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大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篇一:大班幼小衔接方案】淮阴实验小学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由于活动环境、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业的繁重,使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厌学等不适应现象。
因此,孩子是否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是关键。
那么如何让孩子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这需要幼儿园、家庭和小学共同重视;教师、家长和幼儿共同努力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为此,特制定以下计划。
一、具体措施:(一)幼儿园方面:1.带领幼儿参观小学,熟悉小学的环境,参加小学的升旗仪式,激发幼儿向往上小学的兴趣与愿望。
2.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3.对幼儿进行知识、能力的培养。
①数学能力——加减运算、时间、空间方位、形体、人民币、等分及自编应用题等能力的训练。
②语言能力——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
③社会适应能力——与同伴的交往能力、良好个性的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及独立性的培养。
④动手能力——举行各种竞赛活动,如:整理图书、整理玩具柜、、整理小书包、写数字等比赛。
4.注重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及10以内加减运算的训练,班级开展看图说话、晨间说新闻、续编故事、绕口令及儿歌朗诵比赛;举行写数字、口算能力等比赛训练幼儿的思维能力。
5.进行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专题研讨活动:《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6.走进小学一年级的课堂。
7.向小学一年级教师展示幼儿园的语言、数学及英语的教学活动。
8.适当延长上课时间(35分钟),上课期间尽量减少幼儿入厕及喝水的次数,加强课堂常规的训练。
(认真倾听别人说话、举手发言等。
)9.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在各环节实行“限时制”,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各项活动。
如:吃点心、穿衣服、洗手、吃饭等。
10.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二)、幼儿方面:1.会在田字格里正确的书写数字1—10。
2.会正确的书写自己的名字。
3.认识文具,能说出各种文具的名称,会收拾、整理并保管自己的小书包和文具用品。
4.有时间观念,能在相应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任务。
5.会看课程表、作息时间表。
6.能用符号记录老师布置的任务,并能及时完成。
(三)、家长方面:1.帮助孩子树立自信,鼓励孩子独立,做好上小学的心理准备。
2.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训练孩子早睡早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吃饭,改变无节制看电视的不良习惯;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能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在家里给孩子准备一个安静、固定的地方,供孩子学习,准备合适的桌椅、台灯及必须的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
4.配合幼儿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及学习习惯。
5.提醒并督促幼儿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二、具体时间安排:三月份:1.制定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2.召开大班年级组老师会议,商讨有关幼小衔接的措施。
3.开展晨间说新闻活动,幼儿听故事、讲故事、阅读图书等活动,增强幼儿的口语发展及阅读的能力。
4.幼儿自理能力培养——整理图书、玩具柜。
四月份:1.向孩子介绍小学,带领孩子参观小学,激发幼儿向往上小学的愿望。
2.加强习惯培养,利用主题活动帮助幼儿树立时间观念,形成规则意识。
3.规范幼儿的握笔姿势,开展写数字比赛活动。
五月份:1.举行幼小衔接专题研讨活动。
2.叠被子、整理床铺3.进行幼小衔接家长学校授课活动,召开幼小衔接家长会,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
4.开展幼儿写数字、看图编故事竞赛活动。
5.举行穿衣服、系鞋带比赛。
六月份:1.适当延长上课时间(35分钟),上课期间尽量减少幼儿入厕及喝水的次数,加强课堂常规的训练。
(认真倾听别人说话、举手发言等。
)2.组织幼儿参观小学,认识小学的教室、操场,进入一年级的教室和哥哥姐姐一起上课,看他们的作业,参加小学升旗仪式。
3.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通过讨论对他们提出较高的要求,督促他们养成小学生应有的行为习惯。
4.开展幼儿口算能力及儿歌朗读比赛。
5.认识文具,能说出各种文具的名称,会收拾、整理并保管自己的小书包和文具用品。
6.背小书包入园,体验背书包上学的兴趣。
已经开展的活动:1.幼儿自理能的养成——整理图书、玩具柜。
2.规范幼儿的握笔姿势,开展写数字比赛。
3.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折衣服、叠被子、整理床铺。
4.参观小学校园,了解校园的设施、公用活动室、上课及课间活动。
5.观摩小学生升旗仪式。
6.请一年级的学生介绍小学生活,讲述书包的用途,了解书包的结构。
六月份幼小衔接的内容主题名称:我要上学了活动时间:六月份活动目标:帮助幼儿了解小学、小学生以及他们的学习活动,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为他们顺利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活动内容活动一:参观小学让幼儿了解小学的环境,知道一年级教室的位置,观摩一年级小学生的的活动,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可带孩子去社区内的小学参观,熟悉小学的环境。
活动二:我心中的小学幼儿能用多种方式表现自己心中的小学,大胆想像自己未来的学校。
