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济南市人代会分组讨论时的发言

在济南市人代会分组讨论时的发言

在济南市人代会分组讨论时的发言(20XX年2月27日)尊敬的杨市长、各位代表:今天上午,认真听取了杨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感到非常精彩,深受启发、深受鼓舞。

报告特点可用“四个实”来概括:一是总结工作客观实在。

《报告》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城乡统筹、民生改善、社会事业、改革开放、民主法治等七个方面总结了20XX年以来的全市工作,以大量翔实的数字和具体的成效,客观反映了过去四年在济南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应对金融危机冲击、战胜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特别是GDP完成4406.3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5.4亿元,分别是20XX年的1.7倍和2.1倍,在复杂形势下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难能可贵,让人倍感自豪,也增强了我们做好今后工作的信心。

二是分析问题实事求是。

无论是对宏观形势的认识,还是对自身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都不讳言、不回避,毫无保留地摆在全市人民面前,体现了对全局工作的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

三是谋划发展科学务实。

《报告》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围绕“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拓空间、抓改革、促开放、惠民生、保稳定”八项重点,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服务业优化提升、加快工业跨越发展等十个方面对今年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具体,既有指导性又有操作性。

特别是对今年主要经济社会指标的制定,既科学务实,又积极作为;既体现出了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清醒认识和把握,又显示出了加快发展的坚定信心和勇气。

四是文风清新朴实。

整个报告篇幅不长,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大话、空话,重点突出,语言清新,文风朴实。

大家一致认为,杨市长作的这个《报告》,符合中央和山东省一系列重要精神,符合市情,顺应民意,是一个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对于统一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行动,凝聚各方面力量攻克难关、战胜挑战,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按照《报告》确定的部署要求,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就一定能够实现,济南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同全市一样,近年来,章丘在济南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主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富裕章丘、和谐章丘、幸福章丘,各项事业都实现了新的发展。

20XX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572.4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4亿元,分别是20XX年的2.3倍、2.2倍;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976.3亿元、利税88.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23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736元。

在20XX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市)评选中位列第34位。

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是省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对于章丘的发展,济南市主要领导寄予了殷切期望。

杨市长在《报告》中指出,要“鼓励章丘市跨越提升,加快城市建设和产业集聚发展,争当济南跨越发展新的增长极”,“章丘要以建设济南次中心城市为目标,高起点规划建设”,这些都为我们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当前,章丘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正处在关键时期。

新起点预示着要开启新征程,实现新作为;关键期预示着有更多的矛盾要解决,有更大的困难要克服,不进则退。

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压力重大。

当前,从全省、全济南市来看,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强劲势头,去年我省地方财政收入过10亿元的县(市、区)达81个,其中过20亿元的40个,过30亿元的21个,龙口、邹平、寿光、滕州、诸城5县(市)都超过了40亿元。

章丘作为济南市人口、经济总量最大的一个县(市),对照领导的期望和群众的愿望,对照先进地区发展的高速度和高质量,我们感到,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产业层次还不够高,优质规模企业还不够多;区域发展不平衡性较为明显,破解土地、环境、资金等要素制约的办法亟待改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还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民主法治、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春节前后,我们相继召开了第十二次党代会、十二届一次全委会和人大、政协“两会”以及全市三级干部会议,对做好今后五年,特别是今年各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济南市第十次党代会胜利闭幕后,我们迅速行动,召开了全市领导干部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新征程、新气象、新作为”大讨论活动,组织领导干部到滕州、胶州、即墨、邹平等省内先进县市区学习考察,推进新一轮的思想解放、干事创业、争先进位。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我们决心按照“济南跨越发展新的增长极和市域次中心”的发展定位,坚持以群众为根本,以实践为标准,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人才强市、科技强市、文化强市战略,全面推进富裕章丘、和谐章丘、幸福章丘建设,加快构建产业更加发达、城乡更加宜居、社会更加和谐、民生更加幸福的美好家园,努力实现发展更好、城市更靓、管理更优、生活更美,率先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力争用五年左右时间,冲刺全省县域综合实力前10强、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前30强。

力争年内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工业投入增长16%。

重点是做好五方面的工作:一、深入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杨市长在《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我们深刻体会到,章丘加快科学发展必须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下步我们将紧紧围绕构建富有章丘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抓住产业结构调整不放松,推进主导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现代服务业提速、现代农业增效,形成高端引领、集约发展的转型先导优势。

一是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近年来,我市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走产业集约化发展道路,加快培育规模企业和名牌产品,形成了交通装备、机械制造、精细化工、食品饮料四大主导产业,在全市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

