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设计读书报告

建筑设计读书报告

《建筑设计》读书报告学校:辽宁工业大学系(院):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课题名称:建筑设计原理专业(方向):环境艺术设计班级:环艺 0 9 1 姓名:王兴盛指导教师:田波(本文仅供参考,请同学独立完成)《建筑设计》读书报告一、书名《建筑设计》/刘春香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二、主编简介该老师所在辽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1962年10月出生,1984年于东北林学院林学系获学士学位,1995~1996年参加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详细规划设计专业证书班,系统的学习了该专业各门课程。

1996年~2005年,担任建筑学教研室主任八年。

获得过很多教学、学术研究的优秀表彰。

三、著作概要本书以建筑设计原理及理论分析为主,从建筑的基本组成、功能与流线、空间组织、平面布局的分析与构想,到建筑技术问题处理、建筑设计创意与建筑造型设计、建筑设计表现与制图等多方面展开。

并通过典型实例分析使学习者掌握建筑设计分析与借鉴的方法,提高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四、内容总结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建筑设计基础、独立式小住宅设计、餐饮建筑设计、幼儿园设计、中小学设计、商业建筑设计、展览建筑设计、住宅建筑设计与居住区规划设计等章节。

建筑设计基础主要讲述了建筑设计的程序与方法、建筑平面设计及表达、设计图纸内容的正确表达与施工图设计、建筑表现图的绘制等。

独立式小住宅建筑设计主要讲述了小住宅总平面图设计、小住宅的功能与布局、单个房间的设计、独立式小住宅的形体设计与细部处理、小住宅方案设计过程中的表达方法等。

住宅建筑设计主要讲述了住宅建筑分类、功能分析、住宅性质与设计、套型内各功能的空间设计、公共部分的设计等。

居住区规划设计主要讲述了居住区规划的基础知识、规划布局、住宅群体规划设计、公共建筑规划设计、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绿地规划布置、技术经济指标等。

其他诸多章节的内容一样丰富实用,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总之,非常实用。

五、学习心得在了解学习建筑设计之前,对建筑设计的概念不是很清楚,不理解建筑设计的用途。

作为环艺专业的学生,刚开始对建筑设计方面关注的不是很多,从而导致这个环节不强,而在实际中,建筑设计方面的著作很多,但自己却没有认真的研习一本书。

通过读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建筑设计是营造良好建筑空间环境的重要途径,是一个涉及到经济、文化、技术、艺术等诸多方面的重要的综合领域,是我们环艺学生必须具备的工作技能。

篇二:节能建筑读书报告节能建筑读书报告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做出的战略决策,为我国今后社会的发展模式提出的科学规划。

能源的节约是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建筑的能耗大约为全社会商品能耗的三分之一,是我国能源节约潜力最大的领域,是整个节能工作的重中之重。

所以,建筑节能成为节能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节能建筑的概念建筑室内热状态受建筑围护结构和室外气候状态所影响。

因此建筑能耗在很大程度上与建筑围护结构形式和室内外气候状态有关,改善建筑热性能为改进建筑围护结构形式,是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时,考虑建筑围护结构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时,要从春秋过渡、夏季空调散热、冬季采暖三个不同阶段对能耗综合的要求考虑。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特性和建筑特点,对建筑能耗起主导作用的阶段不同。

这三个阶段对围护结构的需要不一样,有时甚至会彼此矛盾。

这样就要看哪个阶段对建筑能耗起主导作用。

屋顶、外墙是围护结构中面积最大的部分,其保温性能的好坏是决定采暖能耗的重要措施。

由于我们所在中国北方寒冷地区,采暖为本地区最常见及能耗最大的环节,故此处只讨论北方地区采暖所对应的节能建筑。

二、建筑节能的主要方法目前在我国建筑中应用的保温工艺主要分为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外墙夹芯保温三种形式。

过去外墙外保温处于试验阶段,外墙内保温技术盛行,外墙夹芯保温形式基本就没有。

近几年,外墙内保温明显减少,外墙外保温逐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外墙夹芯保温、复合墙体保温等新型保温体系在北方地区低层建筑、别墅等建筑中也尝试使用。

外保温墙体其造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粘结材料和外饰面的保温性能,与所使用的保温材料的热阻成正比。

因此,在北方地区,外保温墙体应用的性价比高,如应用在热阻要求不高的长江流域等夏热冬冷地区,则性价比很低。

外保温墙体可以有效避免墙体内部结露问题和热桥问题,最适合在气候寒冷的地区使用。

但施工造价比较高,工程复杂,必须作为一个成套的系统技术来对待。

内保温墙体施工简便,费用相对低廉。

由于热桥和结露问题难以解决,在我国北方冬季寒冷地区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少。

但是对于夏热冬冷地区,由于节能要求不高,内保温即便存在热桥部位,也不至于产生结露现象,因此还可以考虑使用。

另外,内保温墙体对间歇性的采暖和空调降温反应比较快,也适用于“部分时间,部分空间”方式的采暖和空调。

此外,对于既有建筑或文物建筑节能改造,由于内保温不破坏原有立面,也可以考虑采用。

三、北方采暖节能的主要任务我国北方城镇的集中供热系统目前有约50%由热电联产热源提供,其中约35%是热电联产发电产生的热量,其余15%为调峰锅炉房产生的热量。

由于热电联产在能量消耗等各方面均优于其余两种采暖方式。

因此,大力支持和发展热电联产方式的集中供热热源,并尽可能让其能耗消耗降低,尽可能使这些机组在供热期间能够全负荷供热,(即减少其部分负荷运行时间),而在非供热期,严格限制小容量、低效率的热电机组运行,应作为我国热电生产的重要政策。

