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读书笔记(一)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你必须决定对所见所闻做出什么反应。
一种做法就是想我们前面所提到的额新法官一样,无论碰到什么都接受它,如果自动这样做的话,就会导致你将其他人的端点当做自己的观点。
更积极的做法是努力提出一些问题,尽量形成自己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一、1、意识到一些彼此相关的批判性的问题2、能够在适当的时机提出和回答批判性问题3、愿意主动运用批判性问题(1)提出问题就是要求被提出问题的人做出回答。
通过提出问题,我们告诉对方:我很好奇,我想知道更多,请帮助我。
这些问题现实了对他的尊重,并为听到问题的人提供了方向。
在这个意义上,批判性思维是从提高我们的思考问题的愿望开始的。
你提问题的意思就是,你需要得到帮助,以便能够更深的理解或者欣赏你看到或听到的观点(2)淘金式思维为积极的读者和听众提供了一种思维模式,他们可以使用这种模式来评判所见所闻的价值。
这个任务富于挑战性,有时候甚至是辛苦的,但回报也是巨大的。
一段对话就像一对砂砾,如果你想从中找出金子,就得频繁的问问题,并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思考如果你希望以吸收信息作为培养一个有思想的人的开端,那么海绵式思维的严重缺陷:他不能够提供一种方法来确定那些信息和观点值得相信,那些应该反对。
采用淘金式思维的人会做什么呢就像采用海绵式思维的人一样,她也带着获取新知识的意愿来阅读,这是两者唯一相似之处。
淘金式思维要求读者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帮助读者发现最有意义的论点或观念。
运用淘金式思维的读者频繁的思考为什么作者会与自己有不同的观点。
他会在页边空白处写下自己对于推理的质疑;他会与阅读材料进行持续性的交互作用;他想用批判性的评估材料,并根据这些评估得出自己的结论。
心里评价:我正在进行淘金式思维吗我问过为什么别人要我相信某件事情吗当我想到正在讨论的问题可能还会存在一些问题,这时我会把想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吗我评估过哪些正在讨论的问题吗对某个问题我又自己的见解吗如果别人的话总是说的很明白,他们的主要思想都能明白的呈现出来,作者或者演讲者的推理从不出错,博学的人对重要的问题都有一致的答案,那当然是好事。
如果事实就是这样,那么我们就可以被动的听,被动的读,让别人来替我们思考就行了。
然而事实相反。
一个人的推理经常是不足的,经常会漏掉重要的因素,而呈现出来的很多因素确实不明确的。
因此,你要获得批判性的听、读的技能,帮你决定什么是有意义的,帮你从混沌的思维中区分出清晰的思维来。
你必须是一个积极地探索者,并通过提出问题来发现别人思维的不充分性。
做到这一点,最好的策略就是提出批判性问题。
这些问题的一个强有力的优势就是,即使你对于当前正在讨论的问题知之甚少,你也可以提出一些研究性问题。
弱批判性思维是用来保护自己已有的观点;强批判性思维是运用相同的技能来评估所有的观点和信念,特别是评估自己的观点和信念。
批判性思维者发现,如果能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对某种观点说“不”,知道为什么做出这种反应是恰当的,那么就会感到满足。
如果你经常运用淘金式思维的话,那么任何进入头脑的信息首先得到系统新的检验。
如果某种思想或者信念确实通过了这种检验,赞成这种观点就是很有意义的。
当你学会系统的选择信息的时候,你会渴望用毕生的努力读更多的书,确定哪些意见是有意义的。
(二)1、什么是论题,什么事结论2、理由是什么3、那些词句有歧义4、什么是价值观冲突什么是价值观假设5、什么是描述性假设6、推理中存在谬误吗7、这些证据的可信度有多大8、你发现干扰性的原因了吗9、统计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10、那些重要信息被遗漏了11、什么结论是合理的一、什么是论题1、论题有哪些种类一个是描述性论题一个是结论性论题2、找到论题很重要的一步就是找到提出论题人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没有结论我们无法做出批判性评价,她的结论就是她希望你接受的信息由原因A推出B,B就是结论,A就是观点,根据这些A我们能接受这个B二、理由是什么确定理由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步骤。
除非先考虑清除为什么支持某个观点并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否则就不能对这个观点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
要确定理由,就必须以开放和宽容的态度看待那些与自己的看法不同的观点。
如果我们仅仅是评价作者的结论,而不分析作者的推理,我们就会倾向于固守自己已有的观点,并迅速就受那些与自己的看法相同的结论。
思维方式是也可改变的,如果今天还在犹豫怀疑自己已经是死了的,那么你就无法为自己注入新鲜的生命力,注入新鲜的理由是多么的重要,新鲜的理由就是那些我们曾不考虑过的理由,重新对待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假设你和作者的意见相同。
所以你需要从一开始就避免“心灵感应”。
要养成“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的提问习惯,而不是“我知道你是什么意思”认为词语只有一个单一的,明显的定义,而事实上许多词语的含义都不止一种。
所以,你需要坚持思考“这些词语是否有不同的含义”当你无法确定对方的结论是否让你同意,是不是因为里面充满了很多歧义词句。
广告词里常常充满歧义,做广告的人通过策划来制造歧义,以此说股你相信他们的产品更好。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价值观是指某人认为值得为之努力的观念。
