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工程概况 (4)1.1编制依据 (4)1.2 工程概况 (4)1.3 工期要求 (7)1.4施工条件 (7)1.5 工程特点 (7)二、施工部置 (8)2.1 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8)2.2 施工组织的安排 (9)2.3 主要项目施工方案及主要施工机械及设备选择 (11)2.4. 各项资源配置计划 (12)三、施工准备 (18)3.1 施工准备工作容 (18)3.2.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及进场计划 (19)3.3 临时设施建设计划 (20)3.4 材料进场计划 (20)3.5 工程技术准备工作 (20)3.6 施工前的复查和试验 (21)3.7 工程管理准备工作 (22)3.8 施工准备工作进度控制 (22)四、施工总平面图布置 (22)4.1 总平面图布置原则 (22)4.2 驻地建设 (23)4.3 施工用水、电及道路 (23)五、施工进度计划 (23)5.1. 控制性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24)5.2. 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24)六、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26)6.1 测量控制及施工放样 (26)6.2. 路基工程施工方法 (28)6.3.排水管工程施工方案 (29)七、主要工程施工方法 (39)7.1箱涵工程 (39)7.2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石屑)基层 (43)7.3 路面沥青砼面层施工 (47)八、交通疏导方案 (53)8.1. 各主要分部工程交通疏导方案 (53)8.2. 交通疏导注意事项 (55)九. 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55)9.1. 测量控制措施 (55)9.2. 路基工程施工措施 (55)9.4. 箱涵施工技术措施 (56)9.5. 雨季施工措施 (57)十、安全管理及措施 (57)10.1. 安全管理 (57)10.2.安全管理目标 (58)10.3. 安全管理措施 (58)10.4. 安全作业的基本条件 (59)10.5. 施工机械安全防护措施 (60)10.6 . 临时用电安全防护措施 (60)10.7. 机械施工安全措施 (62)10.8.消防、治安保证措施 (62)10.9. 路线跨管线的安全防护措施 (63)十一、文明施工和环保措施 (63)11.1. 文明施工及其措施 (63)11.2 环境保护及措施 (65)一、工程概况1.1编制依据1.1.1相关技术标准及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JTGF40-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JTJ 034-200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JTJ033-95《公路软土路基设计施工技术规》JTJ 017-9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JTJ 041-2000《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 054-9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04-200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工程测量规》GB50026-931.1.2 相关文件《市中堂镇南潢路大修一阶段施工图设计》1.2 工程概况1.2.1 技术指标(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Ⅱ级。
(2)计算行车速度:50km/h。
(3)设计交通等级:重交通。
1.2.2 工程围及规模本项目起点平交G107,终点平交广园快速连接线,全长6.766km。
主要工程容包括路线、路基路面工程及排水工程、桥涵工程、交通工程及沿线设计、照明工程等。
1.2.3 横断面设计横断面形式如下:5(人行道)+2.5(停车带)+7.5(行车道)+7.5(行车道)+2.5(停车带)5(人行道)=30米1.2.4 路基设计路基设计标高为主车道路面中心处标高。
1、路基压实度应视填料性质及不同粒径确定,当粒径大于4cm的石子含量在30%以下时,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作为控制指标。
当粒径大于4cm的石子含量在30%以上时,采用固体体积率作为控制指标。
2、对于填方路基应加强碾压。
由于本段路堤填土高度不大,不能作为路床,应先清除表层耕植土,进行地表压实后方可填筑路堤,本工程路堤填土高度不大,采用1:1.5填方边坡。
1.2.5路面结构设计本设计是在旧路上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改造,现状水泥砼路面有不同程度的沉降和破坏,必须先行处理。
1、旧水泥砼路面病害处理1)填缝料破坏的处理:凡是纵、横缝无填缝或原填缝料丧失、老化等病害。
处理方法:重新清缝,用橡胶类改性沥青填缝。
2)破碎、脱空板块:凡是一块板局部出现碎裂或脱空的病害。
处理方法先将该板块打掉重浇C30砼。
3)错台:在接缝或裂缝处,缝两边的路面形成错台,其相对高差大于0.5cm病害。
处理方法:如果该板块整体性好可机械磨平或用中粒式沥青砼找平。
如果是由于基础过软引起的错台,则用水泥灌浆抬高法或水泥灌浆处治基层后用中粒式沥青砼找平。
4)检查井边的路面破坏:检查井边破坏指的是由于检查井和过街管周围土基或基层压不实,造成检查井边水泥砼路面破碎或下沉。
处理方法:凿除破坏部分,处治好土基或基层,检查井按升井工序处理好,重新浇筑C30水泥砼.2、根据纵坡调整后,加铺层厚度的不同,路面结构分为如下五种情况:A、10≤H<17cm上面层:4cm厚细粒式沥青砼(SMA-13)下面层:6~13cm厚中粒式沥青砼(AC-20C)B、17≤H<22cm上面层:4cm厚细粒式沥青砼(SMA-13)下面层:6cm厚中粒式沥青砼(AC-20C)调平层:7~12cm厚粗粒式沥青砼(AC-25C)C、22≤H<38cm上面层:4cm厚细粒式沥青砼(SMA-13)下面层:6cm厚中粒式沥青砼(AC-20C)基层:18cm水泥砼调平层:10~36cm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3、加宽段水泥砼路面结构:细粒式改性沥青砼SMA-13 4cm中粒式改性沥青砼AC-20C 6cm水泥砼(抗折强度≥5.0MPa)24cm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20cm4%水泥稳定石屑20cm4、人行道结构6cm厚人行道砖铺装+3cmM10水泥砂浆+15cm4%水泥稳定石屑。