下步我们将重点实施主导产业提升工程,鼓励扶持圣泉集团、明水化工、海尔电机等骨干企业壮大规模、提档升级,引导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装备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品结构,打造一批10亿、30亿、50亿、100亿级企业方阵,力争年内四大主导产业销售收入突破900亿元。

针对当前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问题,我们将通过推动银企对接、创新金融产品、引进风险投资、推动企业上市等方式,努力打破资金瓶颈。

去年我市的章鼓公司成功在深交所上市,今年力争再有1家企业上市。

二是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通过近年来的培育发展,我市一批发展潜力大、发展势头好的新兴产业企业正在加快成长。

如圣泉集团发展生物质能源、伊莱特发展风电设备关键零部件、昊月发展高吸水性树脂材料等,都已初具规模。

下步我们将实施新兴产业倍增工程,重点加快昊月高分子树脂、泰星化工无卤阻燃剂等项目建设,提升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规模和竞争力,打造新兴产业发展新优势。

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近年来,我们以建设服务省会、面向全省的区域服务中心为目标,按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群众需求相适应的要求,大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性服务业高质化、新兴服务业规模化,服务业规模档次和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不断提升,七星谷农林文化产业园、义乌小商品城等众多优质服务项目纷纷落户,促进了我市服务业发展。

下步我们将进一步落实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完善服务业发展规划,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服务外包、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力争年内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37%。

特别是对于文化产业发展,在领导力量、政策引导、资金投入上加大重点扶持力度,引进和培育一批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以龙山文化为主的史前文化区,以洛庄汉墓、危山汉王陵为主的汉文化区,以百脉泉景区、清照文化为主的泉水生态旅游度假区,以朱家峪、锦屏山为主的文化创意、影视文化基地区,努力打造“区域特色文化名城”。

四是积极提升现代农业。

章丘是农业大市,“三农”工作是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几年我们突出抓了品牌农业建设,章丘鲍芹等9个农产品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明水香米、龙山小米等成功参展上海世博会,章丘大葱品牌价值达到24.76亿元,被评为中国果菜十强县市、中国绿色果菜之乡、中国果菜产业科技创新十强县市、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市和全省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先进单位。

下步将深化林网、水网、科技网、服务网、人才网“五网”建设,继续推进粮食、蔬菜、畜禽、林果、观光农业“五大产业振兴工程”。

深入开展“品牌农业效益年”,畅通农超对接、专卖直销等渠道,年内培育扶持龙头企业10家、专业合作社50家,全方位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完善农技推广服务网络。

实施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和“百脉新型农村人才开发计划”,提高农民致富增收能力。

二、深入推进结构调整。

杨市长在《报告》中指出,要“下更大力气搞好招商引资,推动社会力量投资办实业,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并且提出了“四抓四不忘”的具体要求。

招商选资是巧借外力加快结构调整的主渠道,是整个经济工作的“总抓手”,大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

下步我们将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项目建设、招商选资、园区建设,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狠抓大项目建设。

把大项目作为主攻方向,目光聚焦、政策聚集、力量聚合,特别是突出工业项目建设,重点抓好重汽轻卡、重汽德国曼等98个续建大项目,圣泉集团、明水化工等132个技改项目,银鹭食品、娃哈哈等24个增资扩股项目,昊月高分子树脂、科兴生物谷等16个新兴产业项目,确保项目早日投产达效,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是狠抓招商选资。

完善招商信息共享平台,安排专项经费和奖励资金,健全以镇(街道)和专业招商部门为主体,职能部门抓服务的招商联动机制。

创新招商方式,强化专项招商和产业集群、产业链配套招商,鼓励企业以商招商,着力招高科技项目、招新兴产业项目、招世界500强和行业100强企业,形成投产一批、建设一批、签约一批、在谈一批的定向招商梯次结构。

严格项目准入关口,加强项目服务,全面落实项目质量、进度、贡献与优惠政策挂钩制度,扩大优质增量,增强发展后劲。

年内力争丰汇电力产业园等项目签约落地,确保全年招商选资到位资金200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1.44亿美元。

1月9日,我们组织了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中大空调、柳工机械等13个项目落户我市,全部投产达效后,预计新增税收总额不低于2亿元。

三是狠抓园区建设。

举全市之力加快明水经济开发区建设,完善化工、空港产业园规划,规划章丘市电子信息产业园、济南高端制造服务园区,加快推进园区村居整合,优化园区功能布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