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科学)培训教案培训时间:培训地点:马场镇波那小学办公室培训科目: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主办单位:马场镇波那小学培训教师:王恒生培训内容: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科学三、四年级培训学时:3学时培训目的:一、通过培训让教师从整体上认识《科学》教学中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并对其认识和了解《科学》学科法制教育的渗透点的分布。
二、让科学任课教师认识和了解三、四年级《科学》法制教育的渗透点的内容和要求与方法。
三、让参培教师阅读书后的范例教案及探讨,从而借鉴好的教学方法,对自己的设计和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创新的尝试和改进。
培训重难点:让教师认识和了解三、四年级《科学》法制教育的渗透点的内容和要求与方法;但教师们不知如何结合实际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创新的尝试和改进,进而达到法制教育的目的。
培训过程:《科学》三、四年级一、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科学》或《科学》1、整体认识《科学》或《科学》在《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培训的学科法制教育渗透点中,是小学教育学科的重要学科之一,其渗透点达到39个。
2二、学习《<科学>法制教育渗透点》(一)三年级科学小学三年级科学法制教育渗透点有6个,其中上册2个,其中下册4个。
1、渗透点1(1)学科内容:三(上)/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第2课/哪种材料硬(2)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有关循环经济、资源节约方面的法律法规。
(3)教学要求及方法:初步了解;结课点睛,拓展延伸。
(4)事例及说明:在本课第三个活动“饮料罐的故事”结束后,根据教参上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材料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结合本课内容,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下列问题,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①.生产铝罐需要经过哪些过程?利用了金属的什么性质?②喝完饮料后的空铝罐,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③随意丢弃、倾倒废旧物,仅仅是违反社会公德吗?(有的是属于违法行为。
告诉学生法律名称即可,不宜过多阐述)。
2、渗透点2(1)学科内容:三(上)/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第7课/给身边的材料分类(2)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环境保护法》等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
(3)教学要求及方法:初步了解;结课点睛,拓展延伸。
(4)事例及说明:在本课进行第二个活动“材料与环境”时,根据教参上教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原有认识,结合本单元的内容,让学生思考和司论下列问题,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①我们应该怎样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呢?②为保护环境,我国专门颁布了几部法律。
你能说出其中一部的名称吗?③每年的6月15日为“世界环境日”,为什么要设“世界环境日”?你认为有必要吗?3、渗透点3(1)学科内容:三(下)/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第6课/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2)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3)教学要求及方法:初步理解或初步了解;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4)事例及说明:在本课第二个活动“不同的生命周期”结束后,根据教参上教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振查阅和交流资料,了解更多动物的生命过程,结合本课内容,让学生思考和讨沦下列问题,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①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如果我们人为地破坏了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还能正常繁殖后代吗?②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我国颁布了一部法律,你知道这部法律的名称吗?③作为一名小学生,你怎样参与到保护小动物的活动中?(在作以上的讨论时,教师相机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内容,如果身边有野生动物保护的具体实例,教师最好结合实例进行教学。
)4、渗透点4(1)学科内容:三(下)/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第7课/我们的生命周期(2)法制内容:保护身体健康的法律意识。
(3)教学要求及方法:知道;联系实际,创设情境,结课点睛。
(4)事例及说明:在本课第二个活动“我们的一生”结束后,根据教参上教学目标中的科学概念目标:人的寿命长短与生活是否健康有很大关系,结合本课内容,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下列问题,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①我们该为今后的健康成长做哪些准备呢?②某农民工因为工作环境恶劣,得了不该得的职业病,他该怎么办?(通过法律等途径维权。
可以结合开胸验肺等事件说明。
)5、渗透点5(1)学科内容:三(下)/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第7课/水的三态变化(2)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3)教学要求及方法:初步了解或记住;联系实际,设计开放题。
(4)事例及说明:在本课第二个活动“水的三态循环”结束后,根据教参上教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思考有关自然界水的相关问题,并尝试用“水的三态循环”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结合本课内容,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下列问题(在讨论中教师相机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相关知识渗透):①如果雨下得很多或很少,会出现什么情况?②我国专门为水颁布了一部法律,你知道吗?③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节约用水呢?6、渗透点6(1)学科内容:三(下)/第四单元/磁铁/第6课/指南针(2)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3)教学要求及方法:知道;结题点睛,拓展延仲。
