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滕王阁序》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滕王阁序》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王勃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 熟做了贡献。其诗气象浑厚,音律谐畅,开初唐新风;其骈文绘章絺句,对仗精工,尤以《滕王 阁序》极负盛名。王勃的诗今存 80 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 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后人传诵的名句。代表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山中》《咏风》 《滕王阁序并诗》。其作品收录《王子安集》。
1. 本文原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运思谋篇, 都紧扣这个题目。不同版本,文字有出入,现存最早版本藏在日本皇宫(公元 707 年据创作 26 年)
2. 题目包含哪些信息? 秋日 登洪府滕王阁 滕王阁为三大名楼之首,唐永徽四年(653),唐高祖李渊子滕王李元婴为洪州都督时所建,以封 号为名,故曰洪府滕王阁。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 不端,毫无政绩可言。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他修建滕王阁,也是歌舞享乐 的需要。故址在今江西南昌市赣江滨。滕王阁建成后,历经唐、宋、元、明、清等封建王朝,一 千多年来毁而复建几十次。民国十五年(1926)被邓如琢纵火烧毁。1989 年 10 月 8 日再重新建成, 九层,高 57.5 米,距唐遗址百余米。诗文以王勃的《滕王阁序》和《滕王阁》诗最著名。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
教学难点
1.骈体文的特点
2.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
教学用具
多媒体投影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诵读法与讨论法结合。
教学时间 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 前 抽查背诵情况。 预习 教材 助读 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
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5-5《滕王阁序》教案 3 王珍彩 第 1 页 共 21 页
简介
解释 课题
写作 背景 整体 把握
有才名,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大。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 唐四杰”。 位居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首。
王勃才华早露,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 廷表荐,对策高第,援朝散郎。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侍读,两年后因一篇《檄英王 鸡》的游戏文章,挑拨皇子之间的矛盾,触怒了唐高宗,作为替罪羊,被逐出沛王府。后因擅杀 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公元 675),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 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 序》。两个月后,王勃渡海溺水,英年早逝。有颂曰:从来才子是神仙。风送南昌岂偶然。赋就 滕王高阁句。便随仙仗伴中源。(中源指水神称中源水君。暗喻王勃成仙也)
导语 设计
作者
同学们一定熟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话。这历咏不衰的名句出自何处呢? 它出自古今传诵的自少有才名的王勃骈文名篇《滕王阁序》。这节课我们就开始学习《滕王阁序》, 深刻感受一下他的文学才情。
王勃(649—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王勃少
(1)了解王勃仕途遭际。
(2)认真阅读注释,弄明典故含意。
(3)利用骈文句式的特点,理解词语的含义;加强诵读和记忆;理清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思路设计
(4)利用标题的特点,分析文章内在的结构。 见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骈体文的特点及作者的观点。 2.学习本文将用典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
3. 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
4. 背诵课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
加强诗文的诵读,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人生观,要有远大抱负和人生使命感;正确
看待挫折,即使身处逆境,也要笑对人生,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
教学重点
1.掌握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技巧。 2.掌握文言基础知识。
1、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又称为“四六文”。兼以杂言 2、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排比、对偶,平仄相对,声韵要求严格。
3、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上元二年(675 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 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 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 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 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 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 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 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唐 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5-5 教案《滕王阁序》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滕王阁序》这篇文章选自必修五,课程标准要求主要有三点:即审美情操的培养,鉴赏评价能力的形 成,文化底蕴的积淀。教学目标时主要从培养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这三个方面考虑,促进学生均衡而 有个性地发展。课堂主要教学内容是对语言的品味和鉴赏, 学习本文写景技巧,体会语言美;培养学生 感受自然热爱自然的审美情操。 培养初步的赏析语言的能力,防止学生信口开河,胡言乱语,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 “如何把握表达技巧,完整表达审美鉴赏感受。”是教学难点。
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
教学依据
和理解作品;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 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教学中不要一味追求统一答案,也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
教学环境
教学建议
在课堂上,采用阅读与讨论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滕王阁历史,欣赏名家朗诵。
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宴集 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 序》。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 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