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必做分组实验操作参考

小学科学必做分组实验操作参考

小学科学必做分组实验操作参考(教科版四下)(一)【章节目录】第一单元电【实验名称】简单电路【实验目的】1.能根据所给材料组装简单电路,知道电流在完整电路中的流动路径。

2.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3.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

【实验器材】实验室器材: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

自备器材:记录纸1张、笔1支。

【实验步骤】一.尝试用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2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组成电路。

1.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的构造。

(电池盒内的两端分别装有铜片,一端有弹簧夹,为负极,另一端为正极,并连接外面的两个接头。

小灯座有螺口,旁边也有两个接线头)2.将电池按正负极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并在电池盒对应的正负极接线柱上各连接好一根导线。

(注意提醒学生不要将两根导线的金属芯直接接触,以免短路)3.将小灯泡轻轻安装在小灯座上。

(注意:安装灯泡时要捏住灯泡金属壳拧上去,不能只捏玻璃泡,否则灯泡极易损坏)4.将连接电池盒的两根导线分别接在小灯座的两个接线柱上。

5.观察实验现象,并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二.尝试用2个小灯泡、2个小灯座、3根或4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组成电路。

1.先画出电路图。

2.按照画出的电路图连接线路。

(有两种连接方法:两个小灯泡串联,两个小灯泡并联。

)→→3.整理好实验器材,保持实验桌面的清洁,做好实验小组记录。

【注意事项】1.在安装电池时,注意正负极不要装反。

2.安装小灯泡时,注意捏住小灯泡的金属壳顺着螺纹轻轻地拧上去。

3.导线的两端留出一部分金属头做接线头。

4.注意防止电池盒(已安装电池)上两导线直接接触发生短路。

5.课前要检查发给学生的小灯泡是否完好(用万用表测)。

【实验拓展】1.在第二个实验中,也可以让学生先连接电路,再画出线路图。

2.再发给每个小组1节电池和1个电池盒,探究两节电池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并画出电路图。

3.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和电池,让它们同时亮起来。

(二)【章节目录】第一单元电【实验名称】制作小开关【实验目的】1.知道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

2.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3.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实验器材】实验室器材:小灯座3只、电池盒1个、导线7根。

自备器材:手电筒(最好外壳透明)1只和相应的干电池、软木块(约10cm ×6cm×1cm )1块、图钉4枚、回形针1个、红灯、绿灯和黄灯各1只、电池1节。

【实验步骤】一.观察手电筒。

1.观察手电筒使用的材料: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请学生代表)。

(根据具体手电筒的情况大致为导体:里面底部的弹簧、连接到上面的铜片、小灯泡灯座的外壳。

绝缘体:手电筒的外壳、开关的按钮、手电筒头上的玻璃片)2.观察手电筒的构造,试着把手电筒里的电路图画出来。

3.认识手电筒的开关的作用。

(开关打开,铜片接触,接通电路,小灯泡就亮了;开关关闭,铜片分开,断开电路,小灯泡就不亮了)二.制作小开关。

(扣式开关或按压式开关)1.把回形针伸开成S形,用图钉把回形针的一端与导线一起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固定另一个图钉,就做成了一个扣式开关。

如需接通电路,回形针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图钉相接触即可。

(教科书15页)2.将回形针的一头翘起,另一头用图钉固定在软木块上,做一个按压式开关。

如需接通电路,将翘起的一头按下与图钉接触即可。

(教科书15页) 3.把制作好的小开关连接到一个简单电路中,试一试能不能控制小灯泡的发光。

三.利用自制小开关制作红绿灯。

1.把电池装入电池盒,把红绿两个小灯泡分别装入小灯座。

2.在制作好的小开关软木块上再增加上一枚图钉,两枚图钉分别用导线与红绿灯相连。

做成一个可以交叉控制红绿灯的开关。

如图所示:3.用电池、开关、导线、红、绿灯组成一个如图所示的并联电路。

4.尝试合拢开关,使红、绿灯分别亮起来。

5.按照上面的方法,再在电路中加入一个黄灯。

6.尝试闭合开关,看能不能实现红绿黄三种灯的转换。

电路图如下:7.整理好实验器材,保持实验桌面的清洁,做好实验小组记录。

【注意事项】1.课前布置部分学生准备手电筒(最好外壳透明的),以便观察其内部结构,便于区分哪部分是导体做的,哪部分是绝缘体做的。

2.在我们现行的教材中制作开关的连接零件是裸线型的回形针。

虽然教材中用到了一节电池,其电压很低,人触摸根本没有感觉,但对一个尚未接触过有关电知识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无疑会造成一种错觉,对他们来说电器的开关就可以照着书中的方法去做。

其实我们生活中的开关外部(手触摸的部分)是绝缘材料制作的。

因此要提醒学生绝对不能用220伏做电源进行该实验。

3.提醒学生:(1)我们做实验的电是干电池里的电,电压只有几伏。

发电厂里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户的电是220伏的交流电,是能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学校里、家里的电线、插座上的电是很危险的220伏的电。

我们小学生千万不能直接用220伏的电做实验!(2)另外不能用湿布擦电器开关,也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开关。

使学生懂得安全用电常识,逐步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实验拓展】1.我们常见的手电筒有金属外壳和塑料外壳的,他们的内部结构稍有不同。