1.3 工期要求本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绝对总工期为78天,计划开竣工时间:2008年10月15日至2008年12月31日。
1.4施工条件1.4.1 现场交通条件本项目所在地无砂石料场,但水网发达,可利用水路从增城、博罗船运砂、石料。
中粗砂可从东江上游船运,细砂可从沙田沿海船运。
1.4.2 工程用水、用电本项目沿线沟渠、河流较多,水资源充裕,水质优良,取水方便,可就近引水上路,作为工程用水;生活用水可用自来水。
同时工程所在地电网发达,施工用电较为方便。
1.4.3 钢筋、水泥、沥青、木材水泥可来源于地区水泥厂。
钢材、钢绞线需求要从市场购进,运距约为60~70公里,可采用公路运输或水运结合公路运输方式运抵工地。
1.5 工程特点1.5.1 工期紧: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标段工程工期比较紧,合同围所有工程必须在年底前全部完成,由于受道路两侧水、电、通信管线、民居、厂房等拆迁工作的影响,将给工期控制带来困难。
1.5.2 安全文明施工:因本路段位处于人口稠密区,环保要求很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文明施工将是本路段的一个重点,应有必要的防尘、防燥音措施。
1.5.3交通保证:因本路段为旧路段改建,在施工中还必须保证交通的畅通,与一般路段的施工不同,必须采取半幅施工,半幅放行,对施工造成影响较大。
1.5.4本工程沿途村镇、民居较多,施工时,将对工程带来不利影响,搞好协调工作,很重要。
二、施工部置2.1 施工组织机构设置2.1.1 施工组织机构的设置按照项目法要求拟成立中堂镇南潢路大修工程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本合同段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确保工程按计划工期及质量要求顺利地实施。
项目部由项目经理,施工主管,技术负责人,质安负责人组成核心管理层,下设四个专业组组成的中间管理层,十个施工队分别负责工程各专业部份的施工。
具体安排详见图2-1“项目组织机构图”。
2.1.2 职能分工(1)项目经理:为本合同段项目施工的最高管理者,全面负责项目部的各项管理工作,负责对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履行合同程序,并就该合同段的总体计划来安排各分项工程业务工作,并负责该合同段的总体计划安排及工程质量、施工进度、文明施工、安全及环保要求等以满足业主及管理要求为职责。
(2)施工主管:分管现场生产、经营及后勤工作。
(3)技术负责人:分管工程业务工作,并负责项目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健全并督促其有效运行,使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并就工程质量、施工技术、试验室及工程测量等技术工作对项目经理负责。
(4)质安负责人: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负责工程质量、现场安全专业技术的业务工作,并对项目经理负责。
(5)施工组:归口管理产品的标识,施工过程控制,工程技术质量记录控制;负责施工技术方案、分项工程施工作业设计、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编制;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等。
(6)质安组:归口管理不合格品的控制,部质量审核,检验试验状态及结果的核定,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统计技术的控制,配合监理工程师对现场工程质量的抽检、专检;组织工程质量计划的编制,负责工程质量管理措施的制定,一切质量管理工作等。
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配备计划见表1人员配备一般情况表。
2.2 施工组织的安排2.2.1施工流水作业段、区域划分根据工程特点及工期要求,拟将全线工程划分为四个作业区段,由5个施工队相互配合作业完成。
工程容包括路基、路面、排水等施工。
区段划分:1区段:K02区段:K13区段:K24区段:K35区段:K46区段:K57区段:K72.2.2 总体施工顺序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全标段在2008年12月31日完工。
在总体布局上全面考虑分段分区同时流水作业,局部及某些单项工程可穿插其间进行,以网络计划工期为先导条件,以施工作业队为施工单位,综合考虑各分项工程的施工。
因考虑边施工边通车的施工条件,本标段工程排水、路基、路面施工时,采取先左幅后右幅的顺序进行;垂直方向上则先考虑软土地基处理和旧路基台阶开挖。
在路基施工之前,先施工涵洞基底的水泥搅拌桩,箱涵施工必须走在路面施工之前完成;在软土路基换填处理的同时施工排水管道,在路面水稳底基层施工前应埋设好电气穿管和路灯基础;沥青面层施工可以与人行道板铺砌工程同时进行。
总体施工顺序如下:箱涵水泥搅拌桩施工准备(地下管线探坑调查、旧路两侧清表)软基换填排水管箱涵路缘石安装沥青面层2.2.3 主要分项项工程施工顺序主要分项工程施工顺序详见本章后附图主要分项工程施工顺序及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有关章节。
2.2.4 施工组织及安排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业主对本工程的要求,考虑到本工程沥青砼的数量较少,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拟采用租赁施工机械或与有资质的路面施工单位合作,因此现场不考虑设立沥青砼拌和站及配合相应试验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