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篇一:培养五年级学生评改作文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培养五年级学生评改作文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北展小学李和亭一.问题的提出修改是写作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古今中外成功的写作实践和作文教学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课程标准》也提出:要“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而当前的作文修改存在许多弊端:(1)教师重写前指导,轻改前指导。

(2)教师重自己修改,轻学生自改和互评。

(3)教师重对学生的作文作结论性修改,轻修改时的点拨及信息反馈。

(4)教师重修改的结果,轻修改的过程及评价。

(6)教师重作文修改本身,轻修改过程中师生情感沟通及学生主体人格的培养。

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严重挫伤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现代学习方式,不能适应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育理念。

基于以上认识,有感于当前作文教学的状况,我们在作文批改这一环节作了一些探索。

提出来了“培养高年级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的课题方案。

构建了“自改自评—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师生共评的多元化评改作文评改方式。

二.课题研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阐述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评价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又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

”“教师要特别重视修改,把它看作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实践活动,要引导学生重视修改,尤其是当堂修改,在交作文前再读再改,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

”但面对作文评价,语文教师常常感觉到付出许多,效果欠佳。

分析各种原因,很重要的一条是我们在作文评价活动中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要,没有在学生主体需要的基础上开展评价。

基于以上认识,在课题研究中,让学生在自评和互评中加强交往,体验成功。

作文评价中评价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事,而是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并存。

我们强调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不仅仅考虑评价主体多元化。

我们更强调创设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体谅、互相激励的良好安全心理环境,使学生在互评中,自我反省自己的作文,提高自省能力,在互评中学会欣赏、激励和交流,提高欣赏水平,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让评改成为学生的一种习作方式和一种习作习惯。

把老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学生读中修改,学中评改,同桌互改,自己二度习作修改,让学生要成为自己习作的第一个读者。

学生拥有习作的话语发表权。

学生的习作有自己的读者。

让习作的评改在反复多元的实践中习得。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1、成功教育理论:成功教育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通过教育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成功,取得发展。

成功教育强调通过教育的改善,促使学生改变消极的自我概念,触发学生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内部动力机制,自我开发潜能,成为学习的成功者。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引导每一个学生发现、欣赏自己与他人习作中的优点,即成功教育。

成功教育对于作文教学的极其重要的意义便是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和增强作文的信心,使学生产生自我期望和要求,自我激励,争取成功。

2、语文教学系统理论认为:批改应该是学生的事,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批改作示范,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作文评价能力,把批改的标准和方法教给学生,学生掌握了它,会大大促进构思与修改能力的提高。

因为这些标准实际上也是写作的重点要求,学生明确了要求,学有方向,就会更好地实行自我调控,也就达到了以改促写的目的。

3、从教育心理学来看,小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具有表现自己、发表自己看法的强烈愿望。

如果创设互批互改、师生共评的氛围,就能以此激发学生评文改文的热情,使他们的习作认识不断深化。

4、从教学系统控制论来看,是运用反馈的原理,用系统活动的结果来调节系统活动的方法。

根据学生写作的结果,在自我反馈(自我评定)的基础上自我强化,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进行再度写作,还可以通过同学、教师的批改让学生掌握作文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培养其自评、互评及作品赏析能力。

5、《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提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同时,在第二、三学段的习作目标中分别提出了如下要求:“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6、《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习作”的阶段目标有“增强习作的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等要求。

四.课题有关概念的界定所谓多元化、交互式批改法,就是学生写完作文后,学生自己批,同桌批,小组合作批,家长协助批等等,最后,教师重点批,写总结评语.考虑到学生和家长的水平参差不齐,可以给那些觉得不会评价的学生或家长一个大概模式.如自评:1、写这篇作文用了多长时间。

