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

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

1.生产资本的两种不同划分的区别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又可以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这两种划分的依据、意义和内容是不同的,不能混淆。

这两种划分的区别是:第一,划分的目的和意义不同。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并据此进一步分析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揭示它们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并进而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于预付资本量和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第二,划分的标准和依据不同。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转移和价值周转方式上的不同。

第三,划分的内容不同。

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包括全部生产资料,可变资本的实物形式是劳动力;而固定资本的实物形式只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资料,流动资本的实物形式既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对象,也包括劳动力。

这就是说,固定资本是不变资本的一部分,可变资本则是流动资本一部分。

2.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本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现实意资本循环原理指导我们认识和利用社会主义资金运动的规律。

资本循环原理阐明:为保证资本循环连续进行,产业资本家必须把它的资本按照再生产要求的比例,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部分,并使它们在空间上并存和在时间上继起。

这一循环原理,撇开马克思分析时的资本主义性质,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现实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循环也要依次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三个阶段,并相应采取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和商品资金三种职能形式。

企业资金只有在不断循环中才能保值和增值。

要保证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循环顺利进行,也必须根据生产规模、技术构成、购销时间的长短等情况,把全部资金合理地按一定比例分配在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和商品资金三种形式上,并使它们各自顺利循环。

这就要求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做到均衡生产,产品要适销对路,从而加速资金的循环。

资本周转原理指导我们认识和加速资金周转的意义和途径。

资本周转原理阐明:加速资本周转,不仅可以避免或减少因固定资本无形磨损带来的损失,而且可以节约预付资本,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这一原理撇开资本主义性质,对社会主义建设也有现实意第一,社会主义企业只有加速资金周转,才能节省预付资金,增加盈利。

第二,要加速资金周转,必须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其主要途径是: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适时储备,减少盲目生产,搞好产销平衡,发展交通运输、通讯事业和信用制度,提高固定资金利用率等。

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阐明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条件下,要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也必须要努力保证两大部类之间、两大部类内部以及一、二、三产业之间合理发展,保持合理的、协调的比例关系,努力使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在结构上和总量上保持基本平衡。

为此,在强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2}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不仅揭示了资本循环和周转的资本主义性质,而且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运动的某些共同规律。

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阐明了社会化商品经济条件下,物质生产和价值运动的一般规律。

在当代,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马克思给出的资本运动公式可以看出,资本增值运动既是购买、生产、售卖三个阶段的统一,又是生产和流通过程的统一;既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统一,又是时间上继起、空间上并存的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从资本运动的角度看,资本有如下特征:垫支性、增值性和补偿性。

其中,资本的垫支性和补偿性是资本增值的前提,而增值性则是资本垫支与补偿的出发点和归宿。

资本要实现增值,就必须保证资本运动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当代各国在提高资本运动的连续性和高效性方面的做法是:一,调整企业经营战略,加速资本循环;二,扩大消费信贷,加速资本循环;三,加速新产品开发,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四是建立开放、完善的市场体系。

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主要取决于折旧率。

确定折旧率的基本根据是固定资本在其寿命期内的磨损状况,以及由技术进步导致资本贬值造成的无形磨损。

按一定折旧率从企业销售收入中提取的折旧率,形成折旧基金,用于企业固定资本的更新改造。

提高固定资本折旧率,可以加速固定资本的周转,资本家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收回固定资本的折旧费。

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为固定资本折旧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在资本总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资本的周转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在资本积累的条件下,通过引进新的机器设备,加速资本更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所以,资本家历来重视资本的周转速度。

资本周转时间由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构成。

而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都与企业的存货水平变动有关。

企业的生产资料存货越多,流动资本所经历的生产时间中的储备时间就越长;成品存货越多,流动资本所经历的流通时间中的销售时间就越长。

总之,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越慢,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利润总量就越少。

因此,企业必须根据供销两方面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存货,尽可能缩短储备时间和销售时间。

