图示,使学生对什么是力、力 这个物理量的特点有个初步的认 识。再来研究重力这种生活中最 常见的力。最后讲述二力合成的 知识,重点是同一直线上二力的 合成。
测量时 :测 使量 用误 ,差 以。 免但 自一 重般 参情 与况 测下 量,,弹给簧实测验力带计来不误颠差倒。
特别注意的是:只有作用在挂钩上使弹簧拉伸 的力,才能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发生改变。
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板
注意事项:待测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力 的方向一定在测力计的轴线上,测量 前一定要检查指针是否指零。
作用点
力的表示方法
力的图示(重点) 力的示意图
重力 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力的合成(重点)
各类测力计
测
力
读数练习
计
的
读数示范
使
用
使用规则
弹簧秤是测力计的一种 生活中常见的 测力计
返回
1.读出右图弹簧秤的示数
返回
答案
下一题
1.右图弹簧的示数为
返回前页
2.9 N
下一题
2.读出右图弹簧的示数
概念: 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
力
来的做法叫做力的图示。
的
⒈确定受力物体。从力是物体 对物体的作用来判断受
力 的 表
图 示
力物体,并画出一个长方块表示受力物体。
⒉找作用点。作用点要画在受力物体上,一般画在物
体的重心。
具 体
⒊画出力的作用线。过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
示
做 ⒋选取标度。所选的标度要适当,应便于作图,过大 法 或过小都不好,一般使力的大小为标度的2倍或3倍
返回
答案
上一题 下一题
2.右图弹簧的示数为
返回前页
4.3 N
下一题
3.读出右图弹簧的示数
返回
答案
上一题 下一题
3.右图弹簧的示数为
返回前页
3.6 N
下一题
4.读出右图弹簧的示数
返回
答案
上一题
4.右图弹簧的示数为
返回前页
3.0 g
以 弹 簧 秤 为 例:
刻度盘分为左右两部分
左边 g 右边 N
表示质量 单位 克 表示力 单位 牛
读数应读右边 步骤如下:
1 读出整数位牛顿数 2 N 2 读出剩余刻度所含0.1牛顿数 0.9 N
3 将其相加为结果
2.9 N
返回
弹簧秤使用注意事项
为了保持测量精确,使用时要注意:
1.使用时要看清量程,加在弹簧称上的力 不能超过该弹簧称的测量范围
2. 确认弹簧秤的指针在使用前指在零位置
方
(必须是整数倍),如果在一个图中同时要画几个力的
法
图示时,必须统一用一个标度。
⒌截取线段表示力的大小。要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
力
向截取线段。代表力大小的线段要与标度成整数倍, 箭头应标在最后一段的末端,并注明力的大小 。
的 示
概念:用箭头来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的做法
叫做力的示意图 。
意 图
做法: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个箭头,只表
(b)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运动状态
运动快慢和方向
5、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力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重点)
力的单位:牛顿 简称:牛 符号:N
力的作 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测力计
力的测量工具: 实验室常用的测力计:弹簧测力计
大小
力的三要素: 方向 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存在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一对相互作用的 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而且是作用 在两个物体上。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是人们为研究方便而规定的。事实上,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 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2)物体是否接触不能成为判 断是否发生力的作用的依据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发
物理学中的力 最初是从肌肉的紧张 得出来的
人
推
马
拉
起重机
提
压路机
压
物体 作用
箱子 车 重物 路
物体
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人
施
马
力
起重机
物 体
压路机
受 铅球
力车物 体 Nhomakorabea重物
路
没有物体或只有一个物体 都不存在力的作用
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施力物体同时 也是受力物体
1、对力的认识和理解
(1)力不能脱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2)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运动状态
运动快慢和方向
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
状态改变 三种形式
方向不变,快慢改变 快慢不变,方向改变 快慢、方向都改变
可见:
只有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物体运动状态 不发生改变。
求 作力的图示
作
气
球
中
人每
受
个 人
到
的 重
的力
力
为 50
N
的
图
示
首先 要弄清楚物体受几个力的作 用,作几个力的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