老师在区域中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构建自己心中的小学。
活动三:走进小学参加小学生的升旗仪式,走进小学一年级的课堂,引导幼儿幼儿认真倾听小学老师的话,按小学老师的要求转移自己的注意。
回幼儿园后教师组织谈话,并模拟小学生上课。
活动四:我的小书包让幼儿知道书包夹层、口袋的功能,学习分类摆放学习用品,会整理自己的小书包。
活动五:作息时间表让幼儿使用数字、图画等方式制作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在家中、在幼儿园让孩子执行小学生的作息时间表。
活动六:拍毕业照、召开毕业典礼。
【篇二:幼小衔接教案(数学)】幼小衔接教案数学教材分析一、指导思想:幼小衔接阶段是儿童从幼儿园步入小学课堂,融入小学学习生活的重要阶段,对于儿童往后的学习生涯起着重要作用。
本教材在新课改背景下,以一年级数学教材为研究对象,从幼小衔接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各版本教材内容、难度和编排的进行分析整合,多方位考虑,承前启后,进一步为丰富幼儿的数感、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打下基础。
1、根据幼儿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幼儿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幼儿熟悉的情景,帮助幼儿理解数学知识。
2、通过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幼儿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选取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通过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幼儿进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总体目标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创设各种数学情景来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初步发展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材数学教学的主要分类有:10以内数的读写,以及相对应的加减法;20以内数的认识和意义,以及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简单的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两位数比较大小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大小、多少、高矮等关系;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有关日历以及钟表的的粗浅知识;以及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等。
三、阶段学习内容及目标:第一阶段教学内容:1. 美丽的海底世界2. 我是数字小能手3. 我最喜欢的食物4. 比较(一)5. 找邻居6. 小狗分骨头7. 分小圆片8. 小猴分桃9. 苹果熟了10.打雪仗11.火眼金睛12.小象摘苹果13.节日礼物14.拼图乐园(一)15.找路线16.动物吃水果17.数一数,连一连18.填填数字19.合理分组20.找相关第一阶段教学目标:1. 教幼儿学习1~10的数数、顺数、倒数。
用正确的方法书写1~10的数字2. 教幼儿利用实物或图形,辨别物体的高矮、长短、大小等。
3. 教幼儿学习5以内的加减,正确迅速地掌握5以内的数的加减运算。
4. 教幼儿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并能迅速地区分。
5.进行数学思维能力训练,发展幼儿学数学用数学的数学思想。
第二阶段教学内容:1.分铅笔2.农场里的鸡3.海底探险4.分皮球5.画水果6.动物乐园7.小金鱼安家8游戏屋9.以内加法表10.10以内减法表11.方位高手——前后12.方位高手——左右13.方位高手——上下14.口编应用题——我是能干的小学生15.口编应用题——可爱的小猫咪16.口编应用题——快乐的小动物17.找找块数18.小动物换水果19.打孔机20.小动物找链子21.移多补少22.采蘑菇,割青草第二阶段教学目标:1.教幼儿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
2.教幼儿学习10以内的加减,正确迅速地掌握10以内的数的加减运算。
2.教会幼儿多角度观察图形,学会一图两式、一图三式、一图四式的思考方法。
3.通过带领幼儿整理10以内加法表和减法表,发现算式之间的规律,提高口算速度。
4.引导幼儿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和以客体为中心来区别前后、左右、上下。
5.创设具体情景,让孩子在情境中学会用简短的语言表述数学问题。
6.进行数学思维能力训练,发展幼儿学数学用数学的数学思想。
第三阶段教学内容:1. 数小棒2. 田园丰收了3. 比较(二)4. 小猫喵喵5. 摆小棒游戏(一)6. 摆小棒游戏(二)7. 糖果小屋(一)8. 糖果小屋(二)9. 猜猜我是几10.魔法数字(一)11.魔法数字(二)12.口算我最棒13.小小理财家(一)14.小小理财家(二)15.认识二等分16.补墙17.找四季18.动脑筋取皮球19.滑坡猜想20.走迷宫第三阶段教学目标:1.用正确的方法书写20以内的数字,认识2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并能进行正确的数数,顺数,倒数。
2.初步认识数位名称,个位和十位,并了解它们的含义。
3.会书写并运用“<、>、=”来表示两位数的大小关系。
4.教幼儿学习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并能正确迅速的进行计算。
5.初步认识人民币,简单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6.进行数学思维能力训练,发展幼儿学数学用数学的数学思想。
第四阶段教学内容:1. 小兔回家2. 摘丝瓜3. 小河边4. 拼图乐园(二)5. 我是优秀饲养员(一)6. 我是优秀饲养员(二)【篇三:幼小衔接公开课教案】幼小衔接公开课教案教学内容:正确的举手姿势、坐姿训练,听动训练2、使幼儿可以学会正确的坐姿以及举手姿势,懂得上课时要眼耳追老师3、对幼儿进行听力训练,提升注意力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小朋友们,大家好!生:老师好!师: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我们幼小衔接的课堂!老师知道啊,你们都是大班的小朋友,那么,你们能告诉老师,你们在大班都学过什么吗?(此时学生思考中,老师可适当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