企业调整存货可以通过变动进货量、生产中的消耗量、销售量三种方法进行,它们都受价格信号和数量信号的约束。

在预期价格下跌时,企业应尽可能减少存货;在预期价值上涨时,企业应尽可能增加存货,但是,增加存货会减缓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因此,企业必须将增加存货可能带来的利弊进行比较,确定合理的存货水平。

当企业面对生产资料短缺或过剩的信号时,企业也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存货水平,否则必会影响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资本循环-经营启示{3}资本循环理论对现代企业经营的启示1、要协调好购、产、销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资本的目标首先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这是搞活企业的关键所在。

而资本只有不停地运动才能实现价值增值。

产业资本要经历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这是企业进行经济活动必须遵循的共同规律,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

资本只有不断地从一个阶段转到另一阶段,循环运动才能顺利进行。

如果在第一阶段发生困难,购买不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货币资本就会成为贮藏货币,不能发挥资本职能;如果在第二阶段发生停滞,生产无法进行,剩余价值无法生产出来;如果商品卖不出去,完不成“惊险的跳跃”,受伤的不是商品,肯定是商品生产者,他不能获得利润。

所以在资本循环中每一环节都是重要的,任一环节的中断都会导致循环的中止而不能带来利现代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购、产、销的思路组织生产,协调好购、产、销的关系,遵循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继起性的原则,让资本并存于三个阶段,不停顿地由一种形式向下一种形式转换,从而为企业带来利润。

2、要合理优化配置资源马克思在分析生产资本循环时指出,资本家运用生产资本就是根据资本家的意愿,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按一定的数量比例和两者的质量进行结合,这是资本循环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

现代企业在进行生产活动时也不例外,在生产活动中要合理优化配置资源,购置的生产资料和招收的工人在量上要有恰当的比例,与技术构成相适应。

因为如果劳动力多于生产资料的需要量,必然造成人浮于事,冗员增加;如果劳动力少于生产资料的需要量;必然造成开工不足,设备闲置。

所以,在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配置上应该符合技术构成,优化配置资源。

同时要做到科技进步与科学管理在生产过程中合二为一,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人是主动资产,在生产中充分调动生产者劳动积极性,能充分发挥资源最大的潜能,从而形成一个良性资本循环3、要重视流通环节,加强成本核算在资本循环中,购买原材料和销售商品处于流通领域,尽管剩余价值不是在这两个过程生产,但却是价值实现的过程。

这一过程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企业要加速资本的循环,就要缩短流通时间、减少流通费用,搞好合同生产。

作为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首的海尔集团就十分重视流通环节。

海尔集团在1998年推出“业务流程再造工程”,从采购和销售两个环节入手,将原有的各自采购统一为集团统一采购。

仅此一项,在1999年降低了5亿元的采购成本,2001年又在1999年基础上降低了10亿。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一般买易卖难,海尔抓住这一特点,减少库存面积和库存量,在海尔开发区物流中心,其零配件仓库库存面积减少了32万平方面积,原材料只有不到7天的库存,成品在24小时内发往各配送中心。

所以,海尔呆滞物质降低了90%,减少了资金积压。

一般企业从接到订单到组织采购、制造到配送全过程需要36天,海尔集团向速度要效益,只需10天时间,实现与商家之间现款现货。

目前海尔国内应收账款几乎为零。

资本循环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循环的终点又是另一个循环的起点。

也就是说,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

现代企业以赢利为目的,而只有商品适销对路才能赢利。

所以,现代企业要把握市场脉搏,选好投资方向,使产品适应市场的需要,这样才能使商品资本顺利地转化为货币。

所以,现代企业要重视流通环节,加强成本核算,降低成本,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马克思的本循环理论以产业资本为例,分析了资本要增值,必须不断运动的特征,同时提出要使资本不断地运动,就必须满足空间上并存与时间上继起的条件。

这一理论对于现代企业资本运营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这就是:现代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要重视运动的每一环节,加强成本核算,优化配置资源,协调好购、产、销三环节的关系,使资本处于不断的运动中,从而不断地吸收活劳动,以实现价值的增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