2、你认为写得最顺的是哪一部分。

3、用一句话谈谈写完这篇作文的感受等等。

小组评、家长评:1、写出本文的一个优点。

2、写出本文的一个缺点。

这样任何学生和家长都不至于无话可说,至于同学间互评,可以采用一对一和小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一对一是指每两个学生一组互相批,此方法的优点是针对性强,但对某些作文底子较差的同学有一定困难.因此,也可以采用小组互批的方式,如4-5个人一组,选一位组长,组员量力而行,各司其职.如可以一个人找错字和病句,一个人看中心和材料,一个看语言找亮点,大家交流讨论,然后由组长综合写出评语,最后由老师在学生的作文中用文字或符号表达自己的意见,作文发回去后,学生对教师的意见做出反应,并通过文字转达给教师,这样教师和学生之间就形成了一种不间断的文字交流,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并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五.实验研究假设几乎每一个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有闪光点。

这闪光点可能是一句话、一个词、一处标点甚至是格式、行文布局、字迹等等。

只要学生经过了努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哪怕从一个很小的方面接近或达到他的“最近发展区域”,这个“闪光点”就会显现。

及时肯定学生的“闪光点”,欣赏学生并引导学生发现、欣赏自己的优点,能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激发习作的动力与爱好,不断促使学生向着新的“最近发展区域”迈进。

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习作都可以通过修改达到更高的水平,得到更理想的成绩。

在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自行修改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解决问题、改进学习,明确努力的方向,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提高作文水平与能力。

让学生对自己与他人的习作进行欣赏、评价与修改,能增进学生相互间的了解与交流,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全体共同提高。

六.课题研究目标通过研究,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与他人的习作进行评价、欣赏与修改。

在这一过程中体验作文成功的乐趣,激发作文爱好,增强作文信心,并主动积累素材、品味语言、感悟表达,不断提高作文水平,发展作文能力。

七、课题研究内容1、欣赏的引导。

欣赏与德育、美育的导向作用;学生自己欣赏与教师指导下的欣赏相结合,欣赏与习作要求相结合;怎样引导学生欣赏“真实”、“新鲜”、“创意”、“个性”的表达。

2、修改的引导。

怎样根据习作要求确定修改的目的、范围、内容;成功的修改需达到的要求;对学生修改的评价。

3、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各种评价方式以及多种评价方式结合对于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影响。

4、对学生习作的形成性评价与定性评价研究。

5、“学会欣赏与修改”对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对于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研究。

八.课题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对比实验法、个案发展观察法、调查问卷法。

九.课题实施步骤及研究过程按照实施方案,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分四个步骤进行:20XX年10月至20XX年12月为准备阶段,组建课题实验小组,制定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案;通过图书、计算机网络了解国内外关于习作批改模式的运用情况,形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假设,并对课题全面论证。

20XX年1月至20XX年4月为课题实践阶段,通过编制问卷调查表,对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师生对习作批改的态度以及学生习作质量基本情况,对高年级学生习作批改情况及效果进行摸底调查,并作出理论数据分析。

通过实验,了解几种习作评价模式在小学习作评改中的实施情况,积累原始数据和调查资料,边调查、边实施、边修改,逐步完善课题实施方案。

20XX年5月至20XX 年7月为结题评估阶段,汇总各阶段研究报告,收集各小专题研究的原始材料,系统处理分析课题研究过程中所得的材料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践检验,得出结论,形成课题研究成果报告,最后申请结题,并在全校范围内推广、运用实验研究成果。

十.实验结果分析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特别在学校教研室的具体指导的帮助下,我们对作文自改互评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研究和实验工作,使实验工作,逐步沿着正规化、科学化的道路健康发展。

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从实验课效果来看,学生已经越来越适应和认可这种互评方式,实验课的效果也日趋向好的方面发展。

我们曾对学生进行了两次“适应作文评改方式的问卷调查”,结果与上次比较如下表:对适应作文评改方式的问卷调查统计对比从上表两次问卷调查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对作文自改互评的认可,并正在越来越适应这种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