金属外壳的手电筒的结构:前面灯罩内有一个拧小灯泡的小灯座。

小灯座的螺纹将和小灯泡的螺纹连接,并连接一根金属片,金属片的另一端连接到开关的一个触点,开关的另一个触点连接金属外壳,并将与电池的负极连接。

小灯座的底部有一个金属的接触点,接触点和小灯座的螺纹之间用绝缘材料隔开,接触点的一端和小灯泡下边的连接点接触,另外一端和电池的正极连接。

塑料外壳的手电筒的结构:前面灯罩内有一个拧小灯泡的小灯座。

小灯座的螺纹将和小灯泡的螺纹连接,并连接一根金属片,金属片的另一端连接到开关的一个触点,开关的另一个触点连接另一金属片的一端,这个金属片的另一端与手电筒后端连接,并将与电池的负极连接。

小灯座的底部有一个金属的接触点,接触点和小灯座的螺纹之间用绝缘材料隔开,接触点的一端和小灯泡下边的连接点接触,另外一端和电池的正极连接。

2.在做小开关时,也可以用稍大一些的橡皮代替软木块。

3.在制作红绿灯时,如果没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灯泡,可以用三种颜色的纸包在灯泡外面或其他简单易行(水性彩笔涂色)的方法。

4.向学生介绍几种不同的开关,如遥控开关、拉线开关、闸式开关、活动开关等。

5.在有家长的监护下,课后调查家里用电器的开关是什么样的,这些开关是怎样控制电路的。

(三)【章节目录】新的生命【实验名称】观察各种各样的花【实验目的】1.知道花的各部分构造及与繁殖的关系。

(根据花的构造,可以把花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有些花同时具有雄蕊和雌蕊,有些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

雄蕊和雌蕊与形成果实和种子有关)2.能将研究成果以表格的方式呈现出来。

3.能形成自觉珍惜生命、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有继续探究花的浓厚兴趣。

通过花的多样性体会到自然界中生物的多样性。

【实验器材】实验室器材:镊子、手持放大镜、桃花模型。

自备器材:各种各样的花(如梅花、迎春花、梨花、桃花、油菜花、玉兰花等本地区常见的花)、记录表、白纸。

【实验步骤】一、花的专题观察1.课前通知学生寻找各种各样的花。

(要求注意保持花的完整性。

)2.学生说说自己带来了什么花,可以描述花的外形、颜色、大小、气味等。

3.指导学生用上节课认识油菜花结构特征的方法认识各种各样的花的结构。

解剖一朵油菜花。

(1)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轻轻捏住油菜花柄。

(2)右手持镊子,夹住油菜花最外层的萼片基部轻轻地向下撕下一片,放在白纸上。

然后依次将其它萼片取下并排成一行。

(3)用上述方法,按照由外到里的顺序逐层将花瓣,雄蕊,雌蕊取下,并排列整齐。

(4)数一数油菜花各部分的数量,观察各部分的颜色、形状,并画下来。

4.把观察的各种花的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记录在下列表格中。

花的观察姓名:日期: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二.“花的观察”报告会1.组织学生根据观察的情况进行汇报交流。

2.引导学生发现:花的构造中,花蕊在植物的繁殖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把观察的花中,有雄蕊、雌蕊的花统计在下面的表格中。

对花蕊的观察姓名:日期:有雄蕊的花有雌蕊的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学生会发现所观察的花一般都有花蕊,不管是只有雄蕊或雌蕊,还是雄蕊和雌蕊都有。

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起花蕊是植物产生果实和种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概念。

三.认识完全花与不完全花。

1.有些花像油菜花一样,由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做完全花;有些花却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这样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观察在这些花中,哪些花是完全花,哪些花是不完全花,不完全花缺少的是哪一部分或哪几部分。

2.观察在这些花中,哪些花是雄花。

(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叫做雄花)3.观察在这些花中,哪些花是雌花。

(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叫做雌花)4.观察在这些花中,哪些花是单性花。

(雄花和雌花都是单性花)5.观察在这些花中,哪些花是两性花。

(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做两性花)6.整理好实验器材,保持实验桌面的清洁,做好实验小组记录。

【注意事项】1.课前要让学生准备足够量的花(品种和数量都要多一些)。

2.在白纸上摆放花的各个部分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呼吸,以免将它们吹走。

3.在三个活动中,都可以利用桃花模型帮助学生观察得更清楚。

4.实验结束后,请学生把实验桌整理干净。

【实验拓展】在生活中寻找完全花和不完全花,观察花的变化过程。

(四)【章节目录】第三单元食物【实验名称】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实验目的】1.会通过实验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脂肪和淀粉)。

2.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3.知道不偏食的重要性。

【实验器材】一些食物的标签。

脂肪的辨别实验器材:食用油、肥肉、花生米、水、棉签、白纸。

淀粉的辨别实验器材:淀粉糊、碘酒、滴管、培养皿、富含淀粉的食物(面包、土豆、馒头)。

其中碘酒、滴管、培养皿为实验室器材,其他为自备器材。

【实验步骤】一.脂肪的鉴别1.用棉签蘸一点食用油,涂在①号白纸上,观察实验现象。

2.分别用笔将肥肉、花生米在②、③号白纸上挤压,摩擦,观察实验现象。

(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白纸上会留下油渍。

)3.用棉签蘸一点水,涂在④号白纸上,观察实验现象。

4.过一会儿再观察,比较四张白纸所留痕迹的区别。

(水也会在白纸上留下痕迹,但干燥后痕迹就没有了。

再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油渍是透明的,而水渍是不透明的)二.淀粉的鉴别1.观察淀粉糊。

(让学生猜想和生活的联系)2.用滴管往淀粉糊中滴入一滴碘酒,观察发生的现象。

(注意介绍滴管的使用方法)3.用同样的方法往面包、土豆、馒头食物上滴一滴碘酒,观察实验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