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应包括四点:
一、课堂教学能力。
即上好一堂课所需要具备的备课能力与课堂协调管理能力,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相信绝大多数教师能够胜任这份工作。
课堂就是教师赖以生存的一个平台,终身的职业,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上很有自己的一套。
但是课改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创新意识和许多可以发挥的未知空间,无疑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一个挑战。
因此,在当下课改的形势下,要做到能力的提升,我们教师必须多钻研,多思考,才能不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洪流。
二、教学评价能力。
即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反馈的能力。
首先,我们要在语言上要有造诣,面对各种学生提出的疑问以及学生的作业,要用积极的语态去作出相应的评价。
能够恰如其分地点中要害,却真诚地,用激励的话语去促进学生的成长,这无疑是作为一个教师的基本能力素养。
当然,年轻教师或许需要经过历练方能达到这样的要求,但是在教学评价上的训练,无疑是推动教师业务进步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教育科研能力。
在教学中能透过身体力行去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解决问题,并就问题展开大量实践和调查的能力。
当然,教育科研是需要成本的,这就要取决于学校的重视程度以及科研本身的可行性。
在教育教学中,能够进行学科的探索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提炼出来,是一个漫长且繁琐的过程。
当中囊括了小组的合作,学生的配合,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力,有些甚至联系社会,深入学生生活的层面。
于是,能用自己的毅力克服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挑战,并使自己的研究成果逐渐清晰成型,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因此,我们在教育科研上还是需要不断付出努力的。
四、学术交流能力。
在所有能力都具备的情况下,就必然出现了交流的需要。
在获得成果的认定后以及研究需要的情况下,我们都有可能与同侪进行教学资源的相互分享。
因此,在学术这一前提下,教师是需要不断累积学科知识的,并做到深入学科研究,学科知识运筹帷幄。
教学教研工作就是这种学术交流最直接有效的平台,在校际间进行的交流,能更大地促进地区以及自身的成长,于是学术交流的能力体现在学科交流上,而这一方面的能力的佼佼者便是各学科的领头人。
所以要做到学术的深入交流,也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
我认为,在实际的工作和学习中,四种专业能力都平衡发展其实也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再困难的教学课题,花再多的精力也是值得的。
毕竟我们的教育是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所投身的事业要求我们必须具备这些能力。
因此,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此一个“怕”字,或许是积极正面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