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演讲稿: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民族精神

高中生演讲稿: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民族精神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一(13)班的xx。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民族自信的源泉。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浩浩荡荡,滋养出的是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浸染着的是中华儿女炽热的爱国情怀,凝聚成的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力量,孕育的是历经千年洗礼依旧熠熠生辉的民族精神。

在一年一度的高考之际,我们也度过了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

我们都清楚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而诞生的。

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作为节日,它有别于其他传统节日,它含蓄蕴藉,内敛而不事张扬。

它没有磅礴的气势,也没有宏大的场景,一切都是那么平缓而舒坦。

每家每户独自为节日的喜庆而忙碌,大江南北以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形式追忆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畏强暴。

屈原,一位让世代中华儿女年年记起的先祖,一个让历代文人仕子朝诵夜吟的巨擘,是我们这个民族灿烂精神篇章
中的一个厚重的标题。

粽子飘香,古风流长。

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但一个人与一个节日、一种民俗关系如此之紧密,中国历史上唯屈原一人。

“抛弃历史就等于割断精神命脉。

”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失去其特有的文化,便意味着失去了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特定符号,也就无法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同学们,就让我们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民族文化,让我们拥有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爱国主义精神引领下栖息成长,推动社会文明进步,迈向美好未来。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