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1、古代汉语是指以前历代的汉语答:五四以前2、汉语自代就有了比较完整的书面语答:商3、古代书面语包括和两种形式答:文言文、古白话4、文言文是指答:在先秦口语基础上形成的古代汉语书面语5、古白话是指以来在北方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跟当时比较接近的一种书面语。
答:六朝、口语6、古白话的代表作品有、、、等。
答:《朱子语类》《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7、世界上最早的语法著作是公元前五世纪的。
答:《解释》8、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语法著作是《》。
答:《笺书》(《班尼尼语法》)9、古汉语中能够动化的名词包括。
答:事物名词,方位名词以及定名结构10、古汉语中特殊的动宾关系包括、、。
答:使动、意动、为动11、使动用法的本质就是。
答: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致使性12、意动用法的本质就是。
答:表示主语对宾语的认识和估计13、为动用法的本质就是。
答:动词对宾语含有一种服务的性质14、古代汉语的代词可以分为、、、四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无定代词。
二、简答题古代汉语被动句的“于”字句和“被”字句中,“于”是否等同于“被”?为什么?古代汉语被动句中的“见”字句和“被”字句中,“见”是否等同于“被”?为什么?汉语语法学产生迟缓的主要原因是为什么?词的兼类和词的活用有什么区别?古代汉语中人称代词在整体上和现代汉语人称代词相比,有什么不同?古代汉语中他称代词的不成熟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古代汉语为什么主语省略的现象那么多?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举例说明谦敬副词的特点。
举例说明现代汉语的“们”和古代汉语的“等”、“辈”、“曹”、“侪”有何区别。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并说明其活用方式。
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戚夫人注,上曰:“为我楚舞,事为若楚歌”。
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狐死首丘,代马依风。
子股肱鲁国,社稷之事,君实制之。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使武安侯在者,族矣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之能知人也。
显王数习苏秦,皆少之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见公卿,不为礼,无贵贱,皆汝之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
今欲并天下,制海内,子元元,臣诸候,非兵不可!齐桓公合诸候而国异姓假令秦皇长世,扶苏世之,易代以后,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矣。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于是废王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夫差智太宰豁而愚子胥,故灭于越。
诸侯用夷礼,用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以为不取也。
今我在也,人皆籍吾弟。
令我百岁后,人皆鱼肉之矣。
见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臣有子三人,家贫,无以妻之。
弃疾曰:“君三泣臣矣,敢问谁之罪?”令尹子瑕聘于楚,拜夫人也。
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尧舜户说而人辩之,不能治三家。
选择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其类型有:A、名词用如动词B、形容词用如动词C、动词用如名词D、形容词用如名词E、名词作状语F、动词或动词词组作状语(一)请把下列句中有这些活用现象的地方画上横线,并把其活用类型的序号写在括号里①争割地而赂秦②卒使上官司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③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④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
⑤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向对,师事之。
⑥卒相与欢,为刎颈交。
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⑧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答案:序号 1 2 3 4 5 6 7 8 9答案FBEAECDDD(二)①许子衣褐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③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而助之④其后秦稍蚕食诸侯⑤传天下而不足多也⑥竭其庐之入⑦事日急,诸公莫敢复明言于上⑧一人飞升,仙及鸡犬⑨匈奴遣兵击之,不胜,益以为神而远之。
答案:题号123456789答案ADFEBCEAB①师还,馆于虞②长驱到齐,晨而求见③将军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楚国之社稷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⑤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⑥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⑦子路拱而立⑧为肥甘不足于口与?答案:题号12345678答案 A E D F B C F D①虏使其民②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③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④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⑤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⑥扶大山以超北海⑦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⑧再火,令药熔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E D D C B F B A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并说明词性谨食之,时而献焉人称代词它其若见问,当作依违答之人称代词他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
”问子西,曰“彼哉!彼哉!人称代词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别指代词其它的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我此所良佳,如怜妾而活之,须我密勿泄。
代词我子不吾与,吾将杀子,直兵将推之,曲兵将勾之。
代词你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代词您攻其恶,无攻人之恶。
代词自己的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
代词你们的窃闻公之将死,故吊之。
代词你有自门间射阳越,杀之。
无定代词有的人嘉之死日,人有陇上见之。
无定代词有的人夫二子者,或推之,或挽之欲无入,得乎?无定代词有的人均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
无定代词有的人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
无定代词有的人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无定代词没有什么人臣相人多人,无如季相。
无定代词没有什么人毋敢夜行。
无定代词没有什么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无定代词没有什么东西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
否定副词不要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