(4)事例及说明:在本课第一个活动一指南针的历史”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下列问题:①从“指南针从我国传到了世界各地,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这一实例中,我们能说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吗?②为了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我国还颁布了一部法律,你们知道这部法律的名称吗?(二)四年级科学小学四年级科学法制教育渗透点有6个,其中上册4个,其中下册2个。
1、渗透点1(1)学科内容:四(上)/第一单元/天气/第7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2)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3)教学要求及方法:初步了解;实例分析,拓展延伸。
(4)事例及说明:①在本课第五个活动“综合分析”结束后,教师指出: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②结合本单元内容,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下列问题,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a这一段时间里的气温、降水量、风和云量的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b你能举出身边因气象变化影响生产或生活的具体实例吗?c气象预报可以随意发布吗?国家对此有什么规定?(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的相关内容)。
2、渗透点2(1)学科内容:四(上)/第二单元/溶解/资料库·清理海面溢油(2)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3)教学要求及方法:初步了解;师生互动,实例分析。
(4)事例及说明:①在本单元《资料库》中的《清理海面溢油》的教学活动中,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
②师生互动。
结合海洋环境保护的知识,师生共同思考和讨论下列问题:a如果把上百万吨的油倾人海中,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呢?b什么是解决溢油事件的最好办法呢?3、渗透点3(1)学科内容:四(上)/第三单元/声音/第7课/保护我们的听力。
(2)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一条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本法所称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3)教学要求及方法:初步了解和初步理解;专题讨论,自然渗透。
(4)事例及说明:①在第一个活动“远离噪声”结束后,教师适当插人专题讨论:a哪些声音属于噪音?b描述噪音的特点。
c我们如何防止噪声污染呢?②结合教学内容,教师相机向学生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的相关内容,使学生知道防止环境噪声污染的意义。
4、渗透点4(1)学科内容:四(上)/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第3课/运动起来会怎样(一)/第4 课/运动起来会怎样(二)(2)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十七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将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第二十条学校应当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课外训练和体育竞赛,并根据条件每学年举行一次全校性的体育运动会。
(3)教学要求及方法:初步了解和应用;结题点睛,拓展延伸。
(4)事例及说明:在教学第3课第二个活动“呼吸为什么会加快”和第 4 课第二个活动“体验心脏的工作”时,根据教参上教学目标中的科学概念目标: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
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结合这部分的教学知识,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下列问题,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①运动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②运动与心跳有什么关系呢?③我国专门为体育颁布了一部法律,你知道这部法律的名称吗?5、渗透点5(1)学科内容:四(下)/第一单元/电/第2 课点亮小灯泡(2)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第一条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十三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第十五条国家扶持在电网未覆盖的地区建设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为当地生产和生活提供电力服务。
(3)教学要求及方法:知道和应用;设计活动,拓展延伸。
(4)事例及说明:①在本课第二个活动“让小灯泡发光”结束后,教师提问:国家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还专门颁布了一部法律,你们知道吗?(相机向学生介绍可再生能源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相关内容)②师生互动:a我们身边有可再生能源的具体实例吗?能说给大家听听吗?b为自己的家庭制订一份《节约用电家庭公约》。
6、渗透点6(1)学科内容:四(下)/第三单元/食物/第7课/食物包装上的信息(2)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3)教学要求及方法:理解和应用;实例分析,拓展延伸。
(4)事例及说明:在本课第一个活动“观察食目标;在了解食品火活动“观察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结束后,根据教参上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包装信息的漪中,加强学生关注自身健康生活的意识,结合本课内容,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下列问题,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①一般的食品包装上有哪几类信息呢?②查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看一看关于食品包装,法律上有哪些规定?阅读与探讨1、阅读。
参培教师自由阅读《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教材P169页—P173页的范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