我国北方城镇采暖能耗占全国城镇建筑总能耗近40%,并且不同方式、不同建筑的采暖能耗相差很大。

因此,无论从相对还是绝对总量,北方城镇采暖节能潜力均为最大,应是我国目前建筑节能的重点。

可以实现采暖节能的技术途径如下:1) 改进建筑物围护结构保温性能,进一步降低采暖需热量。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北方建筑围护结构的热阻可在目前基础上再提高50%,部分渗风严重的老式钢窗也需要更换。

围护结构全面改造可以使采暖需热量由目前的90kwh/(m2.a)降低到平60kwh/(m2.a)。

2) 推广各类专门的通风换气窗,实现可控制的通风换气,避免为了通风换气而开窗,造成过大的热损失。

这可以使实际的通风换气量控制在0.5次/hr以内。

3) 改善采暖的末端调节性能,避免过热;同时在假期和周末无人时,有可能把室温降至值班采暖温度(10~14℃),这样可基本消除目前集中供热系统平均20%的过度供热。

4) 在有条件的系统全面推行地板采暖等低温采暖方式,从而降低供热热源温度,提高热源效率。

5) 积极挖掘利用目前的集中供热网,发展以热电联产为主的高效节能热源;大幅度提高热电联产热源在供热热源中的比例。

如果把热电联产热源所占比例从目前的三分之一提高到50%以上,则可以使我国北方采暖能耗再下降7%。

6) 改目前的高能耗低效率小型燃煤锅炉为大型高效锅炉或并入集中供热网。

全面实现如上诸条,可使我国北方城镇采暖单位面积能耗降低40%,也就是从目前的20公斤标煤/(m2.a)平均下降到12公斤标煤/(m2.a)。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配套的相应政策与机机制为:1) 严格新建筑节能审查,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使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得以全面改善。

2) 全面实施按热量计量收费制度,从而使围护结构改造获得收益,并促进行为节能,减少过量供热。

3) 相应地改革供热企业体制和运行管理机制,使对热源和热网的各种节能改造措施得以有效落实。

四、采暖末端计量与调节对我国北方地区来说,采暖能耗仍然是地区能耗消耗的主要问题,而采暖计量方式的改变,变按照面积收费为按照热量收费,对我们的实际作用为:1、使得保温好、耗热量少的建筑热费减少,而保温差、耗热量大的建筑热费多,这才能促进新建建筑的保温措施的落实和既有建筑的保温改造;2、避免由于末端失调造成的部分采暖房间过热和由此导致居住者开窗换气降温造成的大量热损失;3、对较长时间内不使用的建筑(如寒假期间的学校、春节期间的办公室等)停止供热或降低供热参数只保证防冻的需要。

要实现上述要求,必须同时实现对热量的计量和改善末端的调控能力。

除了直接按照面积收费外,目前计量与调节的方案可分为两类:在每户安装热量计的分户计量与调节和在每栋安装热量计的分栋计量分户分摊。

1、分户计量与调节方式。

在每户的采暖进出口管道上安装热量计,在每个散热器处安装根据室温调节水量的恒温调节阀,从而实现对每一户的供热计量和对每一个散热器根据室温的热量调节。

这种方式的困难与问题是:①需要户内暖气管网为分户水平连接,而我国大部分北方既有建筑户内采用的是单管串联方式,由此造成户内管网改动非常大;②我国城市居住模式与欧美不同,是大型公寓式。

建筑内不同位置的房间由于外墙数量不同,需要的采暖热量也相差很大,端部顶部房间的采暖需热量可以达到中间部位房间的2~3倍。

这样同样按照热量收费就很难被住户接受。

③户间传热在有些情况下也产生很大影响邻户暖气的长期关闭可以使正常运行的采暖户需热量增加30%~50%,为此需要增加室内散热器安装数量和在户间隔墙增加保温。

而这些消耗大量资源的措施在各户都正常使用时不起任何作用,反而造成资源的浪费;④目前的流量计、温控阀孔径小,流动阻力大,长期运行出现大量堵塞、损坏现象,影响了正常供热。

此外,热量计需要定期标定,大规模的使用在实际种也有很多实际操作的困难。

住宅能耗标识从我国1986年试行第一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来,住宅建筑节能已走过二十年的历程,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

究其原因,一是各级政府对标准执行的监管力度不够,二是建筑节能与广大消费者切身利益没有直接挂钩,购房者、开发商、设计院、施工单位等各个建筑节能相关领域都缺少动力。

五、节能建筑的评估及发展方向从上文可以看出,节能建筑并不是单独依靠保温结构的作用即可称为节能建筑,是通过地区主要能耗的对比、保温结构的合理使用、热计量推动居民的节能意识等共同作用,将建筑物主要能耗降低,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才能称为节能建筑。

建筑能耗标识体系即篇三:《民用建筑场地设计》读书报告《民用建筑场地设计》——读书报告【注】此读书报告内容包括:场地设计概述、场地总体规划布局及设计实践和文件编制三大部分。

一.场地设计概述(一)场地的概念场地的广义概念:场地指基地中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入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设施、室外活动设施、绿化及环境景观设施和工程系统等。

其构成要素有:建筑物、构筑物(核心要素,起控制作用);交通设施(道路、停车场和广场);室外活动设施;绿化与环境景观设施;工程系统(即工程管线和工程构筑物,前者保证建设项目的正常使用,后者如挡土墙、边坡等,在场地有显著高差时能保证场地的稳定和安全)。

(二)场地的划分(按地形)按地形条件可将场地划分为平坦场地和坡地场地。

平坦场地是指0%~3%的平坡地和3%~10%的缓坡地,其地势较平坦而开阔,建筑物布置比较自由,可以取得日照朝向和较好的景观视野,道路布置也可以采用理想的布置形式,土方量一般不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