副词互相始吾与公为刎颈交,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
指代性副词我们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指代性副词我子敬,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末?你指代性副词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指代性副词自己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指代性副词我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
指代性副词我即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
指代性副词我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指代性副词我行道之人,不能解忧愁,何劳相问?指代性副词我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指代性副词我汝知悔过伏罪,今一切相赦。
指代性副词你急走趁之,乃二八姝丽,心相爱乐。
指代性副词她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指代性副词我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争相弃耶?指代性副词他向吾见若眉睫之间,吾因以得汝矣。
时间副词刚才会痤病,魏惠王亲往问病。
时间副词正值乘累捷之势,击垂亡之国,何患不克?时间副词将要暂游万里,少别千年。
时间副词一会儿雍齿雅不欲属沛公。
时间副词向来此特匹夫之勇耳。
范围副词只是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范围副词尽管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
范围副词将近几乎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范围副词将近几乎苛政暴吏、甚于虎也。
形容词厉害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程度副词很唯袁盎明绛侯无罪,降侯得释,盎颇有力。
程度副词稍微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
程度副词稍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程度副词更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
情态副词一起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情态副词猛地其后秦稍蚕食魏。
情态副词渐渐杀数人,胡虏益解。
情态副词渐渐晋仍无道而鲜胄。
情态副词屡次寿星仍出,渊耀光明。
情态副词屡屡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语气副词竟然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语气副词不是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语气副词难道此天所置,庸可杀乎?语气副词难道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否定副词如果没有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否定副词如果没有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否定副词不且行千里,其谁不知?语气副词难道难不已,将自毙,君其待之。
语气副词难道寡人有子,不知其谁立焉。
时间副词将要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连词如果路漫漫其修远兮。
形容词词尾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代词词尾人人皆以我为好士,然,故士至。
指示代词这样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指示代词这样其游如父子然指示代词那样足下事皆成,有功,然是卜之鬼乎?转折连词不过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承接副词就灵公曰:“善”。
然不伐蒲。
承接副词于是就寡人一乐之,是欲禄之以万钟,其足乎?连词因此是逆天帝命也。
指示代词这从弟子女十人所。
助词左右上下父去里所,复还。
表概数的助词左右上下子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假设连词如果所不与舅民同心者,有如白水!假设连词如果何其久也?必须以也。
名词原因嗟乎!有以也乎!起自布衣,兄弟三人更王,岂不贤乎哉?名词原因霸王将德是以。
动词用陛下以降侯周勃何如人也?动词认为于以采之?于诏于沚疑问代词什么地方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介词从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介词按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
介词以……而论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介词因为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至于泰安。
介词在宫之奇以其族行。
介词率领其责已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并列连词和昔日穆公不从百里奚之言,以败其师。
连词以至于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而贰于楚也。
连词因为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程度副词太子之报仇,其以甚乎?程度副词太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时间副词已经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
对称代词你管仲而知礼,孰不知礼?连词如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连词如果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假合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矣结构助词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语气助词吧标点翻译下文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
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子重使太宰伯州犁侍于王后王曰骋而左右何也曰召军吏也皆聚于中军矣曰合谋也张幕矣曰虔卜于先君也彻幕矣曰将发命也。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哀公问于有若曰吾闻夔人有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乌绮封人而乞食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而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孙秀降晋晋武帝厚存宠之妻以姨妹蒯氏室家甚笃妻尝妒乃骂秀为貉子秀大不平遂不复入蒯氏大自悔责请救于帝时大赦群臣咸见既出帝独留秀从容谓曰天下旷荡蒯夫人可得从其例不秀免冠而谢遂为夫妇如初张丑为质于燕燕王欲杀之走且出境境吏得丑丑曰燕王所为将杀我者人有言我有宝珠也王欲有之今我已亡之也而燕王不我信今子且致我我且言子之夺我珠而吞之燕王必当杀子刳子腹及子之肠矣夫欲得之君不可说以利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境吏恐而赦之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之人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辞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聘者卫有鳏夫失时冒聚之果国色然后曰黄公好谦故毁其子不姝美于是争礼之亦国色也国色实也丑恶名也此违名而得实也桓公与管仲鲍叔宁戚饮酒桓公谓鲍叔曰姑为寡人祝乎鲍叔奉酒而起曰祝吾君无忘其出而在莒也使管仲无忘其束缚而从鲁也使宁戚无忘其饭牛于车下也桓公辟席再拜曰寡人与二大夫皆无忘夫子之言齐之社稷必不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