比如说,我们在选择一个厨师时,有两个备选的人。
其中一个是非常喜欢炒菜,并且敢于尝试各种菜品搭配,很有创造力;另一个是,已经挂在厨师行业里做了很多年了,也就是相当有经验。
那么面对这两个选择我们会选择谁我们的潜意识中,会认为,有经验的厨师,他会少出错,而且对厨房的管理有经验,知道如何处理厨房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一个喜欢炒菜的,并且对菜品很有见解的新人,我们潜意思中认为,他可能把这个作为爱好,会做的很精致,但不适合进入商业化的厨房,不过学习能力和凝聚力都会比一般厨师高出很多。
厨师的要求是什么,第一厨艺精,第二把握顾客的口味,第三快主厨肯定还是有经验的厨师,而副手可以是新人。
通常,由于我们认为某些观念有价值,于是渴望某些事物,体验或进行,某种行为。
列如,我们可能选择做一些能与重要人物接触的事情。
我们认为“重要人物”有价值,是因为我们认为“地位”有价值,当我们在使用“价值观”这个词语时,我们所指的是一个抽象概念,这个概念指某人认为某个东西是好的,是重要的。
对于一个一直没有脾气的人来说,要有脾气是比较难的,也就是她该努力往这边方向发展的。
价值观基本满足点首先是生命,比如任何生命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但我们满足生命的价值观的时候,就会在生命这个基础上,提出建立于生命之上的价值观,比如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善待朋友等等一个很好的探寻自己的价值观就是希望别人是什么样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一旦你找出了价值观假设,你会怎么做呢首先回想一下每一个批判性的问题的目的——以便对推理进行评价!因为,你知道有思想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假设,所以你想知道一个简单的价值观假设是是如何产生的。
因此,作为一个批判性的思考者,你希望辩论者都能提供一些解释来说明为什么你应该接受隐含在他的论据中的价值观假设。
通常,作者会清楚的叙述一些理由来说明他为什么得出某个结论,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导致他得出结论的假设。
通过确定价值观冲突,你就能判断作者的价值观偏向与你的价值观偏向是否一致。
这样,你就获得了一种工具来决定你是否接受作者的结论。
我要传达一个观念,对这个问题看的很清楚,包括外在的和本质的。
在人们表达观点的时候,已经给结论放在某个价值观假设之中,话中有话也就在自然不过了,所以我要找出他的价值观假设,才能分别出对方话语中的含义。
也就是说,提供一写见解,使传达者的推理有意义。
坚持思考原因和结论之间的差距。
为什么首先要找出价值观假设因为你想知道原因对结论的支持到底有多大。
因此,要找出为什么作者或者演讲把这些原因和结果结合起来的依据。
要坚持问“你是怎么从原因中得出杰伦的”也要问“如果原因是正确的,还可以从中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此外,也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你可以再问问以下这个问题“假设原因是正确的,那么从中得出的结论是否存在着错误的可能”当有人向我们提出要求或者结论的时候,我们习惯会说一句“凭什么”这个凭什么其实一方面表达我们的不理解,一方面也表达对方的假设价值观和理由使我们不认同的。
“本性与乞丐的斗争”施舍还是过客,是取决于我们自身的属性还是因为对方可能是骗子我们经常说某某可以分析问题深入本质,其实是思维方式的差别,不是结果的差别,毕竟结果不是原因。
有些人看到现象就以为自己已经看到了本质,其实那只不过还是现象,没有通过一定的思考,并且是正确的思考方式,就会中了假设的圈套,这个假设就是提出者想传达给读者的结论,并由此得出提出者的结论。
很多人认为,如果某些东西很受欢迎,那么他们一定就是好的,但这是一个错误的假设。
公众经常不会充分的研究一个问题来做出理性的判断。
对一般的观点或者普遍态度的偏好一定要保持警惕。
1、确认结论和理由2、牢记结论并考虑可能与之相关的理由,把这些理由与作者提供的理由相3、判定理由是否阐明了一个确切的,具体的优势和不足,如果不是,就要谨慎对待4、问问自己下面这个问题,就可以找到任何必要的假设“如果理由是真实的,那么,要相信什么才能在逻辑上支持结论呢是够要相信理由是真实的呢”5、问自己,这些假设有意义吗假设是否正确,如果假设显然是错误的,那么就发现了推理中的一个谬误,并且部分不放弃这个理由。
6、通过能够引起强烈情感的短语来检查从相关理由中分离出来的可能性。
(四)作者制造了一个虚假的两难困境。
难道儿童发展计划和家庭不能同时存在吗。
当争议仅存在两种选择的可能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警惕通常不止两个。
虚假两难困境:当可能存在不止两个选择时,就假设仅存在两种选择。
当推理要求我们假定时,我们认为的“应当是”与“是什么”或“将是什么”相匹配时,就会犯一厢情愿思维谬误。
我们会希望“应当是”能指引我们的行动。
然而很多资料表明,仅仅是因为广告商、政治家和作者不应当误导我们只一点是不能保证他们就不去误导我们的。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一个粗糙的仿造品。
一厢情愿:做出错误的假设,即因为我们希望X是真实的或者是错误的,那么X就是真实的或者错误的。
这也可以这么说,你看到的表面的或者感受比较肤浅的往往就是不真实的。
晕轮效应:使用模糊的,情绪化的美德词汇来迫使我们没有仔细考虑原因就支持某种观点。
(或者极端词汇使我们去反对)窃取论点:用结论做假定,欺骗读者诉诸权威:认为是权威的都是对的,专家的一定是应该追随的。
当你常常提问时,你就会形成最佳批判性思维。
你的证据是什么你如何相信他是真的证据在哪里你为何相信他是真的你肯定它是真实的你能证明它吗证据来源:直觉、个人经验、他人的证词、权威的意见、个人的观察、案列、科学研究、类比直觉:当我们用直觉来支持一项声明时,依据的是“常识”、“内在感觉”或者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